百科知识 为什么苏瓦乌基走廊是俄罗斯最脆弱的地方

为什么苏瓦乌基走廊是俄罗斯最脆弱的地方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围绕苏瓦乌基走廊及周边地区,北约和俄罗斯动作频繁,均试图震慑对方。正如此路的写照,苏瓦乌基走廊只是一条约100公里的狭长地带。波兰和北约盟国派遣军队驻扎在此,希望保护好这条连接波罗的海国家的走廊,扼制俄罗斯对乌克兰以外地区的威胁,保障北约成员国的安全。

为什么苏瓦乌基走廊是俄罗斯最脆弱的地方

如果不是因为地缘政治冲突,不会有人关注到苏瓦乌基走廊(Suwalki Gap)——一条位于欧洲东北部,波兰和立陶宛的交界处,长约100公里的边境狭长地带。“这里是欧洲最脆弱的地方,它可能决定波罗的海国家的命运和欧洲的安全走势。”《时代》杂志的报道说。

这条走廊的战略重要性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北侧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它们都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则是俄罗斯的“对头”,北约组织成员国。而且除了立陶宛透过苏瓦乌基走廊与北约成员国波兰接壤,它们与其他北约国家都不相邻。

如果莫斯科控制了苏瓦乌基走廊,它们与北约的联系将就此切断。恰恰,这一小片地区正处在俄罗斯势力的包围之中。苏瓦乌基走廊的两端,连接了俄罗斯在西边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Kaliningrad)以及白俄罗斯,后者是俄罗斯坚定的盟友。

“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在这里发生吗?”,英国通俗小报《太阳报》的报道标题看上去耸人听闻,但并非空穴来风。最近几年,尤其是在俄罗斯涉入乌克兰克里米亚冲突后,北约和俄罗斯的对立愈发加剧。外界怀疑,波罗的海国家可能成为普京的下一个目标。

《世界政策杂志》的主编大卫·安德尔曼(David A. Andelman)认为,这里最可能擦枪走火,导致俄罗斯和北约的势力双双介入,一旦对抗加剧,甚至可能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太阳报》的报道设想得更远:冲突升温以后升级成核战争也有可能。

近年来,围绕苏瓦乌基走廊及周边地区,北约和俄罗斯动作频繁,均试图震慑对方。北约在冷战后规模最大的一些军事演练都在这附近举行。普京则布置了大批军力在加里宁格勒州。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以此为基地,此外,这里还设有多个空军基地,以及新型伊斯坎德尔(Iskander-M)导弹系统,后者能搭载核导弹,射程达500公里,能打到柏林。

如果俄罗斯与三个波罗的海的北约成员国发生武装冲突,事态将如何发展?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曾进行作战模拟,他们最近的一份报告得出结论:即使在北约最乐观的情况下,俄罗斯也能在60个小时之内进入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首都郊区;最悲观的情况下,俄军只需要36个小时。

随着俄罗斯的军力近年来不断扩张,北约国家试图遏止自身此前不断缩减军力的趋势。2017年3月,据英国媒体BBC报道,北约已部署大约5000人规模的部队在波罗的海国家及东欧地区。英国在北约的最高指挥官亚德里安·布拉德肖(Adrian Bradshaw)将军警告,未来与俄罗斯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低,但“有小风险,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美国国防大学教授保罗·米勒(Paul D. Miller)也分析了在波罗的海国家打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他在2016年11月为《外交政策》撰写的文章中分析,虽然波罗的海国家很可能是俄罗斯的下一个目标,尤其是拉脱维亚,但他认为,俄罗斯不太可能采取“常规进攻”的模式,即派俄罗斯士兵武装进入。

按照北约条约的第5条“集体自卫原则”:成员国中的一国或者多国在遭受到武装袭击时将会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武装袭击,所有成员国将立即援助被袭击国家。保罗分析,即使是北约当中最保守的国家,也绝不会对这种行为坐视不理。他觉得,俄罗斯未来很可能会采取代理人的模式,在波罗的海国家重新上演乌克兰克里米亚冲突的一幕。(曾鼎)

笔尖指向的地图上狭长一段,就是苏瓦乌基走廊,它的两侧分别是立陶宛和波兰。左上角是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Kaliningrad),俄罗斯在此布置了波罗的海舰队和导弹基地。地图的右端则是俄罗斯的盟友白俄罗斯(Belarus)。根据美国兰德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苏瓦乌基走廊很脆弱,能被俄罗斯军队轻易地控制,切断立陶宛、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和北约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2017年初,北约决定兑现此前北约各国领导人的诺言,向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东部派遣数千人的部队,震慑各方并保障地区安全。按照计划,这将构成冷战以来北约在波罗的海和波兰部署的最强军事力量。有分析家认为,这种对峙的氛围下,此地若酿成冲突,将可能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战火的点燃地。

