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西安古城墙:守卫古都文化的重要遗迹

西安古城墙:守卫古都文化的重要遗迹

更新时间:2025-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叁拾肆西安古城墙:古都文化的守卫者厦门理工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黄金洪作为六朝古都,历史在西安这座古城留下太多的印迹。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西安古城墙具有五道防御功能。1961年,西安古城墙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保护条例》的出台,对西安古城墙的开发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叁拾肆 西安古城墙:古都文化的守卫者

厦门理工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 黄金洪

作为六朝古都,历史在西安这座古城留下太多的印迹。今天在这里我们虽然看不到阿房宫的雄伟壮丽,看不到唐都长安的热闹繁华,但兵马俑、古城墙等依旧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先人们的伟大智慧。在大力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语境下,作为古都文化的守卫者——西安古城墙是否正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值得我们对之进行深入探讨。

一、古城墙的修建

西安古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2025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在明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在各路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成为问鼎中原的佼佼者。当统一全国后,为巩固其家天下的统治,他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西安,一直在朱元璋心里占着重要地位。在建都地点未确定以前,廷臣多次建议利用关中形势,建都西安。他也认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特地派皇子巡视西安,察看建都之事。后来,他又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尽管最后定都南京,但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的西安古城墙巍峨地屹立到今天:东墙长2 590米,西墙长2 631.2米,南墙长3 441.1米,北墙长3 241米,周长13.75千米,形制是一个长方形,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城门有四:东长乐,西安定,南永宁,北安远。每门城楼由闸楼、箭楼和正楼三重构成。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雄伟壮观。

开始修筑的城墙是用黄土分层夯打起来的。最底层用石灰、土与糯米汁混合夯打,十分坚硬。明隆庆二年(2025年)陕西巡抚张祉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

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西安古城墙具有五道防御功能。第一道防线——城外的护城河,河上设有吊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吊桥白天降落在护城河两岸,供人出入,晚上升在空中,切断了进城路径;第二道防线——城门外的间楼(也叫谯楼),用以打更和报警;第三道防线——闸楼后的箭楼,该楼高30余米,外面墙体笔直,箭孔密布,便于瞭望和射击;第四道防线——箭楼和正楼之间的瓮城(也叫月楼),面积9 348平方米,若敌人攻进,即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第五道防线——正城门。敌兵要攻破这五道防线,极其不易。

除了城门设防严密外,城墙四个拐角还修有角楼。作用是辅助城门,观察和防御四面外来之敌。整个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座马面(也叫墩楼)。每个马面宽20米,从城墙向外伸出12米,高低、结构和城墙相同。西安城共有马面98座,垛口5 984个,使城墙外侧成锯齿形。每个马面上原有可供驻守军队的卡房(也叫敌楼)3间。城墙和马面上有女儿墙,墙上有既能藏身又能瞭望、射击的凹口和方孔。因此,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西安城墙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有着很高的价值。

二、古城墙的保护与开发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及西安市历届领导高度重视古城墙的修缮保护工作。2025年,西安古城墙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各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古城墙破损得十分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阵阵吹拂,古城墙迎来了自建造以来的第二个春天。

2025年,西安城墙作为古都名片开始了护城河防护堤的复原、维修改造工程,拉开了古城墙修葺的序幕。时任西安市市长的张铁民亲自带领军民修葺城墙,建设环城公园,因此被称为“铁市长”。2025年,开辟了建国门、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极大地便利了西安市的交通;2025年,作为古城复兴计划的载体,古城墙正逐步成为西安历史文化的一个核心板块,成为体现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特色的一个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张特色名片;2025年5月,西安城墙完全弥合,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方城。如今,城墙上的排水系统得以完善,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和吊桥得到补建,敌台和垛口基本恢复,黑河水流经曲江池和兴东湖被引入护城河,像一条银链围绕着城墙。护城河两岸植树后形成环城林带,花坛、草坪遍布城墙之下。从西门到东门,先后建成松园、牡丹园、石榴园、樱花园、吉备真园、含光阁、迷宫、元梯、吊桥、南门月城等游览点。作为全国唯一的环城公园,古城墙为古都西安增添了无限风光,成为市区最吸引人的观光胜地之一。2025年、2025年,城墙景区平均接待人数为150多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近日5 000万元(全票40元/张、半票20元/张,少儿、学生、老人、残疾人及现役军人等半票或免票)。

为使保护古城墙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确保古城墙永葆青春,2025年11月1日,由陕西省和西安市两级人大批准通过的《西安城墙保护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该条例是西安“皇城复兴”计划的一部分,也为西安城墙申报世界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做准备。《西安城墙保护条例》规定,从2025年起,每年的11月1号为”西安城墙亲近日”。这天,市民和游客可以免费游览城墙景区,并参加主题为“亲近城墙,感触历史”的宣传活动。《西安城墙保护条例》鼓励社会各界、国内外组织和个人出资成立西安城墙保护基金,用于城墙保护;城墙墙体、城门、城墙内侧20米以内,城墙外侧至护城河外沿的区域以及4个城门内外侧的广场绿地均为保护范围,城墙内侧20—100米的区域和护城河外沿180米以内区域为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内乱涂乱画、排污、堆放垃圾、存储危险品或者其他可能损害城墙安全的行为都在被禁之列,擅自在护城河内捕鱼、钓鱼也被明令禁止。任何个人和单位不能擅自利用城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利用西安城墙拍摄电影、电视、广告和其他音像资料或者举办大型活动的,必须按照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对于违反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管理机构可以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西安城墙保护条例》的出台,对西安古城墙的开发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古城墙的文化品牌塑造

