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E

e

【阿绵花屎】阿(ē):同“屙”。比喻做事磨磨蹭蹭,拖延时间。[例]仰面观之,只见祥云缭绕,果是有神。却回头对小妖道:“装天罢。”小妖道:“要装就装,只管阿绵花屎怎的?”(《西游记》三三回)

【屙出来再委回去】委:缩。比喻说话不算数,做出决定或承诺后又后悔了。[例]海生一跳多高,说:“对!由他跳,由他捡,他愿跟谁换,咱谁就跟他换。大丈夫男子汉,说话算话,不要屙出来再委回去!”(刘江《太行风云》四四)

【屙稀屎】比喻向对手示弱,认输。[例]咱这才是走头一步,现在就屙了稀屎,下了软蛋,我看还是趁早,就叫人家日本鬼占住咱中国,李宝泰把咱踩在脚下,过上两天烟熏气日子算啦!(刘江《太行风云》五○)

【讹着忘八喝烧酒】讹(é):讹诈。忘八:王八,骂人的话。比喻借机向坏人索要钱财。[例]当巧那一县是向来收惯浑漕,凡民间交纳钱粮,竟有一两银子要完到三四千铜钱不等,他就讹着忘八喝烧酒,借这一笔账,又好好的敲了知县千把银子。(《冷眼观》二七回)

【扼杀在摇篮里】扼(è)杀:掐死。比喻新生事物还未来得及发展就被压制、摧残。[例]法西斯主义和封建主义常常把进步的革命的事物扼杀在摇篮里,“四人帮”更有甚者,扼杀尚未出世的“胎儿”,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序三)

【饿虎逢羊,苍蝇见血】形容坏人见到渴望已久的人或物时迫不及待的心情。[例]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饿虎逢羊,苍蝇见血,那有工夫问名叙礼,且作一班半点儿事。(《喻世明言》卷二三)

【饿死不吃瞪眼食】形容人有骨气,宁可饿死,也不会为了一口吃食去干亏心事。[例]“周家伯伯,你不能这样说话!这年头,有肉是福,有奶是娘,人没饿死的罪过。”“饿死?饿死不吃瞪眼食,吃了这样的肉,喝了这样的奶,头顶上长疮,脚底下流脓,嗓子眼长疗疮。除非缺德带冒烟的人,才跟着他们干这不得人心的事哩!”(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一六章二)

【饿死不低头,冻死迎风立】形容人性格刚强,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不屈服。[例]此处不养爷,必有养爷处。好马不吃回头草。饿死不低头,冻死迎风立。不争馒头争口气,咱们人穷志不穷。(莫言《丰乳肥臀》五○章)

【饿眼见瓜皮】讽刺人在急需时不择好坏,连最差的也不嫌弃。[例]行货子,什么好老婆,一个贼活人妻淫妇,这等你饿眼见瓜皮。不管了好歹的,你收揽答下,原来是一个眼里火、烂桃行货子,想有些什么好正条儿!(《金瓶梅》七二回)

er

【耳不聋,眼不花】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没有一点衰老迹象。[例]奶奶又耳不聋,眼不花。不要看年纪这么大,长年不闲。收生接产,可是一把好手。(刘江《太行风云》五九)

【耳朵长】形容消息灵通。[例]债主们的耳朵长,打听着他包工的地方,就找到那个打井的东家,同着潘永福同志,当面把包工的工资拨给他抵利息,往往一冬天得不着个现钱。(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

【耳朵尖】形容听觉灵敏或消息灵通。[例]冯铁匠:我原也这么想。可是,那小子的耳朵尖!他要是知道了咱们不要他,准会爬到知县、恶霸那边去!咱们可就多了一个对头!(老舍《神拳》二幕)

【耳朵磨出茧子】茧(jiǎn)子:趼子,手掌或脚掌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形容听得太多,厌烦了。[例]“俞公子的讲演我比柳姑娘听得多,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凤钗尖声地嘲笑。(刘绍棠《狼烟》一○)

