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石油技术经济的特点及相关书籍

石油技术经济的特点及相关书籍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石油工业的特点出发,研究发展战略、制定技术经济政策、加强企业管理、开展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现阶段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仍然是石油工业的主体和基础,因此对石油工业来说,采掘型工业的特点尤为突出。

石油技术经济的特点及相关书籍

第三节 石油技术经济的特点

从整体上系统地考察石油工业的特点,已成为进一步认识石油工业发展规律的一个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从石油工业的特点出发,研究发展战略、制定技术经济政策、加强企业管理、开展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石油工业是对石油、天然气资源进行勘探开采,加工炼制和以页岩、煤炭为原料提炼人造石油的综合性工业部门。由于现阶段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仍然是石油工业的主体和基础,因此对石油工业来说,采掘型工业的特点尤为突出。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地强调采掘工业是物质生产中的一种特殊领域。而石油的开采与其他矿业资源(如煤炭、金属矿)的开采又有所不同,石油的初加工与储运也有自己的特点,据此在各个工业部门之间进行综合对比,可以看到石油工业具有下列一些技术经济特点。

一、生产技术活动的风险性

由于油、气资源深埋在地下,并具有流动性,其生成、运移、聚集及保存条件十分复杂。世界石油分布和储量又很不平衡,这就给石油勘探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尽管使用了最有效的方法,勘探工作仍因经常未发现油气而失败,不管成功与否,勘探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消耗都很巨大。据估计世界上约有近600个有希望的大小盆地中,约有240个已经部分地勘探过或进行过中等程度的勘探,但没有商业性发现。只有约160个盆地正在进行商业性生产,31个发展中国家及石油集团的统计资料表明,大约每打25口预探井才能发现一个有商业价值的小油田。政治因素对石油勘探的制约也较大,如有些国家政治上不允许外国公司介入,有的立法体制不健全,有的经常有政治危机,有的地区有边界争议。至于战争的爆发、政权的变更,国际集团的政治交易,都影响着石油勘探的风险性。在经济上,石油价格的涨落,通货膨胀率的升降,利率汇率的变化,也对石油勘探开发的风险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认识石油勘探风险性大的特点,对于评价资源潜力,选择勘探方向,筹措勘探资金,研究国际石油动向,制定勘探战略和政策,并如何同国外签订勘探和开发合同(租让制、合资经营、产品分享、风险合同等形式),以及如何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广泛的国际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在现代世界经济总联系中,石油工业是国际联系十分突出的工业部门之一。这是因为:第一,世界石油的生产和消费地很不一致,因此造成世界性的石油能源流动,中东和北非是石油主要出产地,其本身消费甚少,主要是输出。美国、日本和西欧是原油的主要消费国,因此,石油主要流向之一是通过海运由中东、北非流向美、日、西欧。前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除本身消耗外,原油出口量较大。因此,石油主要流向之二是从前苏联流向东欧并延伸到西欧。除此之外,其他产油国和消费国的国际交往也十分频繁。第二,石油作为当代“能源之王”,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物资,国际性争夺异常激烈,加上政治、军事等利害关系,石油几乎成为国际斗争中许多方面的“砝码”。第三,石油储量丰富的地区,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其石油勘探开发所需的资金和技术不足,大多数发达国家石油资源不足,但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据估计,今后20年内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将比工业化国家快2%~4%。这种不平衡必然带来石油技术的转让和勘探、开发资金的投放等国际联系的加强。

因此,近几十年来国际石油组织和跨国公司相继建立和发展,各国石油勘探、生产、消费必然受世界石油市场的强烈影响。不论哪一国其石油工业的许多技术装备几乎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购置。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不但直接影响石油进口国、出口国,而且也波及其他许多国家。

认识到国际联系广泛密切这一特点,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对外开放局面已经打开,石油工业国际联系密切,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世界石油工业和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动向及趋势,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石油贸易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三、投资效果和技术效果对于石油资源状况及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

