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a
【拿笔杆儿】指能写会算,有文化。[例]这几位科长,里面就有不能拿笔杆儿的,现在马上要上条陈,既没有旧案可稽,也没有古本可查。(张恨水《京尘幻影录》一八回)
【拿别人的鞭子抽自己】比喻用别人的观念或办法来惩治自己。[例]黑子拍着桌子说:“你写上‘要对资产阶级专政',只怕你这一辈子也要打光棍!人家会说,你他妈老老实实改造就完了呗,还结个啥婚?你们这些‘臭老九'哇,尽会拿别人的鞭子抽自己!”(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三部一章)
【拿不出手】①指因送给别人的东西不多或不贵重而感到不好意思。[例]胡理道:“有是有的,不过只有一半。对不住您老,叫我怪不好意思的,拿不出手来。”(《官场现形记》三回)②指水平不高,不好意思在公众场合展露。[例]我一面化装一面笑道:“我可是对武术这一行,从小只愿看,没实练过。在高粱地舞两下还可以,在场面上我可是拿不出手来呀!”(曲波《桥隆飙》一四)
【拿不起来】指能力不足,不胜任。[例]去年萧长春上了台,他是个最担心的人,唯恐萧长春本事小,拿不起来,压不住台,把东山坞的事情搞糟。(浩然《艳阳天》二一章)
【拿不住定盘星】定盘星:戥子或秤杆上标志起算点的金属点。比喻把握不住做人或办事的原则。[例]那觉长老看了这许多富贵,不觉动了一点尘凡之念,一时拿不住定盘星,失口说道:“丞相富贵好。老僧山中修行清苦,怎比得丞相这般富贵。”(《西湖二集》卷七)
【拿大头】大头:枉费钱财的人,一般称冤大头。指把人当作冤大头戏耍。[例]你们想想,春天里,合作社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开渠,吃着亏跟他换地,他还存心拿大头,这能不结疙瘩? (刘绍棠《山楂村的歌声》三)
【拿大洋钱塞狗洞】比喻把钱花到不值的地方或坏人身上。[例]王少云心里忖度着,一定是有这件事。不过他怕我直接去办,所以不对我说实话,我摸不着门路,一定托他,他好在这里落个二八回扣。我不能那样傻,拿大洋钱去塞狗洞。(张恨水《京尘幻影录》一六回)
【拿带靶儿蒸饼】靶(bǎ)儿:把儿。带把儿的蒸饼很容易拿在手里。指极其容易做或有把握办到。[例]觑我这任官,如同那碗里放着个带靶儿的蒸饼,我走将去拿起来,一口了,则是个容易。(元·关汉卿《陈母教子》一折)
【拿得起,放得下】①比喻处理问题果断,遇事敢担当,必要时也能舍弃。[例](奚太太)道:“石太太这一着棋,下得是非常之好,这个家,随时可以拿得起,随时也可以放得下。”(张恨水《巴山夜雨》八章)②指心胸开阔,不计较。[例]她毕竟能拿得起放得下。晚上不管再别扭,早上眼泪一擦就是笑容。(李準《黄河东流去》三一章一)③指精通某种技术。[例]从小又是在贫农的家庭长大,家里地里的营生,不论是针眼里穿线,不论是坡地上扶犁,也都拿得起,放得下。(康濯《春种秋收》)
【拿点子】出主意。[例]老秦哇,您拿个点子出来,帮我个忙呵。(孙菲《悬崖边的舞蹈》)
【拿钝刀子锯处】比喻慢慢地折磨人。[例]那妇人唬得捏两把汗,又不知因为甚么,于是跪在地下,柔声大哭道:“我的爹爹,你透与奴个伶俐话,奴死也甘心!饶奴终日惩提心吊胆,陪着一千个小心,还投不着你的机会,只拿钝刀子锯处我,教奴怎生吃受!”(《金瓶梅》一二回)
【拿讹头】讹(é)头:错误、把柄。指抓住别人的失误敲诈勒索。[例]不是借银子,这是来拿讹头,要诈几两银子的意思。(《醒世姻缘传》八○回)
【拿黑杵(chǔ)】指暗中收取钱财。[例]论唱,论做,论扮相,她都有下海的资格。可是,她宁愿作拿黑杵的票友,而不敢去搭班儿。(老舍《四世同堂》二四)