在修缮、保护与开发的同时,西安市大力推进古城墙的文化品牌塑造工作。

(一)古城墙文化品牌塑造已采取的举措(https://www.daowen.com)

1.旅游方面

确定每年在环城公园举办10个以上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将之打造成为景区独有的文化旅游品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长安古乐文化周、“唐都上元不夜城”主题灯会、中秋赏月活动、“钟鸣盛世,祈福长安”新年祈福活动、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等。其中,“钟鸣盛世,祈福长安”新年祈福活动将作为城墙景区特有、西安民间重要的迎新年庆祝仪式固定下来。此外,还先后承办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五届大会、第十二届国际广告节、首届欧亚经济论坛、手机电影节、盛典西安嘉宾城墙游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和盛会极大地提升了西安古城墙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文物保护方面

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备案工作,启动了城墙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西安城墙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明确观测点和观测基准数,确定了城墙墙体外侧重点观测部位26处,安装了观测标志碑;建立了城墙文物保护巡查制度,加强对城墙墙体及古建筑的日常巡查工作。

3.日常管理方面

公开招聘专业物业公司,对环城西苑、护城河试验段和城墙清扫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对园林养护、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礼仪服务等项目进行委托管理。这些举措的良好效应正逐步突显:环城西苑、护城河试验段已经成为展示西安市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城墙的全天候保洁极大地改善了游览环境,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赞誉。

此外,《西安城墙保护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更是古城墙文化品牌塑造的巅峰之作,它从法理上为古城墙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坚实的法律后盾,这在全国其他同类文物古迹的开发与保护中都是不多见的。

(二)古城墙文化品牌塑造存在的不足

尽管古城墙已成为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一张烫金文化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到此游览观光,但是从品牌所应发挥的经济效应上看,西安古城墙存在的不足显而易见。

多年来,古城墙景区一直靠财政补助加门票收入维持运转。2025年5月,古城墙景区由原市级管理划归曲江新区管理。由于管理体制变化,原市级财政预算补助经费自2025年起维持三年,逐年递减,至2025年完全停止。这让景区管理者如坐针毡,因为城墙历经风雨,维护成本很高。2025年以来对城墙文物普查显示,西安城墙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病害:1厘米以上外墙体裂缝214条、墙体剥蚀28处、海墁沉降15处、城墙基础下遍布各类空洞2 000余个、墙体表面风化和垛墙砖体松动、缺失等较为普遍。经初步测算,城墙病害监测、治理每年约需1 000万元。此外,城墙景区由墙、林、河、路、巷五位一体组成,环城林带绿化、保洁、维护、城墙本体设施设备维护、城墙亮化、护城河放水、护坡维护等每年需投入约5 960万元,现有的门票收入显然不足以维持景区运转。为此,2025年8月22日,根据城墙景区管委会的调价申请,西安市物价局召开了一次关于景区门票调价座谈会,拟将全票票价提至55元。

靠门票收益是我国当前多数景区赢利的主要模式,它突显了普遍存在文化创意不足的景区经营软肋。早在2025年2月5日,《人民网·联报网》转载了《华商报》的《西安古城墙:捧着金碗要饭吃》一文。文章指出,导致西安古城墙捧着金碗要饭的缘由固然有“国家重点文物不能动”的成分存在,但“环城公园定位是否准确”也是主因之一,由此提出了“城墙上可举办大型活动”和“如何开发护城河”的思考。遗憾的是,十多年过去,西安古城墙尽管也在品牌塑造的文化创意上做了许多举措,举办了一系列文化项目活动,但仍然摆脱不了靠门票收入和政府补助过日子的窘境。如何在塑造文化品牌的同时以创意增加经济收益,使西安古城墙这一古都文化的守卫者成为文化产业的急先锋,考量着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才智。

可喜的是,2025年9月19日,一场隆重的授牌仪式在南门举行,西安城墙景区加入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国际知名服务组织——国际金钥匙服务联盟,成为国内首家加入该联盟的旅游景区。据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加入该联盟,正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景区服务品质和景区影响力,把国际金钥匙品牌“满意+惊喜”的极致服务理念运用到景区管理和服务中,提升景区的国际化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景区还将通过各类文化项目深刻挖掘城墙及周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城市功能,将城墙建设成国际知名的遗址类综合人文景区。计划在今明两年内实施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环城景观建国门至朱雀门段提升改造和顺城巷古城文化体验街区(皇城坊)三大文化项目建设。其中,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要把南门广场打造成为中华迎宾礼仪文化广场;顺城巷古城文化体验街区(皇城坊)将充分借鉴成都宽窄巷子、北京前门大街、上海新天地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经验,打造成集购物、美食、休闲、传统艺术及当代艺术、建筑、传统民宅、酒店、客栈等为一体的文化体验街区。

巍巍走过六百多年的西安古城墙几经繁华与衰败,唯一不变的是它承载着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西安的一张闻名遐迩特色名片,只有在努力提升其文化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合理挖掘其产业经济潜力,才能使之永葆生机与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