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张僧繇画龙成语:画龙点睛

张僧繇画龙成语:画龙点睛

时间:2023-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说张僧繇擅长画龙,成语“画龙点睛”便是出自于此。据说有一次,梁武帝要张僧繇以四条金龙为金陵的安乐寺画壁。张僧繇迫于无奈,只得答应给龙“点睛”。当天,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首先给前两条龙点上了眼睛。总而言之,张僧繇以其画龙点睛的神笔,永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中占着光荣的一席。

张僧繇画龙成语:画龙点睛

张僧繇是南朝梁时绘画成就最大的人,生卒年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与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吴道子并称“画家四祖”。物以龙、鹰、花卉、山水见长,人以写实为主,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梁武帝好佛,凡佛寺装饰,多命他为其画壁。每绘佛像,风格迥异, 自成一家,时人也称张僧繇“张家样”,被视为雕塑者的楷模。张僧繇在中国绘画的基础上吸收天竺等外来艺术的特点首先采用凹凸晕染法,画出的人物像、佛像传神逼真、惟妙惟肖。

在张僧繇以前,我国的人物画大都要求线条的绝对完美。这种状况到张僧繇时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线条仍是画面完成的重要因素,但已不起决定性作用,画家多开始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方法。《历代名画记》有记载,张僧繇曾潜心揣摩卫夫人书法,“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可以看出,张僧繇将书法中的用笔“点、曳、斫、拂”纳入绘画,一方面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另一方面给画面带来了新的形式。而这种画法也被称作“疏体”。它是对以前绘画原则的丰富与拓展:“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从此,一种新的双向论画规范建立了起来。可以说,张僧繇功不可没。

张僧繇著录的作品有《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流传于世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栠武图》等,于。虽然真迹多已无处可得,但是从唐代的摹本来看,还是可以得出其特点的。《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有言,只是画神人的体态、面目、衣饰与张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相近。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作的某些特点,对研究他的技法风格,仍可以看作是现在所拥有的唯一可靠资料。

传说张僧繇擅长画龙,成语“画龙点睛”便是出自于此。据说有一次,梁武帝要张僧繇以四条金龙为金陵的安乐寺画壁。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简直就像真的一样。很多人前来观看,都称赞画得太逼真了。可是,当人们走近,忽然发现美中不足的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赶快把龙的眼睛点上,这样就完美了。张僧繇解释说:“点上了眼睛,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但是对于他说的话,没有人相信,反而觉得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张僧繇迫于无奈,只得答应给龙“点睛”。当天,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首先给前两条龙点上了眼睛。可是就在他刚要给第三条龙画眼睛时,突然间乌云密布,狂风乍起,电闪雷鸣,而在这雷电之中正是刚刚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了墙壁凌空而起,正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向天空飞去。倏尔,云散天晴,人们被这景象吓得目瞪口呆。回头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便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会使整个作品立刻生动起来。(www.daowen.com)

更令人称奇的是张僧繇在苏州昆山寺墙壁上画的龙,据说,每逢风雨如晦时,那龙都有腾跃欲飞之状,最后张只好又画了一把铁锁,才镇住。据记载华南寺壁画上的龙在隋朝的时候寺院与附近毒龙潭飞出两条真龙来斗法,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沸沸扬扬。有道士丁玄真画了铁符,两条真龙倒是穿山飞去,可是那画龙仍在。丁玄真怒道:“这是谁画的龙?都画成仙了!”和尚说:“是张僧繇大人啊!”丁玄真更加生气:“画就画,点眼睛干嘛!”后来将两个铁钉钉入壁画龙眼,才把这画龙收服了。

作为四祖之一,张僧繇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唐代雕塑家杨惠之与画圣吴道子,都直接或间接的继承和发展了他的风格。有歌谣称:“道子画,惠之塑,传得僧砾神笔路。”而真迹的空白确实是艺术发展的遗憾,但是也有学者表示,我国古代的很多石窟壁画虽然大都取材于自南北朝时的各类典型形象,但也都受到了张僧繇的影响,隐藏着他的绘画影子。在其绘制的画面中,宫女面短而艳,为天人相,武士须发如神,这些都是唐代壁画中最主要的形象之一。并且,历代文献中,也都著录了他所画的多处寺庙壁画遗迹,记载着他对于绘画的深远影响。总而言之,张僧繇以其画龙点睛的神笔,永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中占着光荣的一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