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永远的“美猴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优美而熟悉的旋律,又一次响彻天津卫视《津夜嘉年华》录制现场,只不过演唱者不是著名歌唱家蒋大为,而是82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扮演者六小龄童、马德华和刘大刚(饰续集中的沙僧)。
如果问,世界上有哪位演员,为主演同一题材的影视作品而花费了27年的漫漫光阴?
答案只有一个:六小龄童。
从82版电视剧《西游记》,到99版《西游记》续集;从2025年的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到2025年开拍的电影《大闹天宫》,六小龄童为了同一个角色——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孙悟空,前后经历了27年,从而成为中国影视界入选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第一人。
穿一件红色衬衫,鼻梁上架副近视眼镜的六小龄童,一进演播厅就被热情的观众认出,纷纷称呼他“六老师”、“六爷爷”,一下逗乐了六小龄童:“中国哪有姓六的?我本名章金莱,艺名叫六小龄童……”六小龄童出生于一个梨园世家,父亲也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而且都以猴戏驰名。六小龄童因主演《西游记》而荣获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中国电影电视十大明星”等荣誉称号,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不仅在荧屏上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堪称经典的“美猴王”形象,更成了一个西游文化的专家和传播者。
2025年他主演《西游记》时,还是个20多岁的小青年,如今已在脸上留下了岁月沧桑。然而,他那颗痴迷西游文化之心,依然年轻而炽热!
为拍“西游”,他几乎脱了一层皮
电视剧《西游记》诞生27年,六小龄童的“美猴王”形象也在荧屏上活跃了27年。谁也说不清它到底在央视和各地方台重播过多少遍,但凡寒暑假、“六一”儿童节,甚至“三八”妇女节,似乎都可以找到重播“西游”的理由!
“西游”的长寿,“美猴王”的长寿,常常使人感叹经典的无穷魅力。但你能想到,六小龄童和他的师兄弟们,为拍“西游”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代价吗?
在节目录制现场,六小龄童、马德华、刘大刚分别演示了他们的拿手绝活。
孙悟空,亦人亦神,亦人亦猴,无论春夏秋冬,拍摄中都要披上一身“猴皮”,只露一双滴溜乱转的“火眼金睛”。猪八戒,不仅要用胶水粘上“猪脸”,挂上“猪耳”,胸前还要贴上一个大肚皮,这些物件都是硫化乳胶材料制成,密不透风,一场戏下来必大汗淋漓、酷热难耐;而且经常忍饥挨饿——因为拍摄过程中嘴不能吃东西,一吃,乳胶就会变形甚至撕裂。卸妆时需用浓度很高的酒精擦拭脸上的胶水,不仅伤皮肤,一不小心还可能会脱下一层皮!
想当年,《西游记》拍摄条件简陋,特技手段远不如现在先进,拍“红孩儿火烧孙悟空”
《吴承恩与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CFP供图
一场戏时,六小龄童穿上防火的石棉衣,全身淋上汽油后用火点燃。导演事先告诉他:如果烧疼了就赶紧叫停。谁知点火后,六小龄童发现烈火焚身时根本喊不出声音,只觉得自己在套子里快被烧熟了,便倒地打滚叫停,不料导演没看明白,继续拍摄。一场戏拍完,导演还称赞六小龄童说,你即兴设计的那个翻滚动作太逼真了!令六小龄童啼笑皆非,心说我都快被烧死了,哪还有什么即兴创作?
六小龄童和他的美猴王成了不朽的经典
录制现场,六小龄童向马德华赠送了一把扇子,扇面上是他亲笔书写的“猴缘”二字以表达二人合作27年亲如手足的情谊。马德华也激动地表示,他有一个愿望:再过20年,待他们都老态龙钟时,师徒四人还要扮上,在“西游”舞台上走一遭!