【拿红炭团跟人捏】比喻让人做特别麻烦、棘手的事情。[例]陈酒坛子吐了一口痰,脸上显得严肃地说:“我们本家都好说话,于今不好说话的,说是外边那些人,你们没做村长,你们不晓得。”随即摇一摇头,烦恼地说:“硬是拿红炭团跟人捏罗!”(艾芜《乡愁》一○)
【拿后脚】比喻揭露别人的短处。[例]康有为觉林旭之言实是当面拿自己后脚,心中大是不悦。(《大马扁》一○回)
【拿黄牛当马骑】比喻以次充好或任意顶替。[例]柳莹瞪了瞪眼睛说:“什么洋学生,还不是拿了黄牛当马骑?”(马忆湘《朝阳花》五章四)
【拿架子】指装腔作势,摆出傲慢的样子。[例]他也晓得,求事的人来得越早,被求的人就越要拿架子,故意的不肯出来会见;他自己就受过多少回这样的冷淡与折磨。(老舍《四世同堂》七七)
【拿镜子照照】讽刺人没有自知之明。[例]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么?你也拿镜子照照,递茶递水配不配?(《红楼梦》二四回)
【拿了鸡毛当令箭】令箭:古代军中用作发布命令的凭据,形状像箭。比喻把上级无关紧要的话当作重要的命令去执行或借以发号施令。[例]外省的官场最会扯弄,拿了鸡毛当令箭,不要理他,只管挡驾罢了。(《糊涂世界》一一回)
【拿某人开刀】指首先惩戒某人以警告别的人。[例]于科长:面子加面子,等于伟大的面子!我们不但不该拿他开刀,还得拉拢他呢!(老舍《面子问题》一幕)
【拿钱垫人】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渠道花钱收买人。[例]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红楼梦》八○回)
【拿枪杆】①指掌握武装。[例]冯贵堂从沙发上站起来,拱了拱手,说:“像你老兄就不同了,一个卫戍区的司令,比道尹权力还不小,而且是拿枪杆的人,偌大地方的治安,偌多人口的生杀予夺之权,操在你的手心里。”(梁斌《红旗谱》五二)②指当兵。[例]他们欺侮了咱几辈子,到了咱这一代,就不能受一辈子窝囊气了。可是没有拿枪杆子的人,哪里能行!(梁斌《红旗谱》二)③指进行武装斗争。[例]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拿热脸贴冷屁股】比喻对人满怀热情却遭到冷遇。[例]俺要是想往黑地站,为啥深更半夜跑来坐你这冷板凳,拿热脸来贴你的冷屁股?(陈登科《风雷》一部五八章)
【拿人血染红顶子】顶子:清朝官员帽顶上的帽珠,以不同的质料和颜色区分官阶。红宝石顶子为最高。借指高官。比喻残害别人使自己升官。[例]我一辈子也不拿人血染红顶子。我强笑一下,却是一副哭相儿:“省里下来通知,叫我到通州上学,你多心了。”(刘绍棠《野婚》一三)
【拿他的话当经念】指把某人的言语当作不可更改的行为标准。[例]其实,那几户老中农都信服他,马连福更拿他的话当经念,他要是说上一句干脆的话,那些捣乱的人立刻就会老实了。(浩然《艳阳天》三章)
【拿痛脚】比喻掌握人的短处。[例]势力已自大了,心上还自忖着,暗忖姓佘的纵拿得自己痛脚,或未必有这般手段。(《廿载繁华梦》二八回)
【拿小软】指掌握别人的弱点来要挟、欺负人。[例]他的儿子麻狼子团长走过来,气汹汹地抢白他说:“有啥可考虑的,当着大庭广众的面,这不明明拿咱爷们的小软,给咱们小鞋儿穿。好!我跟他讲理去!”(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三章四)
【拿一手】指在关键时刻或重要事情上摆架子,要挟为难人。[例]他当时也认为是一个整治郭春海的好机会:“这一回总可以拿他一手,给他抹一脸灰了。”(胡正《汾水长流》一六章)
【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用弱小的撞击强大的。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例]你这孩子怎么不知道好歹,这不明明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吗?(黎汝清《海岛女民兵》五章)