在许多工业企业(如加工业、装配业等)中,企业的投资与收益之间,技术的投入与效益之间,几乎呈正比关系。而在石油工业中,这种关系繁杂得多,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油田地质条件(如原始储量多少),原油性质好坏(黏度、组成等),油层的天然能量是否丰富,油层物性(含油饱和度孔隙率、渗透率等)是否良好,以及油层物性在油田范围内是否均匀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复杂因素。油田的地理、气候等条件,也会对收益产生重要影响。同样的投资,在高产油田收效极大,在低产油田却收效甚微。同样是先进的技术装备设施,在条件好的油田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益,在条件差的油田就可能效果很差。

投资效果和技术效果对资源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的这一特点,也必然会带来石油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方面与其他工业有所不同,并且也会带来石油工业内部低产油田与高产油田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别。

四、再生产结构费用的比例不断趋于增大

世界油气勘探的发展动向是从陆地到浅海、深海,从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进入沙漠和极地,从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的地区扩展到复杂地区,从简单的构造型油藏到勘探非背斜油藏或非常规油气藏。全世界完全没有或很少进行过油气勘探的盆地约有200个(占盆地数的1/3)。这些盆地大部分位于北极、深海或各大陆的边远地区自然条件苛刻的前缘地带,加之交通不便,这些地区的勘探和开采费用将会很高。

勘探趋势预示着未来的开发趋势。今后在继续开发大油田的同时,将会更多地注意许多小油气田。“仅仅几年前,这些小油气田还被认为是无商业价值的,现在这些小油气田必须投入开发”。另一方面,为了弥补老油田和老油井产量递减并满足社会对石油日益增长的需要,老油田的二次开采、三次开采都需要比以往有更多的投入。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建设的总工作量的年增长幅度将不断地加大。因此,石油工业再生产的结构费用逐渐加大是必然的趋势。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进行石油工业战略预测研究、战略规划的制定方面,在国家考虑对石油工业的投资方面,在协调石油科技与经济、协调各工业部门的平衡发展方面都应予以充分重视。

五、劳动对象的动态变化性

在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是稳定的、基本不变的,因而在形成生产能力以后,只要保证原材料、动力、燃料的供给,保持原有劳动力和生产关系,就可以维持简单再生产。石油开采的劳动对象是地下的非再生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原油生产过程中,油气层中的油气量在不断变化,油层及多种相关因素在不断变化,因而许多技术参数也在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是石油储量品位不断降低,地层压力下降,渗透率减小。因此开采工艺(注水、压裂、净化、脱水、集输等)及设施装备也随之需要不断地变换和调整。这一点与加工型工业有明显区别。一般加工型工业的生产,其基础设施一次投资后便可以连续生产;而石油工业则不同,它随着生产过程的延续,需要连续投资,并不断增设或更换某些设施和装备。一般加工型工业或装配工业,其产品定型后,生产过程就有相对稳定性;而石油生产过程对地下的情况变化要连续不断地监视,不断地认识和控制。处置不当,情况就会更加复杂,油田产量和最终采出率就会减少。因此,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地进行生产试验,开辟试验区,寓试验于生产之中,并使其走在生产前面,为调整、制定和修正新的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出现的“滚动勘探开发”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

六、油田开发的寿命周期律(www.daowen.com)

油田开发有它的寿命周期,一般是产量随时间呈“倒浴盆”曲线变化,达到一定开发期,产量递减,开发难度加大。油田开发早期,由于地层压力旺盛,单井产量和生产井数增加,总产量上升,但已经孕育着未来产量递减的因素。达到一定开发期,地层压力递减,油气量递减,必然导致生产能力自然递减。由于递减规律的存在,就必然要增加投入量,其相应的产出值也必然减少。因此,要使油田保持稳产,实质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油田产量自然递减的规律与延长稳产期、提高采收率的矛盾,是石油开发生产中的一个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要求:第一,在油田开采一开始就要考虑延长油田寿命周期的问题,采取措施保持地层压力,保护油层,防止破坏性开采;第二,开采过程即使维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条件,也必须追加投资,才能保持正常生产;第三,在整个开采过程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改造油层,补充能量,调整挖潜,还要寻找新的储量,建设新的生产能力,延长稳产期,提高可采油气资源的采出率。

