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揭秘北京卫视节目《档案》主持特点,解析故事类节目的主持艺术

揭秘北京卫视节目《档案》主持特点,解析故事类节目的主持艺术

时间:2024-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浅析故事类节目的主持特点——以北京卫视《档案》节目为例王德超在电视节目竞争激烈的今天,故事类节目以特有的魅力脱颖而出。《档案》节目以案件和事件现场实录回放为线索,披露国内外大案要案真相、历史人物的人生故事以及社会传奇等。在《档案》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一名具有调查、揭秘特点的讲述者。

揭秘北京卫视节目《档案》主持特点,解析故事类节目的主持艺术

浅析故事类节目的主持特点——以北京卫视《档案》节目为例

王德超

在电视节目竞争激烈的今天,故事类节目以特有的魅力脱颖而出。如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会》、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北京卫视的《档案》、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等。故事类节目暗合了人们喜欢听故事的传统心理和消费习惯。其中,北京卫视的故事类节目《档案》自开办以来一直坚持以记录历史、普及历史、保存历史的真实影像为主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拥有稳定的收视群。

《档案》节目以案件和事件现场实录回放为线索,披露国内外大案要案真相、历史人物的人生故事以及社会传奇等。节目贴近百姓生活,紧跟时代脉搏,展现人生百态,透视社会万象。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是节目选题的目光指向。它更融合了国外最新传奇探索节目形式,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新、奇、特”角度探索世界,找寻那曾经的真实所在和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然而,一个节目能否赢得观众的喜爱,除了节目的内容、形式等因素外,主持特点是否鲜明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可以说,主持人的语言特点通常是通过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体现出来的。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节目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节目风格的关键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角色定位是主持人实现个性化表达的依据。没有准确的角色定位,个性化表达就缺少了基点,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主持人必须在节目所限定的“舞台”上,在节目所规定的“角色”中,锤炼自己的风格,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档案》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一名具有调查、揭秘特点的讲述者。以下,笔者将以《档案》节目主持为例,分析故事类节目的主持特点。

一、设置悬念、渲染气氛

应该说,调查与揭秘是《档案》节目主持的两个重要特点。这是因为《档案》节目的悬疑氛围比较浓厚,所以,节目主持人以调查者和揭秘者的身份出现是符合节目自身定位特点的。通常,节目一开场,主持人或是通过一些实物的展示,或是通过事件的某一细节来揭示本期节目的主题。同时,在讲述过程中还不时地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通过查阅事件或人物的档案、相关文件以及音视频资料,再提出一些问题,设置一些悬念,最后以揭秘的方式讲述故事的前因后果。如《炮击金门事件》这期节目,一开场,主持人首先以调查者的身份讲了这样一段话:“在福建军区的作战室里,刚刚有一个身穿着军用雨衣,身材高大的男人,用这台保密电话在跟什么人通着话,您看看这人连手都顾不上洗,连这台保密电话上都沾了一个大大的泥手印(道具电话机上满是泥土)。在军区的作战室,用保密电话通话,这人肯定是部队的领导,他是谁?又是什么事让他急成这样呢?”主持人的开场故事配合着夜晚电闪雷鸣的音效,渲染出一种神秘、压抑的气氛;再加上主持人低沉的语调和急迫的语气,给观众留下了悬念:这个打电话的人是谁?什么事让他这么着急?主持人的讲述和画面音效营造出的悬疑气氛,必然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调动起观众的兴趣,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这种悬念式的开场设计往往是故事类节目主持的不二法宝。之后再层层“剥茧抽丝”,围绕主题延伸开来,把事件的重点或重要的转折点“拎”出来,有条不紊以“解密”的方式逐个加以讲述,真实、清晰地还原事件的真相。

由于主持人的身份是一个揭秘者,所以主持人在把握语气、节奏上特别注意表现出“悬念”的特点,以引起受众的关注。在语气运用上,主持人更多的是“气提声凝”,呈现出一种紧缩感,形成一种悬疑效果。在节奏运用上,主持人通常采用缓慢低沉的节奏,体现一种历史感、厚重感和神秘感。

总之,故事类节目主持人要善于设置悬念、渲染气氛、营造神秘效果,这是故事类节目主持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灵活巧妙地运用语气、节奏的变化,使之产生特殊的效果,让观众自然而然地随着主持人进入到事件的故事中去。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把日常生活中看似简单、直白的故事讲述得生动可感、引人入胜。