【耳朵塞鸡毛】斥责人听不见或听不进别人的话。[例]你耳朵塞鸡毛了?家里粮食都烧光了,俺娘俩差点也没给烧死,你还有心思在这打牌,你个该死的。(高玉宝《高玉宝》一○章)

【耳朵硬】形容人有主见,不轻信。[例]钟爱笑道:“引便引你进去,只莫在薛老爷面前说我不好。他耳朵硬,不像别人肯听人撺唆哩。”(《合锦回文传》卷一○)

【耳根不得清静】指不断听到令人心烦的话或声音。[例]若果然中了举,则先生的谢仪万不能少,不如趁早想个法子辞了他去,免得日后耳根不得清静。(《中国现在记》四回)

【耳根热】民间认为耳朵发烧是有人在背后议论或有人惦记着。[例]这几日你爹上东京去了,我一个儿坐炕上,泪汪汪只想着你,你难道耳根儿也不热的? (《金瓶梅》五五回)

【耳根子软】形容人没主见,容易听信别人。[例]有些人吃了饭没事儿,专门瞎唧唧。什么伺候个瞎公公咧,什么图房没房图地没地咧,什么开天辟地没见过没出阁的闺女跑到婆家去咧,多啦。我妈耳根子软,就不让我去啦。(魏巍《东方》四部七章)

【耳目多】指打探消息的人多,分布广。[例]你这里朝廷耳目众多,加之张大经已知道我潜来谷城,住下去对你诸多不便。(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八章)

【耳听四路,眼看八方】形容对周围一切观察细致,消息灵通,反应灵敏。[例]长期抗战就须有长远的计划,不许着急,不许着忙。咱们要沉住了气,拿定了主意,耳听四路,眼看八方,消息灵通。(老舍《残雾》三幕)

【二姑娘倒贴】比喻该得的没得到,反而付出代价。[例]像南京的报纸……现在免费作为服务类新闻刊载,甚至有的报纸还“二姑娘倒贴”——出钱与这些单位签订合同,欲独家披露这些信息,以服务市民,吸引读者,扩大发行。(吴银华《从节日看报纸服务类新闻的采写与编排》)

【二进宫】①比喻第二次被关押或拘留。[例]我是熟知全套规矩的,因为我已经劳改了两次了,正因为我劳改了两次,是“二进宫”。(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部一章)②比喻再次回到某地或某机构。[例]不但花藕娘盼望老虎跳能吃回头草,于二甲子更盼老虎跳拨马回头二进宫,还到他家领青打头儿。(刘绍棠《豆棚瓜架雨如丝》一三章)

【二两荞麦皮要榨出四两油】比喻对人进行重利盘剥,一点儿小利都不放过。[例]这个帮虎吃食的狗腿子,替董太师收租,黑心的大秤虎口的斗,二两荞麦皮要榨出四两油,一年能吃几十石的回扣。他一本十利,放驴打滚儿的高利贷。(刘绍棠《荇水荷风》四)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迷信认为人死后可以投胎转世,二十年后又长大成人。常用于面临死亡威胁的场合,表示不怕死。[例]他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就是不怕死;张口闭口脑袋掉了碗口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刘绍棠《敬柳亭说书》一章七)

【二一添作五】原为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意思是用一除以二,得百分之五十。指平分所得或平均承担责任和任务。[例]我和尚过去买罢,你们两人别过去,我去买去,若赚了钱,你们两人二一添作五平分,我和尚不要。(《济公全传》四○回)|“按照原计划行事吧!”吴赞东提着裤子站起来。“原订计划,二一添作五,我没意见。”高大成也站起身。(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九章一)

【二者必居其一】指两者必有一个。[例]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牛蒡只求得大于失,不必有百利无一害,便匆匆亲了亲童养媳出身的女道姑那喷着大葱气味的嘴,忙抓住辘轳架的吊绳,在女道姑的摇送下下降逃脱。(刘绍棠《荆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