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社会生命需要艺术吗?抽象何以永恒

社会生命需要艺术吗?抽象何以永恒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永恒生命”的艺术,也应该是永恒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命与艺术天赋而产生的艺术,在人类刚刚开始诞生并且学会与自然相处的时候,抽象艺术就成为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对话的艺术形式,一直伴随人至今、至永恒。

社会生命需要艺术吗?抽象何以永恒

人的生命需要至少有三个层次:

首先,自然生命的需要;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感觉,属于身体本能需要,也是生命本体需要。

第二,社会生命的需要;政治道德经济文化、伦理的需要,这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需要。

第三,人的精神即神性的需要,是人的宇宙观即“道”的需要。这种需要和人的自然生命的需要一起构成人的本体需求。我们说人的本体需要,就应该是人的本能与超能(精神与神性也是灵魂)的需求。

在这三类需要中,人的本体需要是最重要的需要,其次是人的精神的需要,两者构成人的“天人合一”的需要,和人的本体需要相比,人的社会生命的需求仅仅是一种生命手段,而本体需要才是生命的目的。

艺术的艺术规律,就是艺术本体必须满足生命本体的需要。生命本体决定艺术本体,生命本体是“纯而又纯的本体”,所以要求“纯而又纯的艺术本体论”。至于不纯粹的艺术规律,是指满足人的社会生命需求的艺术规律,一般的意义上,是功利的,不纯粹的。和纯艺术无关,也和抽象艺术无关!

什么是艺术的本质?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一切艺术的本质都和人的本质有关。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需要就是本质。

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一样,也是“三维坐标”:

第一维是人的自然生命本质,身体的生命。听觉、嗅觉、视觉、触觉,一切感觉的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是本能的生命,是非理性的,是生理也是心理的生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维坐标”。人的一切生命的目标与享受,几乎都是围绕人的自然生命来制定的。

自然生命的时间与质量,长寿与幸福感,是人的生命的目的,也是一个社会的目的。艺术与自然生命的关系就是,最大限度地愉悦生命。生命需要什么,艺术就提供什么,离开生命需要的艺术,就是非艺术,就是垃圾!

自然生命、人性生命,进化十分艰难缓慢,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才形成现在的人的自然生命方式,生命的自然需求,千年万年不变,几乎可说是“永恒”的。为“永恒生命”的艺术,也应该是永恒的。

第二维是人的社会生命本质,社会化人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道德、经济、伦理、法律、科学、技术、环境等社会生存命题有关,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是理性人生的本质。

社会形态是易变的,少则几年几十年,多则几百年,朝代更替,政权走马灯,观念和思想也是易变的。在易变中有一个规律,任何时候,总是错误在前,正确在后。

而“正确”总是相对的,常常是在一段历史之后,又沦为错误。

为人的社会生命服务的艺术,也因此而跟着轮替。尽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社会生命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过程,社会问题也常常纠缠着每个人,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社会的热点,像一块痈疽。而以问题与批判作为艺术宗旨的艺术,就是手术刀,要把痈疽从人的身上挖走。他们做着很多社会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们都在做的事情。

社会化的人生是人的生命的手段。如果社会没有了痈疽,没有了高贵和低贱之差别,人人和谐,事事和谐,我们社会还需要艺术吗?答案是肯定的,艺术天生属于和谐。在和谐面前,艺术才真正成为艺术。

和谐,和为贵,和气生福,和而不同,和平共处,一切以“和”为背景的文化和政治,都将是“艺术战争状态”的掘墓人。

第三是人的精神生命。人的精神生命是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的升华。人的精神是可以无限的,接近宇宙和上帝(无限时间、未知世界)。在上帝眼睛里,人类是什么模样呢?有一句谚语可以旁示:蚂蚁一搬家,人类就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这就是上帝的境界,也是宇宙境界。

人的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宇宙精神,就是上帝的境界。(www.daowen.com)

上帝是从来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上帝也从来不散布观念和思想,只有这样,上帝才是永恒的!什么艺术是上帝的艺术,什么艺术就是永恒的艺术!在人类社会,只有抽象艺术是永恒的艺术,因为只有抽象艺术是最本质的纯粹艺术,如同上帝的瞳孔一样,焕发宇宙的光芒,给人的精神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社会现实是功利的,为社会现实服务的艺术也是功利的。不同的观念、思想并没有改变他们功利的一致性。观念与思想也是功利的。

功利总是一部分人试图剥夺另一部分的利益,功利主义是没有高尚与卑鄙之分的。理性的功利主义无论什么艺术主张,对生命来说,都和高尚无关!

在宇宙面前,最高的高尚应该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才是高尚的。有意义就不能谈高尚。因为意义就是功利的。无功利的艺术才是高尚的艺术。用问题与批判来做艺术,用问题和批判来谈高尚,和用战争来消灭战争一样蛮横无耻!

当然,理性功利主义永远让人类无耻!让为之服务的艺术无耻!

艺术本质的另一种解读是生与死。

生命的本质是生,是对快乐和幸福追求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艺术是快乐艺术,审美艺术!

生命的本质是死亡,是人的最终结局。死亡是痛苦的,人生下来就注定走向死亡,艺术应该表现这种生态和心态过程,死亡是艺术的主题。

生与死,快乐与悲惨,成为两大完全相反的生命本质阅读。导致了不同的艺术价值观

抽象艺术是生命过程的艺术,是以独立、自由、审美、创造作为自己终极价值观念的艺术方式。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命与艺术天赋而产生的艺术,在人类刚刚开始诞生并且学会与自然相处的时候,抽象艺术就成为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对话的艺术形式,一直伴随人至今、至永恒。

抽象艺术不相信死亡,也拒绝痛苦。因为宇宙是没有生死的,宇宙只有变化,只有“熵”定理的物质转换。

死亡观念是一个功利的观念,是因为怕死而恋生。所以,一切以死亡为主题的艺术,都是贪生怕死的艺术,都是很卑微的艺术!

当然,是人都可能怕死。人人怕死人人死!难道你怕了还能不死吗?既然人必死无疑,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还不如高高兴兴地追求过程的快乐,将结局视为另一种生命的开始。

而事实上,人性都有快乐过程的天赋,都能够做到及时享乐,这才是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艺术也应该为之服务。

可恶的是,人类社会时时都发生着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人类社会灾难,这些灾难也常常以艺术的名义屠杀我们的幸福时光!

艺术应该超越社会、超越死亡!在上帝身边,与宇宙共瞳。

只有抽象艺术才有这样的才华与魅力!

201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