【拿着软的作鼻子头】鼻子头:指开头第一个。比喻先整治软弱的人。[例]你这一去说了,他们若拿你们也作一二件榜样,又碍着老太太、太太;若不拿你们作一二件,人家有又说偏一个向一个,仗着老太太、太太威势的就怕,也不敢动,只拿着软的作鼻子头。(《红楼梦》五五回)
【拿着他的拳头打他的眼】比喻利用对方的金钱或办法来对付对方。[例]如今咱拿着他的拳头打他的眼,虽把银子晃晃眼,少不得还是咱的。(《续金瓶梅》二三回)
【拿着银碗讨饭吃】比喻自己有极好的条件不去利用却祈求别人帮助。[例]童奶奶道:“还说哩!他可不每日只待卖那房子,说:‘为甚么拿着银碗讨饭吃?'”(《醒世姻缘传》七一回)
【拿着自个儿肠子叫人家捋】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比喻让人欺负或任意由人摆布。[例]朱老嗡撅动撅动小胡子,瓮声瓮气地说:“我们不能拿着自个儿肠子叫人家捋,我们有缺点,有错误,我们赶快改,群众提意见我们接受。”(梁斌《翻身记事》一三)
【拿猪毛绳子套】比喻用强制手段使人顺从。[例]月娘道:“你还敢骂他,他还要拿猪毛绳子套你哩。”西门庆道:“你叫他说,恼了我,吃我一顿好脚。”(《金瓶梅》七五回)
【拿住刀靶儿】刀靶:刀把。指抓住短处。[例]你兄弟又不在家,又没有商议,少不得拿钱去垫补,谁知越使钱越叫人拿住刀靶儿,越发来讹。(《红楼梦》六八回)
【那里管三七二十一】那里:哪里。指不顾一切。[例]那些奴才们见好酒好饭,道是投着好处,那里管三七二十一,只顾贪婪无厌。四个人一个个吃得瞪眉膛眼,连人多不认得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哪边风硬往哪边倒】比喻哪一方厉害就投靠哪一方。[例]“群众,哼!还不是哪边风硬往哪边倒。”“这是你说的,你就这样污辱人!”许凤愤慨地望着胡文玉说,“你要合法,随你。我死了也不合法,我要斗争!”(雪克《战斗的青春》二章六)
【哪壶不开提哪壶】比喻故意揭对方的短处或说起对方避讳的事。[例]“好吧,你走你的吧!你走了,我也走,我也找个清静地方去。”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管真假,马连福最怕这句话。(浩然《艳阳天》五○章)
【哪头炕热睡哪头】①比喻哪头势力大就投靠哪一头。[例]郑三发……沉吟半晌,才说:“你们各有道理,我看咱们还是脚踩两只船,哪头炕热睡哪头,哪边顺风倒哪边。”(刘绍棠《狼烟》一五)②比喻追潮流,什么时髦就做什么。[例]我们又互相影响,爱好文学,艾蒿和我写小说;柴禾是文武昆乱不挡,生、旦、净、末、丑都唱,报刊上哪一路作品吃香,他就急忙赶行市,自称应时小卖,哪头炕热睡哪头。(刘绍棠《京门脸子》三章一)
【哪阵风把你吹来】对不常见面的亲友来访时说的话,用以询问来访原因。[例]余志芳:凌云!齐凌云:哟!志芳!哪阵风儿把你吹来了?余志芳:今天休息,来看看试验田,学习学习!(老舍《女店员》三幕)
nai
【奶黄子未褪】形容人年龄小,阅历浅。[例]见过三五个回合,秋元娘甘拜下风了。杨秋元奶黄子未褪,他娘就千叮咛万嘱咐:“你可不许骂红锦婶子呀,她是一只母老虎,把你吃下去不吐核儿。”(刘绍棠《花天锦地》七)
nan
【男不男,女不女】既不像男人,又不像女人。形容人打扮怪异,形象或举止不伦不类。[例] (江止波)笑道:“譬如剪发,有许多人反对,说是男不男,女不女,叫人观之不雅,这话就不通,难道女子定要戴着一头头发,去表示别于男子?”(张恨水《春明外史》三八回)
