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世纪早期宗教音乐的历史是基督教圣咏

中世纪早期宗教音乐的历史是基督教圣咏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世纪早期宗教音乐的历史是基督教圣咏的历史。拜占庭的宗教音乐是用纽姆记谱法而得以流传,成为东方正教沿用的音乐。在同一教义之下存在形式繁杂的不同礼仪的宗教音乐,势必危及基督教整个宗教信念的统一,于是圣安布罗斯在米兰代表教会要求统一基督教的仪式和礼拜音乐,他收集各种圣歌编成以他定名的圣咏,因演唱艰难,不易推广,未能如愿。

中世纪早期宗教音乐的历史是基督教圣咏

中世纪早期宗教音乐历史基督教圣咏(Chant,按照宗教仪式演唱的诗篇或圣歌)的历史。它源于古代以色列人的宗教礼仪和宗教音乐传统。《圣经》中的“诗篇”(Psalms)原是为歌唱大卫王(David,公元前1012~前972?)所作的赞美诗(Hymn即赞美上帝的诗),由主祭人与圣徒或领唱者与众信徒或两组唱诗班(Choir,即后来教堂内的歌咏队)采用对唱、答唱方式,最早还加上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动作,以表现赞美诗篇中的激情。大卫王是《旧约》传说中的英雄、以色列之王,又是著名诗人和音乐家,宗教绘画中的重要角色。他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公元之前972~932)亦是《旧约》传说中的智者、圣贤之王,在耶路撒冷的奥弗山上建造供奉上帝耶和华的神殿。相传《圣经》里的《雅歌》(Song of Solomon,即可歌唱的优美情诗)和《箴言》(proverbs,即格言寓言),是所罗门所作。叙利亚农民至今在婚礼仪式上演唱《雅歌》中的歌曲。

叙利亚是最早接受基督教教义的东方地域之一,在宗教礼仪上曾应用对唱式圣歌(antiphonal chant,由两队轮流交替合唱以相互应答)和答唱式圣歌(responsory chant,由独唱与合唱相对应答演唱的赞美诗)。米兰大主教圣安布罗斯(St.Ambrosius,340~397)将这些圣歌引入意大利,创作米兰大众化的《圣安布罗斯圣咏》。相传他制定由7音组成的4种教会调式。他在给哲学家和神学家圣奥古斯汀(St.Augustine,354~430)施行宗教洗礼时,忽然得到灵感而写了著名的圣咏《我颂赞你,上帝》(Te Deum),16~19世纪有不少作曲家将这首圣咏谱写成不同体裁的乐曲。(www.daowen.com)

拜占庭的宗教音乐是用纽姆记谱法而得以流传,成为东方正教(Orthodox Eastern Church,又称东方希腊正教)沿用的音乐。它以《旧约》中赞美诗的形式,采用定律节奏及接近于后来确定的8种教会调式。亚美尼亚人(Armenia,西亚古老部族)于4世纪左右接受基督教,采用散文体歌词的圣歌,后来注重接近拜占庭的定律诗体的赞美歌的演唱。巴勒斯坦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区,仍保持旧有的以色列的习俗和宗教礼仪,继承着犹太人的传统。随着基督教传播地域的扩大,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各国又形成不同形式的宗教礼仪,出现形式各异的圣歌。在同一教义之下存在形式繁杂的不同礼仪的宗教音乐,势必危及基督教整个宗教信念的统一,于是圣安布罗斯在米兰代表教会要求统一基督教的仪式和礼拜音乐,他收集各种圣歌编成以他定名的圣咏,因演唱艰难,不易推广,未能如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