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浮雕工艺特点
浮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在平面或弧面的玉料表面上,对本来是立体的人物、动物、山水、花卉等形象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通常只是压缩厚度,对于长与宽方位保持原来的比例关系来表现艺术形象的。雕刻者可利用物像厚度被压缩程度的不同,运用凹凸面的不同、受光后所形成的明暗幻觉和各种透视变化来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从而使浮雕在表现原则上更接近绘画的方式,特别是薄肉雕,很像绘画。所以,浮雕是一种介于绘画和圆雕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刻画和工艺技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在题材的选择方面,一些在圆雕中无法表现的题材却可以在浮雕中得到完美的表现。例如环境是圆雕难以表现的,而浮雕却可以大显身手。又如风景题材是圆雕不好表现的,而浮雕表现起来却得心应手。题材的广泛性和接近绘画的表现方式使浮雕有着广泛的用途。
根据物像厚度被压缩的不同,浮雕又可分为薄肉雕、浅浮雕和深浮雕三种。
(1)薄肉雕。一般是将形象轮廓之外的空白处去掉等深的一层,使形象略为凸起。形象因自身结构的原因而略呈现高低起伏、细部形象刻画用线刻。因其最高点与地平之间的距离很小,所以人们才称之为薄肉雕,以表示其厚度很小。硬币上的图案纹样就是典型的薄肉雕。
(2)浅浮雕。形象的轮廓用减地法做出,但形象凸起较高,并因自身的结构关系而呈现出较强的高低起伏,细部形象用线刻表现。浅浮雕的用处最广泛。
(3)深浮雕。形象的厚度与圆雕相同或略薄一些,因自身结构的原因而有较强烈的高低起伏。如果不是形象的后面与背景相连,几乎可以当做圆雕来对待。在实际运用中,深浮雕又常与薄肉雕、浅浮雕一起运用,使前景、中景、远景的空间关系得到充分地表现。
此外,在浮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线刻、透雕和小立体雕等技法。
(1)线刻。即用线来表现形象。线刻可分为阴刻和阳刻线两种。阴刻,就是沟槽似的线,线低于平面。阳刻,就是凸起的棱线,但其最高点仍与平面相同。又有双勾浅轧,其工艺方法是先在玉器上勾出两条平行线,然后用轧铊浅轧线外部位,从而形成突起的棱线。商代的玉器上已运用此工艺。
(2)透雕。又叫镂空雕,是在浅浮雕或深浮雕的基础上,将某些相当于“地”或背景的部位镂空,使形象的影像轮廓更加鲜明,使作品能体现出玲珑剔透的工艺效果。
(3)小立体雕。它是深浮雕技法的发展。一般浮雕都是在平面或弧面玉料上进行的,而小立体雕却可用任何形状的玉料。在雕刻中,小立体雕使用的是深浮雕的工艺方法,玉雕中的山子雕就是典型的小立体雕。
另外,浮雕形象的边沿与地子的关系也可衍化不同的技法,使形象的立体感和表现力得到加强。
二、浮雕工艺原理
浮雕工艺可分为工艺设计、坯工工艺、细工、精细修饰、抛光五个工艺过程。
1.工艺设计
在工艺设计阶段的各种要求大体上与圆雕工艺相同。只是浮雕的画面内容比较复杂,也由于浮雕工艺是采用“先减地以定形象轮廓,后推落以求层次变化”的工艺方法,因此对画样的要求较高。一般都采取拓样的方法,将设计图稿“过”在玉料上。
对于深浮雕来说,在拓样时,应有意将画面上移0.7cm左右,这是特意留的而且是必须留的加工余量。如果忘记留这个加工余量,经过推落之后就会出现下部没有料的问题。
2.坯工工艺
坯工工艺也可以分解为:切块分面→二次画样→推落派活→首次修整。
(1)切块分面。对于浮雕来说,切块分面的目的是:定形象的外形轮廓;将形象的轮廓与地子分开。在这一工艺步骤中,地子的深度应当是一样的。因此,“减地”时应当特别当心,应保证各部位“地”都在同一深度上。