“西游”途中的地下恋情(https://www.daowen.com)
六小龄童坦白承认:电视剧《西游记》中,他是最大赢家——不仅成就了事业,还娶了《西游记》剧组成立之初,导演就与六小龄童的父亲“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即拍摄期间,六小龄童不许谈情说爱。为何后来他未遵守该项约定呢?六小龄童“辩解”说:原来说《西游记》只拍一年,谁知一拍就是五六年,朝夕相处,他便与剧中的场记俞虹日久生情,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最早发现六小龄童地下恋情的是“猪八戒”马德华:“他做事一向小心谨慎,其实猴精猴精的,我与沙僧闫怀礼加起来100岁,竟让他一个小年轻蒙骗了。本来演员有事要找导演,他却总往场记俞虹那跑,问这问那的。有时我正与猴哥聊天,俞虹来了,我就知趣地躲开,不给人家当灯泡!当时还有人也有察觉,便当面问他,听说你和俞虹好上了?他马上跟人家翻了脸……”
有一次,剧组在云南拍戏时,俞虹找到马德华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和猴哥陪你到外边吃饭吧!啊?马德华自己都忘了自己的生日,她怎么会知道?一定是猴哥告诉她的!三个人不敢一起走,便分头离开剧组驻地,到街上一家餐馆集合。走到半路,马德华回头一看,俞虹手里还拎着一盒生日蛋糕,想到兄弟之间的情分,马德华的眼泪夺眶而出。
六小龄童与俞虹结婚时,适逢他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可谓双喜临门,一时传为佳话。
再现猴王风采
现了“原形”的悟空、八戒和沙僧
“老猴王”为“小猴王”示范
主持人推荐了一位天津青年京剧团演员唐春园,想请六小龄童评判一下他的表演,预测一下他能否成为未来的“美猴王”。一身戏装的唐春园手舞金箍棒,在六小龄童面前班门弄斧。“老猴王”当即为“小猴王”示范,从眼神到动作,那股霸气、帅气、猴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令“小猴王”心服口服,当即要拜六小龄童为师。
六小龄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伙子年轻有为,希望继续努力!我觉得要真正演好观众心目中的‘美猴王’,一定要是戏曲演员,唱念做打,都经过了严格的规范和训练。在这方面,真要感谢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六小龄童说他十分羡慕成龙、赵本山,身边有很多徒弟;他由于拍戏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对收徒一事考虑较少,但他记住了冯骥才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不希望六小龄童成为中国的末代猴王。”所以,他计划拍罢电影《大闹天宫》后,创立一所“美猴王艺术学校”:“中国猴戏有多种表现风格和形式,脸谱、服装、金箍棒的长短都不尽相同,各有讲究,大有研究探讨的空间。而且我将来培养的也不只是演猴戏的演员,而要能文能武,能古能今,训练他们扎实的戏曲基本功。拿我来说,除了‘美猴王’,还演过鲁迅、周恩来等形象,所以我希望未来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畅想《西游记》主题公园
从82版《西游记》到99版《西游记》续集,断断续续17年,圆了六小龄童的“西游梦”,这个时间与唐僧西天取经的时间正不谋而合!
2025年,中国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投拍,六小龄童一人饰二角:吴承恩和孙悟空。25年后,师徒四人再聚首,不禁百感交集;被北京媒体评为“四人组合最佳精神奖”,也在情理之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仿佛他的一生都注定离不开“美猴王”,离不开西游文化。
如今的六小龄童,几乎成了西游文化的专家,家里的藏书,壁挂的饰品,手腕的佛珠,胸前的项链,手机的彩铃,都与《西游记》与美猴王息息相关!他太太原喜欢搜集形形色色的丑娃,满满当当摆了一屋子;现在受老公影响,转而搜集与“美猴王”相关的装饰品,夫妻俩热爱西游文化,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不仅如此,六小龄童还创办了“美猴网”,在网上发布与西游文化相关的信息,他还准备成立一个“猴王博物馆”、做一本《美猴王》杂志、开办一个“猴文化”电视专栏……“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只吃洋快餐,游洋公园,要让他们接受和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东方文化精神,我希望在华夏大地上建立一个《西游记》主题公园,相信完全可与迪斯尼乐园相媲美!”
艺术家要发扬光大西游文化
近年来,经典电视剧翻拍风生水起,以《西游记》为例,不仅有浙版《西游记》,还有张纪中版《西游记》。优秀文学名著多次搬上银幕是国际惯例,不足为奇。而六小龄童更主张尊重原著,尊重传统,因为名著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不可随意篡改。在西方像米老鼠、唐老鸭这些形象,都是不能随便篡改的,而且要经过授权才能使用。他认为,经典作品的翻拍要考虑三个因素:为什么拍,怎么拍和由谁来拍?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有没有抓住原著的核心和灵魂。艺术家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扬光大西游文化。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六小龄童,永远的“美猴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