二、简洁明了、有效配合

《档案》节目主持人除了具有调查者、揭秘者的身份特点外,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是讲述者。在运用悬念式的开场预热之后,要还原事件的真相,主持人必须通过娓娓道来的讲述,才能达到层层揭秘的效果。

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是思想的载体。通常,主持人的语言应该做到准确规范、清晰流畅、言简意赅。当下很多故事类节目主持人在讲述时,由于思路不清,一味注重悬疑效果,忽略了故事讲述的逻辑性,导致语言拖沓,重点不突出,逻辑不清晰,给观众留下“不知所云”的印象,从而影响了节目的传播效果。(www.daowen.com)

可以看出,《档案》节目主持人对所讲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了然于胸,他能够自如地来回穿梭于事件背景与现实场景之间,善于抓住要点,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讲述得顺畅而又自然;他的形象稳重、儒雅,他的语言清晰准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形象生动,使得节目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在《邓小平访美和中美建交》这期节目中,一方面主持人不时抛出如“整整经历了七年的时间,中美为什么没能建交呢?卡特出任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为什么此时的卡特急着和中国建交?邓小平的美国之行,是什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问题,通过言简意赅的提问,把事件的重点凸显出来,再采用概括性的讲述方式,避免了事件陈述过程中的拖沓;另一方面,回答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展示事先准备好的音视资料以及相关文件、物件等,客观而有力地加以佐证,增加了节目的可信度和权威感,从而也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

《档案》节目中主持人对体态语的恰当运用,也使得节目主持风格鲜明地凸显了出来,如主持人时而深沉凝重、时而幽默含蓄的眼神以及潇洒得体、文质彬彬的体态等。在《邓小平访美和中美建交》这期节目中,当主持人讲到中美两国领导人谈判的场面时,主持人利用自己的演技特长,模仿了邓小平抽烟的动作细节,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使得邓小平这一伟人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可见,主持人良好的有声语言表达,再配以准确、得体的肢体语言作为辅助,必将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应该说,体态语在故事类节目主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丰富了节目主持的内容和表现手段,还提升了传播效果与传播品质。

总之,在故事类节目主持人中,准确清晰、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得体的体态语以及各种道具(幻灯机、放映机、物件)、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等,它们之间的默契配合、有效推进,是故事类节目主持的重要保证,是烘托现场气氛、营造故事氛围、产生特殊效果的重要方法。

三、巧用方言英语,增加节目的趣味性

在《档案》节目主持中,主持人巧用方言或英语也成为节目的一大特色。由于《档案》节目以披露国内大案要案真相、历史人物的人生故事以及社会传奇等为主要内容,所以讲述的内容多为尽人皆知的事件和人物。如邓小平访美、蒋介石和他的高官、邓丽君的悲情人生等等。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主持人通过适度的模仿,巧妙地穿插运用方言或英语,使得节目既有所创新,又增加了可看性。如在《邓小平访美和中美建交》这期节目中,当主持人讲述中美两国领导人谈判的场面时,主持人就用四川方言模仿起邓小平说话的语气,为重现当年谈判的场景增添了色彩,使得故事的讲述更加生动有趣、真实可信。

在《档案》节目中,内容涉及很多中外名人,并且很多文件资料都是外文的。为了力图做到形象、逼真,主持人在播读这些文件时采用的是以英语播读的方式,而非采用播读中文译文的方式。如在《邓小平访美和中美建交》这期节目中,关于中美外交建立的一些重要文件,主持人都是用标准流利的英语播读的(中文译文采用字幕形式出现在屏幕下方)。又如在《邓丽君的悲情人生》节目中,邓丽君在国外离奇死亡时的医生诊断书和死亡证明,主持人也是用英语进行播读的。

主持人在节目中巧妙运用方言或英语,一方面可以增加节目力图还原历史真相的可信度,使故事讲述生动有趣;另一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主持人较高的自身素养,符合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增加了节目主持人的个人分量,增强了观众对主持人的信任度。

《档案》作为故事类节目的一个成功案例,在故事类节目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主持风格。主持人无论是为了营造故事气氛所采用的悬念设置,还是有声语言、体态语、道具、影像资料、文字资料等各元素的有效配合,或是为了增加节目趣味而巧用方言或英语等,都是以记录历史、普及历史、保存历史的真实影像为主旨展开的,而非为悬念而悬念,为趣味而趣味进行的设计。我国故事类节目起步较晚,有很大的创新与发展空间,有很多经验有待人们去总结。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