(2)二次画样。二次画样,只是根据需要,在已画出的形象细节上画出形象的结构关系。由于形象的外轮廓已经确定,所以无须拓样了。
(3)推落派活。推落派活,就是确定代表形象各部分的块面,并确定各个块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这一步骤可进行几次,每次都是从上到下。这时最重要的问题是挑面,就是位于近景上的形象,其最高点必须与料面相平;且不允许大面积的形象都位于中景或远景位置上。如果做不到以上两点,就会出现塌面的问题,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塌面,这件产品就算失败了。
另外,在浮雕中还要求层次丰富。就是要利用有限的材料厚度,使图案表现出纵深方位上的空间变化。层次丰富是使玉雕工艺品耐看的主要因素。但是,层次越丰富时,必然是有较多的形象位于中景、远景的位置上,而这又是将玉料往里推落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挑面和推落之间的矛盾,正确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很重要。
对于深浮雕和小立体雕来说,还有一个处理“地”的问题。在深浮雕和小立体雕的作品中,“地”一般是朝斜上方倾斜的。这种表现“地”的方法无疑会增加雕刻人物、建筑等形象的困难。因为人的头和上身要占料挑面,不能往后推落,而人的下身却由于推地的原因而必须向后推落。这样,深浮雕和小立体雕中的人物都是有点向前倾斜的。在这种前倾的姿势中不仅要保持好正常的姿势,而且还要在视觉上使人们感到舒服,无疑是困难重重。
总之,在推落块面时,要注意解决挑面、层次丰富、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今后的加工步骤中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4)首次修整。修整,就是对大的块面进行更细致的分割、用更多的小块面来概括形象,也包括对加工面进行光洁度方面的修整。
3.细工工艺
细工工艺也可以分解为:画细样→精细定位与派活→二次修整。
以上各工艺步骤与圆雕工艺中的细工工艺相同。
4.精细修饰(略)。
5.抛光工艺(略)。(www.daowen.com)
三、浮雕工艺应用
1.浮雕图案的应用
浮雕是在器皿上进行装饰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种类较多,具体如下。
(1)浅浮雕。较浅、层次交叉少,其深度一般不能超过2mm。浅浮雕对勾线要求严谨,常用线和面相结合的方法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2)中浮雕。“地底”比浅浮雕要深些,层次变化也多些,一般深度为2~5mm,也可根据膛壁的厚度来决定其深度。
(3)深浮雕。为半圆雕,层次交叉多,立体感强,常凸出在器身之外。深浮雕在出坯时要在器身上留出较厚的余料。
(4)镂空浮雕。又称透空花,是带孔眼的浮雕纹饰,由于孔壁不能太厚(孔壁厚花纹显得笨拙),所以镂空浮雕的层次不宜过多。它的特点是玲珑剔透、花纹突出。
(5)锦地浮雕。在浮雕的“地底”上勾出花纹的雕法叫锦地浮雕。它的特点是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但如果处理不好会使整个浮雕杂乱繁琐、主次不分。
(6)阴线刻。又称阴勾花,就是只勾线不剔地子,是浮雕的一种装饰方法,锦地浮雕中的“地纹”就是阴线刻。它也可单独在器皿上进行装饰。
2.浮雕图案的应用
浮雕的图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各种变形纹样如饕餮纹、夔纹、雷纹、勾莲纹等;另一类是比较写实的图案如花卉草虫、鸟兽、山水、人物等。