苏瓦乌基走廊的一条道路。正如此路的写照,苏瓦乌基走廊只是一条约100公里的狭长地带。它位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之间,是波兰东北部跟立陶宛相连的边界。波兰和北约盟国派遣军队驻扎在此,希望保护好这条连接波罗的海国家的走廊,扼制俄罗斯对乌克兰以外地区的威胁,保障北约成员国的安全。而俄罗斯也进行了反制,部署更多的军队和武器装备到俄西部边境,这一地区的安全局势因此不断升温。(www.daowen.com)

2017年1月,波兰扎甘地区(Zagan),一批美军新近被派驻这里,波兰士兵正参加与新驻美军的联合演习。他们担心,莫斯科方面可能会对北约盟国采取行动。随着北约部队不断增驻此地,俄罗斯也开始强硬反制。2016年7月,北约宣布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增派四个营的军力,以增加其在东部的防御能力。北约称此举纯属自卫,并称部署的士兵规模有限,属于持续而非永久驻扎,不违反之前与俄罗斯在东欧不设立新军事基地的协议。但俄罗斯将其视为威胁,并在与波兰和立陶宛接壤的加里宁格勒地区部署了有核打击能力的伊斯坎德尔(Iskander)导弹系统。这一导弹射程达500公里,可以直接打到德国首都柏林。倘若发生战事,俄罗斯可以借导弹封锁波兰东部,阻断北约跟波罗的海国家的联系。

美军士兵被派驻到波兰扎甘地区的卡里奇(Karliki)营地,这是为期9个月的一次部署,此举旨在展示美军向北约盟国所做的承诺。克里米亚事件后,北约计划在欧洲提供更多军事支持,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因此愈发紧张。美国不断向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派遣士兵和战车,以缓解北约盟国对安全的担忧,便于“在危急时刻做出更快的反应”。但后者对北约在其境内现有的增兵4000人计划仍表示不满足,称需要更多的武器装备和人员支持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俄罗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就将边境地区的军事演习转变为进攻行为。”立陶宛国防部长尤奥扎斯·奥莱卡斯(Juozas Olekas)说,“除了增兵以外,我们还希望北约在本地区部署更多的战机和武器装备。”

二战期间的地下工事,位于波兰格鲁斯基地区(Gruszki),在与白俄罗斯的边境交界处。苏瓦乌基走廊周边的几个国家,历史上一直争夺领土,变更边界。这些地方有战争火药桶的潜力。苏联解体以后,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均亲近美国。在乌克兰冲突之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甚至波兰,都被西方国家视为可能是普京的下一个目标。西方观察家认为,普京插手乌克兰克里米亚冲突,已经凸显克里姆林宫的意图。而普京一直表态,俄罗斯将采取反制措施应对任何形式的北约扩张。

波兰奥兹斯基地区(Orzysz),波兰士兵在逛超市。他们被派驻到这里巡逻边界。波兰在1999年加入北约,5年后,波罗的海的三个国家也均成为北约成员国。按照北约条约的第5条“集体自卫原则”:成员国中的一国或者多国在遭受到武装袭击时将会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武装袭击,所有成员国将立即援助被袭击国家。因此,一旦这些士兵们驻扎的苏瓦乌基走廊、或者波罗的海国家发生军事冲突,北约国家有义务帮助自己的成员国免遭俄罗斯“侵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就可能在欧洲东北部点燃。

2016年12月,波兰退休农民奥特·赛瑞德林斯基(Piotr Serydzineski)。皮奥特崇拜俄罗斯,过去常与这个国家的人做生意。他认为,民众对俄罗斯入侵苏瓦乌基走廊(Suwalki Gap)的恐惧是西方国家的宣传造成。波兰和波罗的海的三个国家的人们对俄罗斯的心态复杂,有人亲西方,也有人亲俄罗斯。比如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大概有25%的人口是俄罗斯族人。

2016年1月,简·皮尔兹组里斯(Jan Pieczulis)抱着孙子。简的祖辈四代人都是农民,现在因为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的边界关闭,他苦恼找不到经销商卖牛奶。简不怎么看电视,因为关于俄罗斯的新闻报道总令他沮丧。简担心,这个地方会被俄罗斯占领。从国籍上看,简的一家人都是波兰人,但从人种上说,他们是立陶宛人。苏联解体以后,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转型资本主义,发展20多年。很多亲西方的当地民众在乌克兰事件以后,愈发感到恐惧。2016年底,立陶宛政府更新了一本国防手册。手册警告国民,俄罗斯会毫不犹豫地对邻国使用军事手段。立陶宛政府还设立了间谍举报电话热线,要求公民一旦发现有人形迹可疑,就要向当局汇报。

苏瓦乌基走廊波兰一侧的年轻人。这个地方除了地缘军事冲突的战略意义,还牵涉到民族问题的历史。自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俄罗斯与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关系大幅恶化,后者均表示担心俄军入侵。立陶宛的国防手册教导民众如何辨别俄军坦克、子弹和地雷,还教导在野外生存的技能。近年,立陶宛还宣布将重新开始对19到26岁之间的青年实行强制征兵。

□  图片编辑  丁大伟

□  文字编辑  孙杨

□  美术编辑  虎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