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陕西冶金工业产出实效显著

陕西冶金工业产出实效显著

更新时间:2025-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2陕西省冶金工业产值2.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取得实效。“十一五”期间,计划淘汰落后产能炼钢88万吨、炼铁298.1万吨、焦炭淘汰2534万吨、铁合金7万吨,实际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炼钢88万吨、炼铁298.1万吨、焦炭淘汰2788万吨、铁合金48.42万吨。陕西冶金工业淘汰落后情况表3.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十一、冶金工业

(一)2025年概况

1.产值产量

完成工业产值474.04亿元,比上年增加74.82亿元,增长18.7%。生产粗钢604.82万吨,生铁513.85万吨,钢材994.89万吨,焦炭1557.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8%、0.3%、12.1%和196.1%。(如图1)

图1 2025年冶金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增幅

2.经济效益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7.25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13.65亿元,同比增长135.8%,税金14.39亿元,同比增长26.1%。

3.行业投资

完成投资49.65亿元,增长36.2%。新增产能棒材100万吨、焦炭200万吨、烧结板状刚玉1.5万吨等。部分项目基础设施已建成,其他配套项目正在进行。

(二)“十一五”发展概况

1.发展目标。2025年,实现工业产值474.04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300亿元的目标(如图2)。

图2 陕西省冶金工业产值

2.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取得实效。“十一五”期间,计划淘汰落后产能炼钢88万吨、炼铁298.1万吨、焦炭淘汰2534万吨、铁合金7万吨,实际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炼钢88万吨、炼铁298.1万吨、焦炭淘汰2788万吨、铁合金48.42万吨。通过淘汰落后和技术改造,目前全省焦化行业基本都符合焦化准入条件;铁合金行业已有30户铁合金企业达到行业准入条件上报待批,其中汉中洋县盛华冶化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建设的30000千伏安大型密闭铁合金炉已实现产业化。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为605.46千克标准、吨钢耗用新水4.3吨、吨钢粉尘排放量1.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1.8千克,各项能耗量低于国家标准,远远高于“十一五”环保目标要求。

陕西冶金工业淘汰落后情况表 (单位:万吨)

3.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冶金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生铁、钢坯、建筑用刚才和焦炭向高速线材、优质型材、板带材、管线材和焦化产品转化。

4.产业布局调整有较大突破。冶金工业逐步形成渭北和陕南钢铁生产基地、关中冶金装备制造基地和钢材深加工基地、渭北和陕北焦化产业基地和陕北铁合金生产基地的格局。

(三)发展特点

1.粗钢、成品钢材产量持续平稳增长。粗钢、成品钢材产量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加82.32万吨(如图3)、107.55万吨(如图4),粗钢产量突破600万吨。

2.生铁产量增幅减缓。生铁产量除11月外均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增加13700吨(如图5)。

图3 2025年粗钢月产量变化走势

图4 2025年钢材月产量变化走势

图5 2025年生铁月产量变化走势(https://www.daowen.com)

3.铁矿石产量稳中有升。铁矿石产量呈增长趋势,11月份增幅达55%(如图6)。

图6 2025年铁矿石月产量变化走势

4.平均日产钢量增加。2025年,日均产钢16569.9吨,比上年增加2675.1吨,增幅为15.9%,铁钢比为0.8495。

(四)存在问题

1.产品结构仍需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小

目前生产的钢材产品大部分是普通建筑用材,钢种为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企业利润率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积累缓慢,发展动力不足。

2.源保障与开发力度不够

钢铁行业仍然面临着原燃料、水、电、运价格上涨,以及铁矿石大幅涨价的压力,又受钢铁产能过剩的影响,市场价格持续振荡,部分钢铁企业将处在亏损和微利的状态。

3.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焦化企业其副产品焦炉煤气回收利用率低,部分企业直接排空点燃,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大量浪费资源。

(五)产业政策

1.202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要求通过严格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抑制新增产能;另一方面通过布局调整消除过剩落后产能,坚持在“减量置换”或“等量置换”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下,推进在有市场需求,水资源、原料、运输、环境容量有保证的地区,实施钢铁工业布局调整。加大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力度、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规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进口铁矿石秩序。对解决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资源环保压力加大、铁矿石流通秩序混乱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引导钢铁行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025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要求现有钢铁企业均须纳入规范管理。不具备规范条件的企业须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应逐步退出钢铁生产。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核准或备案新的项目,不予配置新的矿山资源和土地,不予新发放产品生产许可证,不予提供信贷支持。

3.2025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陕西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存量调整力度,做足做活增量文章,以增量带动存量优化,在转型升级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指示精神,省内钢铁企业重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推进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与陕钢集团进行重组,以进一步加快我省钢铁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品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发展预测

预计2025年,冶金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0亿元,同比增长30.8%。粗钢产量820万吨、生铁780万吨、钢材1100万吨、焦炭18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焦炭61万吨。

(七)对策措施

1.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等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工作,调整品种结构,产品质量上台阶,技术装备上水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机制,推动我省钢铁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2.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布局更加合理。加快建设韩城钢铁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配套建设建筑钢材、板带材、优质中小型材等项目,构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高强度抗震建筑钢材生产基地;打造汉中钢铁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合金钢、弹簧钢、优质结构钢、工模具钢等产品,建设新型优特钢生产基地;支持榆林、韩城焦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企业综合利用项目,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实现规模生产和经营。

3.大力倡导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和能源。以零排放为目标,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四是大力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引导企业预防货币政策、房地产等政策叠加引起的经营风险,以及资本市场通过钢材期货对钢铁市场的冲击;引导钢材贸易市场,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防止因贸易恐慌引起钢材市场波动;通过布局调整消除过剩落后产能,防止不合理产能扩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