各种变形的传统动物纹样题材可使器皿有古朴、庄严、厚重之感,植物纹样能使器皿具有富丽轻巧之感,几何纹样则使器皿稳定均衡。变形图案纹样常施加在器皿的腹、颈及各种边沿。
写实类的图案大多带有边框,行业内称添加这类图案为“开光”。
3.浮雕图案的构成
(1)连续式。主要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它的特点是以一个或几个图案纹样为单元,向两边或上下左右延续。二方连续在器皿中应用较多,其组织方法有并连、套连,不同形状的纹样也可以组合在一起,还能随意穿插或添加。二方连续的骨架常见的有波浪式、倾斜式、折线式、团花式、几何式、直立式等,总之连续式图案变化多端、节奏感强。
(2)对称式。它是传统图案的主要构成方法,在器皿上应用最多,主要有上下对称和左右对称。
(3)呼应式。它也是一种传统的图案构成方法,往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可相同也可不用),以对角或主次相互呼应的构图方法,以达到平衡的目的。呼应式在器皿上常以圆雕或深浮雕的形式出现。
(4)旋转式。它的纹样带有方向性旋转感觉,骨架似纺轮,民间称之为“喜相逢”。这类图案多施加在图形边框中,动感较强,常见的有凤凰、鸳鸯图案等。
(5)角隅。装饰在器皿的边角地方,纹样的基本轮廓随着边角的形状而变化。
4.浮雕的工艺制作要领
(1)浅浮雕制作工艺。先将图案仔细画好(一般对称或连续图案只画一个单元,然后将其余单元拓出),墨线要求均匀流畅。然后用勾铊将整个轮廓线勾一遍,勾线时勾铊要稍靠墨线外侧,图案中一些细的地方,如果铊子在墨线中间或内侧勾,就会缩小它们的面积。另外要保持勾铊的规矩,不可左右摆动或上下跳动,不然勾出的线不均匀。
勾线时还要注意把握“地底”和浮雕图案的深度,浮雕轮廓线的深度要根据层次来决定,但不能超过“地底”的深度。制作者在勾线之前,心中要对整个浮雕的层次和深度有数,这样就能避免“伤地”或因深度不够而造成重勾。
轮廓线勾好后先进行“落地”,“落地”的方法是用小钉铊或小轧铊等工具将地子轮廓内的余料剔去,然后用小钉铊或齐头杠棒之类的工具将地子顶磨平。地子完成后将浮雕的层次琢出,完成细部。
不带边框的或极薄的浮雕,制作时不用整个“落地”,只需在浮雕边线外采取斜面“落地”的方法,可起到同样的效果。
(2)中浮雕制作工艺。中浮雕的制作方法与浅浮雕相同,由于它比浅浮雕要深,所以层次稍多。制作时要注意层次分明,对于“开光”类的浮雕要做到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3)深浮雕制作工艺。深浮雕制作工艺一般分三层,第一层立体感最强,属半圆雕,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厚度相当于中浮雕、浅浮雕。制作一般先用錾铊或勾铊将轮廓线勾出,然后剔去地子余料。勾线时要注意铊子应向内稍倾斜,使浮雕成为坡形斜面。
地子脱好后,先从第一层开始琢制,要尽量分出块面,使之有立体感。第一层的基本形找出后再进行二层、三层的逐层琢制。然后对细部进行修饰,细部制作的顺序是自下而上,先从第三层开始,上层的细部最后琢制完成。
(4)镂空浮雕制作工艺。花纹画好后,一般先在需要镂空的地方涂上颜色,这是为了区分那些不该镂空的地方。大多用红颜色,因为它比较醒目。涂完颜色还需要涂上一层定画液或漆片酒精液,使它不致脱落。然后用小钻石粉棒透孔,将镂空处的余料全部磨掉,再用擦条蘸细金钢砂擦平轮廓。
镂空处的余料全部剔出后,再完成浮雕的制作。
(5)锦地浮雕制作工艺。画图案时,地纹不必画出,待浮雕制作完后,再将地纹画好勾出。地纹勾好后不宜修改,线条要均匀。
(6)阴线刻。方法和勾线相同。一般勾线时铊子都垂直进行。另有一种嵌金、银丝的勾法却不相同,它要求阴线的勾槽上窄下宽,这样嵌入的金银丝才不致脱出,不过这种技法比较难掌握,要经过不断实践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