【南枝向火北枝寒】比喻人各有志;也比喻两方处境不同,一方得厚待,一方遭冷遇。[例]又在外边勾搭许多私窠子,小伙儿,许久不回。丢的小妇人们七颠八倒,在此替他守节。老爷见他时,劝劝他,不可叫南枝向火北枝寒! (《斩鬼传》九回)
【难于上青天】比上天还难。形容极为艰难,几乎不可能做到。[例]这个地球上,找一个既理解你的现在、又理解你的过去的人,难于上青天。(韩静霆《凯旋在子夜》)
【难捉鼻】牛鼻子是掌控牛的关键部位,牛穿了鼻子后就好控制了。形容难以控制驾驭。[例]谁知这薛教授的夫人更是个难捉鼻的人,石头上踏了两个猛子,百当踏不进去。(《醒世姻缘传》六八回)
nao
【挠着痒处】比喻正合心思。[例]阮小七跳起来道:“一世的指望,今日还了愿心!正是挠着我的痒处。我们几时去?”(《水浒传》三九回)
【脑袋搬了家】比喻被杀头。[例]我楞?这还不便宜你?你的脑袋差点儿没有搬了家!你知道吗?(刘流《烈火金钢》四回)
【脑袋不好剃】指人不配合,难对付。[例]喜老头抽了几口烟,眨着眼,闷了会儿才开口说:“一队的事儿当然难办,一队有些人家脑袋也是不大好剃的。话说回来,越是难办,咱们越要办,越应当生着法儿把它办好。”(浩然《艳阳天》六○章)
【脑袋大】形容人头昏脑涨,思维能力减弱。[例]只因这些日子,为各处发货,闹的脑袋都大了。(《红楼梦》六七回)
【脑袋破了用扇子扇】形容人不怕死,碰到多大的事都不在乎。[例]至于将来的事,他早已想通:脑袋破了用扇子扇,就只当是万贯家财叫儿子糟了,管不了那么许多!(孙犁《风云初记》七二)
【脑海里一片空白】指因某种原因导致突然无法正常思维。[例]就在这一刻里,他也许感受到了人生的一切苦味,他容忍了一切,他放弃了一切,他失去了一切;也许他的脑海里是一片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黎汝清《皖南事变》二七章一)
【闹哈哈】指开玩笑。[例]丁立冬又道:“于村长,不是我多嘴,这可不是闹哈哈的事。区长真在那儿,连家里人都瞒着,你敢惊动?”(冯德英《山菊花》上九章)
【闹饥荒】①指遭遇荒年,生活穷困。[例]他们穷了,又是终年的闹饥荒,连我养老的几吊棺材本只怕从此拉倒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九回)②比喻物品、资源等不充足,不够用。[例]至于大作之所以常被登载者,实在因为《莽原》有些闹饥荒之故也。(鲁迅《两地书》一集三四)③指闹事、惹祸。[例]姑娘的话,岂有个不信的咧,不过怕来个人闯见闹饥荒,鬼怕他什么呀!我们作庄稼的,到了春苗在地的时候,那一夜不到地里守庄稼去,谁见有个鬼啊!(《儿女英雄传》九回)
【闹机锋】机锋:禅宗用语,指问答迅捷锐利、不落迹象、含意深刻的语句。指说隐藏着玄机的话。[例]杨杏园一合掌,微笑道:“禅心已作沾泥絮……”陈学平道:“我最讨厌佛学,玄之又玄,你别和我闹什么机锋。”(张恨水《春明外史》七二回)
【闹亏空】指财用入不敷出,以致欠人财物。[例]杨老爷,你是知道的,我是把她当作肚皮里出来的一样看待,总拗她不过,只得借债和她弄了来,就是这一项,就在闹亏空了。(张恨水《春明外史》八回)
【闹米汤】指奉承人。[例]郭氏道:“你不用合我闹米汤。我且问你,你方才说放了太守,难道他们跑了么?”(《三侠五义》七五回)
【闹软局子】指使用软办法解决问题。[例]张三道:“我不喝茶,你也不用闹酸款。欠我的四百多钱总要还我的,不用闹这软局子。”(《三侠五义》五回)
【闹笑话】指做出可笑或让人嘲笑的事。[例]姑娘还看那些东西作什么,那都是那几年宝二爷和姑娘小时一时好了,一时恼了,闹出来的笑话儿。(《红楼梦》八七回)
nei
【内里秀】指外表似乎笨拙或粗俗,实际上却聪明细致有水平。[例]别看王二合文化水平低,可是内里秀,转花儿多,心眼玲珑剔透。(梁斌《翻身记事》八)
neng
【能当爷爷当爷爷,能当孙子当孙子】形容做事圆滑,随事态发展转变态度和做法。[例]冯贵堂这人最会看风使船,向来不吃眼前亏,能当爷爷当爷爷,能当孙子当孙子。(梁斌《烽烟图》三三)
