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音乐学院主修乐府年的发达时期

音乐学院主修乐府年的发达时期

时间:2023-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安又是文人乐府诗的发达时期,“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曹操今存20余首诗全部是乐府体,“建安七子”和曹丕、曹植兄弟也有大量乐府诗,阮籍的《咏怀诗》今存五言82首,四言13首。以女子对心爱的男子的思念比喻自己对贤才的渴求。1952年入东北音专主修作曲,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2015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最后演唱结束在高音位置上更加表现出诗人慷慨的、博大的胸怀。

音乐学院主修乐府年的发达时期

建安又是文人乐府诗的发达时期,“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沈德潜《古诗源》)。曹操今存20余首诗全部是乐府体,“建安七子”和曹丕曹植兄弟也有大量乐府诗,阮籍的《咏怀诗》今存五言82首,四言13首。这时期的歌曲大部分都是朝廷所用歌功颂德方面的歌曲,同时也出现了与汉饶歌相对应的鼓吹曲和文人创作的大量的以抒情为主的饶歌乐府诗等形式的歌曲。下面这首《短歌行》就是曹操一首名篇歌曲。

1.见【谱例】16

短 歌 行

2.【诗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注释】

①《短歌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用于宴会场合。

②慨当以慷:“慷慨”的间隔用法。当以:这里是“应当用”的意思。此句指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

③何以:用什么。杜康:传说中的造酒始祖,一说周代人,一说黄帝时代人,此处为酒的代称。(www.daowen.com)

④青青子衿: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成句。“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问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念之情。

⑤君:指所思念的人。沉吟:低声叨念,表示渴念。这两句意思是:只因为你的缘故,让我渴念到如今。以女子对心爱的男子的思念比喻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⑥苹:艾蒿。四句引自《诗经·小雅·鹿鸣》,《鹿鸣》是一首描写贵族盛宴热情款待尊贵客人的诗歌。前两句起兴,诗人引用这几句诗,表示自己对贤才的热情。

⑦掇:拾取,摘取。一作“辍”,停止。意思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这不可能,它的运行是永不停止的,如我的忧思永不断绝。

⑧陌、阡:都是指田间小路,东西向叫“陌”,南北向叫“阡”。越陌度阡:古谚:“越陌度阡,更为客主。”枉:枉驾,屈驾。用:以。存:探问,问候,此处意为客人远道来访。契:投合。阔:疏远。“契阔”:久别重逢。讌:通“宴”。旧恩:指往日的情谊。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描写贤才既得,喜不自胜,欢乐无穷的情景。

⑨匝:周,圈。意思是明月朗朗星星稀,乌鸦向南高高飞。绕树飞了多少圈,不知哪根树枝可栖息。

4.【作者】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2]

东汉末年,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3]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曲作者谷建芬,当代著名女作曲家,1935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41年回到中国。1950年,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1952年入东北音专(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中国歌舞团),2015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代表作品有《滚滚长江东似水》《歌声与微笑》《妈妈的吻》《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那就是我》《历史的天空》等多部作品。

5.【题解】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这首带有建安时代“志深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特色的《短歌行》,读后不觉思接千载,荡气回肠,受到强烈的感染。

整首诗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4]

6.【演唱分析】

这首歌曲,是曲作者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所作的插曲。演唱形式为男中音独唱。曲体结构为A+B+C,歌曲开始以平缓舒畅的节奏咏叹人生的忧患,这一段在演唱时要用稳定的气息支撑,声音线条以大气磅礴为主。第二段从自由拍子转为四四拍节奏,同时演唱形式由自由板转入行板,声音慷慨大气磅礴,表现出曹操胆略雄超之事。最后演唱结束在高音位置上更加表现出诗人慷慨的、博大的胸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