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艺术12

播音主持艺术12:经典诵读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经典诵读与文化的传承及传播郭杰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与途径,开展并推广经典诵读活动就是各种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之一。当然,我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对传统文化经典在诵读时予以必要的科学鉴别与选择则是完全应该的。
百科知识 2024-02-25

如何正确运用假声提升播音主持能力

假声及其在播音主持中的使用陈京生一般人对假声可能并不陌生,但对这种声音并没有确切的认识。至于多高算是假声音区的起始高度,很难做出具体的规定。由于振动方式不同,声带部分振动产生的假声音色较为单薄,而且在听感上会有肌肉绷紧造成的声音紧张感。假声的使用起始于西方的宗教歌唱。相比生活语言,包括假声在内的各种声音要素,在播音主持中都更容易感觉到。假声在即兴表达中使用较多与即兴表达的两个特点有关。
百科知识 2024-02-25

东方卫视首席新闻主播何婕访谈录-播音主持艺术12

东方卫视首席新闻主播何婕访谈录查谦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点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半小时后,东方卫视于北京时间下午3点20分启动特别直播,当时我正在回家的路上。四点半打开电视,东方卫视一位女主播正在解说NHK的实时画面。三个月以后何婕出任改版后的《东视夜新闻》的总主持人。3月11日下午3点20分,东方卫视特别直播的片头之后,何婕开门见山。
百科知识 2024-02-25

汉英有声语言表达比较研究:浅析汉语非形态性的影响

浅析汉语的非形态性对有声语言表达的影响——汉英有声语言表达比较研究裴蕾在对西方广播电视节目的引进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在借鉴西方的一些播音主持语言样式。但是,汉语有声语言表达可否随意模仿英语有声语言表达的样式,从汉英这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入手进行研究还是有必要的。我们认为,这些区别和差异,至少是汉语的非形态性这一点,不可能不对有声语言表达产生相应的影响。
百科知识 2024-02-25

碎片化传播微观承接:播音主持艺术12研究成果

基于“碎片化”趋向的诵读传播微观承接研究李强“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三)媒介传播碎片化以公关关系和文化消费的裂变为前提,进一步衍生出媒介传播的分割破碎。在“市场碎片化”的情况下,细分市场和分众化经营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作主体的创作动力从根本上源于特定的“碎片化”受众,即形成具象的点对点语言传播。
百科知识 2024-02-25

播音主持艺术12:成功做好非节目主持的必要前提

试论做好非节目主持的必要前提康健非节目主持,是相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形态而言的,指广播电视节目以外的活动的主持,如舞台表演、会议、婚丧、祝寿等仪式以及聚会和宴会、商务典礼等,这些活动不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为前提。因此,掌握非节目主持的基本特征并具备担任非节目活动主持人的必要素质是做好非节目主持的两个必要前提。
百科知识 2024-02-25

自如表达能力的拓展训练-《播音主持艺术12》

有声语言教学中自如表达能力的拓展训练马桂芬播音主持工作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以及编辑、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受众直接进行传播的有声语言工作。“生动”的语言,是具有活力,能够感动人、打动人、感染人的鲜活语言,要达到这一水平必须要有“自如的表达能力”。在调节过程中,有经验的有声语言使用者会根据内容和表达手段的需求,收放自如地调节气息。初学者的有声语言表达,多数情况下处于紧张的状态。
百科知识 2024-02-25

著名主持人苏京平的主持技巧

正因为如此,早年的苏京平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一名节目主持人。苏京平从一名普通记者转型为一名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同样有他个人富有命运感和传奇色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于是,苏京平这株“奇花异草”开始崭露头角,并最终坐上了电台节目主持人的“宝座”。担任了《生活顾问》节目的主持工作后,苏京平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越俎代庖”,相比专业节目主持人,自己的差距是很大的。
百科知识 2024-02-25

主持艺术12:播音教学网络构成与使用

播音教学多功能视听网络构成和使用涂中文播音教学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多听多看多练,就像毛笔字需要临摹,然后把自己的作品和字帖相对比,找出差距后不断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一样。图1播音教学多功能视听网络示意图(一)存储部分存储部分相当于一个人的大脑,是整个系统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价值最昂贵的部分,它由两套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组成。
百科知识 2024-02-25

汉字诵读的多样化:解构形式、展现美感

试论诵读形式的多样化李克萌一、诵读艺术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又是人类文明中硕果仅存的、在大范围使用的音形义结合的文字,这使得我们的汉语具有其他语言所不可比拟的听觉美感。学生们对诵读艺术的误解,往往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传统的诵读形式中,吟诵的方式流传弥久,而吟诵是有着强烈的格律化美感的艺术形式。这种齐读式的教学方法其实并不利于青少年语言个性的发展。
百科知识 2024-02-25

方明:世纪奉献,播音主持之道

方明论敬业刘卓今年70岁的方明老师,自1960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任播音员以来,已经为人民广播事业奉献了半个多世纪。方明认为,播音员主持人内心对于播音主持行业的热爱、对受众和播音主持事业的高度尊重,是支撑其做好节目的灵魂,而对于语言规范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是播音员主持人敬业精神的基础。方明认为,目前一线研究业务的氛围不浓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百科知识 2024-02-25

电视节目主持人镜头感的把握-播音主持艺术的秘诀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镜头感的把握阎耀一、“镜头感”概念解析本文所说的“镜头感”,特指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摄像机镜头与自己的工作状态相辅相融,继而准确表达主持人思想与节目整体意蕴的心理状态和感觉。总之,良好的镜头感是主持人及其节目与观众达成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的桥梁,是每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把握的重要技巧。
百科知识 2024-02-25

《播音主持艺术12》:可持续发展实践指导

一部指导播音主持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好书[1]——读张颂先生《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有感金重建1985年草创成型出版的《播音基础》,到1993年更名为《播音创作基础》,后又经两次修订,一次为2003年,一次为2011年,时间跨度为26年。国家级名师张颂先生专著《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的修订正顺应了时代的这一发展潮流,回答了社会上和业内人士看到、想到而未能写到、论到的一系列问题。
百科知识 2024-02-25

经典诵读对学生情商开发的作用-播音主持艺术12成果

浅谈经典诵读对学生情商的开发作用王琦经典诵读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同时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诵读——这个中国人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则可以在开发智力的同时,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对学生情商的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百科知识 2024-02-25

电视节目现状分析及主持技巧分享

节目分众化传播与主持多元化驾驭——当前电视社会生活类节目新语境及其主持现状分析廉伟电视社会生活类节目是我们在收看电视节目时经常遇见的一类节目形态。社会生活类节目引入新闻性的手法,引入综艺节目的元素,使得教育性、实用性与现实性、时效性、娱乐性等共同作用,使传播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百科知识 2024-02-25

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雅节诗歌搭阔台,诵读过程全析

诗歌搭阔台诵读过雅节——“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模式分析张荻一、研究综述诵读活动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承经典文化,还蕴藏着丰富德育教育、提升语言审美、构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各地兴起的诵读活动中,由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不失为一个值得肯定的成功典型。
百科知识 2024-02-25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