开发寿命周期还带来油田设备服务期限的特殊性。在一般加工工业中,劳动工具和固定资产的服务期限,取决于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程度;而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劳动工具和固定资产的服务期限,则往往取决于油气储量的开采期限或开采阶段期限。如单井枯竭,油井设施便报废,油田早期的某些设施到一定开发阶段即使尚未损坏也必须更换,而这些更换下去的设施,一般无法转移和再利用。采油工业的固定资产总值中约90%是厂房管道,达到开采期限,不论是否损坏,也会毫无例外地被报废。

认识这一特点对于油田中后期投资预算,投资结构调整,保持石油稳产和增产的总体策略研究,及时采用最新技术组织科研攻关,不失时机地促进技术的更新换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油田开发系统的随机性

由于油气资源分布的必然性,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开采的变化性,决定了在石油开发系统中,未知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多。人们运用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虽然大大地改进了对该系统的了解程度,但是又会出现技术指标的不确定性(如可采储量随着对油田认识的加深也会有变化)。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所得到的地下情况的资料,往往是一些点上的、局部的,所作的统计或计算常常是概率性的。

油田开发之前,由于对油藏及油藏性质描述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油藏储量计算的不确定性,进而也导致开发效果评价的不确定性。所以,有人说,“油田虽被研究百余年,但充其量也只能称为灰色系统”。

这一特点表明,在石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正确的哲学思想的指导,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尤为重要。

八、生产高度集中,综合性强

这一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规模大。现在开发建设的主要是大油田。有关资料指出:世界已发现的大油田数不到油田总数的1%,但其储量却占世界探明储量的75%,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大油田伴随着大企业,其生产管理、劳动组织高度集中。

第二,生产环节的连续性强。石油工业“是依靠经常需要革新的一套专门技术建设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的设备器材种类非常多;从井口开始到炼油厂,经过储罐到输油管线或油轮,直至送到消费者手中,几乎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运转过程。在这条供应线中任何环节发生堵塞,那就立即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修建更多的设施,否则就有中断生产的可能。生产的连续性也要求生产系统的高度集中,分散的、孤立的经营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综合性强。从石油生产总体过程的纵向发展看,它是包括石油勘探、油田开发设计、钻井、油田地面建设、采油、加工、储运等多环节的综合体。每一环节又由一系列生产环节构成,各大小环节之间,按时间划分的阶段十分明显,阶段的衔接存在着滞后性和时间差。除主要生产过程之外,还有供水、供电、机修、通信、供应等辅助生产。从生产的空间分布看,各生产单元之间和生产部门之间又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由此可见,石油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工业体系。

石油生产的各环节之间,一方面各自有其相对独立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各环节和各生产阶段又都是多学科、多专业、多种技术的联合作业。石油工业技术设备和工艺,专门化程度高,几乎每种作业都有各自独有的特殊设备、设施和工具,有各自的工艺,相互难以通用和代替,这种分工专门化本身也是生产综合性强的一种表现。

九、企业分布依赖于资源分布

哪里有油田,就在哪里开发建设。世界上大部分油田在平原、沿海、盆地、沼泽、荒漠,多数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远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在矿区建设上不得不花相当大的力量,用于社会性公共设施和服务业上。从区域公路到排水工程,从铁路运输到空运线,都要予以足够的考虑,以保证油田生产和职工生活的需要。这就带来了矿区建设的社会性特点。这与某些工业可择优选点建设企业的情况大不相同。大油田的开发必然产生相应的石油基地或石油城市。石油基地或石油城市的建设与一般城市建设有共同点也有其特点。

在油田内部,勘探开发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施工分散、工作条件艰苦等特点。因此在油田基地建设与油田内部生产和工程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做统筹安排,使之既有利于生产,又方便于生活。

石油企业分布的地理特点,必然带来企业经营指挥系统、政企体制等诸方面的特殊性。同时也要求我们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更要注意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