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是肾实质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40~70岁为高发年龄。肾癌约占肾脏肿瘤的3/4,可分为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
肾癌以局部扩展及浸润方式生长,肿瘤增大时可穿破肾包膜,侵犯邻近组织和器官,肾癌常侵入静脉而形成癌栓,并沿肾静脉、下腔静脉延伸,肾癌可沿血液途径及淋巴途径转移。
【临床表现】
1.血尿、肿块及疼痛 称为肾癌的“三联征”,出现三联征,多数已属肿瘤晚期。
2.肾癌的肾外表现
(1)非内分泌性肾外表现:常见有发热、消瘦、贫血、血压增高、肝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
(2)内分泌性肾外表现:有红细胞增多、高血压、高钙血症、性功能紊乱、低血糖等。
(3)肿瘤浸润压迫左精索静脉可引起左精索静脉曲张。
【诊断要点】
1.症状 血尿、肿块、疼痛三大症状。
2.B超检查 可达到早诊断的目的。多普勒超声仪显示肿块血流丰富。彩色B超能了解是否存在静脉癌栓。
3.CT检查 平扫肿块CT值在30~50HU,增强后CT值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
4.肾动脉造影 肿瘤血管异常丰富,并可见“血管湖”样改变。腔静脉造影,能了解静脉癌栓情况。(https://www.daowen.com)
5.磁共振检查 在T1加权成像上显示为非均质等信号或低信号肿块,T2加权成像显示为高信号肿块。
6.核素扫描 对于骨骼及肝脏转移灶有一定意义。
【治疗】
1.根治性肾切除是目前治疗肾癌的主要方法。其手术范围包括患肾、同侧肾脂肪囊、肾上腺、肾周筋膜、输尿管及局部淋巴结。肿瘤较大时,可先行肾动脉栓塞治疗,以后待肿瘤缩小后再手术切除。
2.伴有静脉癌栓的患者,若无局部及远处转移,可于肾癌根治的同时行静脉癌栓摘除。
3.晚期肾癌可行肾动脉栓塞术、免疫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尤其术前)及内分泌治疗。
4.双侧及孤肾肾癌,可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5.免疫治疗应用LAK细胞、转移因子(TF),干扰素和阿地白介素(白细胞介素-2)等免疫活性制剂可能有一定效果。
【注意事项】
1.肾癌体积大,肿瘤表面血管丰富且明显扩张,切除手术操作困难,术中出血严重,故多在术前行肾动脉栓塞术。栓塞后1~2d行肾脏切除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肾脏有所缩小,肾周围水肿易于分离。栓塞时加用抗癌药物,可减少癌细胞的转移。但栓塞术后,有的患者会出现发热、疼痛,若患者不能承受,则需急诊手术。
2.病情减轻后,患者要定期检查以免复发使病情复杂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