【能走不能飞】比喻只能做低微的小事而难以干好大事情。[例]奴是个女妇人家,大门边也没走,能走不能飞,晓的甚么?认的何人?那里寻人情?(《金瓶梅》一四回)
ni
【泥佛劝土佛】指劝说和自己同类或遭遇相同的人。[例]那吴月娘听了,与他打了个问讯,说道:“我的哥哥,你自顾了你罢,又泥佛劝土佛!你也成日不着个家,在外养女调妇,又劝人家汉子!”(《金瓶梅》一三回)
【你方唱罢我登场】形容一个接一个出现,十分热闹。[例]给汉根说媒的三姑六婆,摩肩接踵,前赴后继,你方唱罢我登场。(刘绍棠《锅伙》一章)
【你一拳我一脚】指打架。[例]旁边一个浑身风尘的老太太,也插嘴说:“离乡背井,还不够受的?还你一拳我一脚的!”(梁斌《红旗谱》三)
【你一言,我一语】指热烈地相互交谈或争论。[例]两个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快活得紧,到了黎明,叫丫头起去开门,好放家人媳妇进宅做饭。(《醒世姻缘传》九回)
【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你提什么问题,我就能应答什么话。指反应敏捷,善于应对。[例]这等一个“扛七个打八个”的何玉凤,“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的张金凤,这么句“嫁而后养”的话,会闹得嘴里受了窄。(《儿女英雄传》四○回)
【你有你的佛法,我有我的道行】佛法:佛所具有的法力。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指各人有各人的办法。[例]砂锅子说:“这,你就甭问了,你有你的佛法,我有我的道行。你是治安员能弄出来,我当了十几年的兵痞就白当了?你的佛法一尺,我的道行一丈。你抬一下子手吧!”(梁斌《翻身记事》二一)
【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不管对方使出多少办法或计谋,自己都不会改变原来的想法或做法。[例]月秋说:“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不管你怎么说,不给我们提意见,我是不放你走的。”(黎汝清《海岛女民兵》二九章)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阳关道:古代经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泛指大路。独木桥:一根木头搭成的桥。指双方分裂,各行其是。[例]我们要把这桩事体谈清爽,从此一刀两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今后,你要是再跨进我徐家的门,小心我一刀砍断你的腿!(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二部四七)
【逆水里撑篙】在反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在艰难的环境里做事。[例]谁知逆水里撑篙,有如撑了硬头船,那里做得半分主张?(《何典》三回)
nian
【拈不的轻,负不的重】拈(niān):用两三个指头取东西。拿不起轻的,又背不动重的。形容人娇弱无能,小事大事都干不了。[例]你又拈不的轻,负不的重,但做了些小活路儿,还强如乞食,免教人耻笑,有玷你祖父之名。(《金瓶梅》九三回)
【年纪活在狗身上】指虚度年华,没有获得与年龄相称的见识或本领。[例]唉,少年英雄如此了得,我跟朱师弟说,咱们的年纪都是活在狗身上了。(金庸《神雕侠侣》二三回)
【年长(zhǎng)二十五,裤子破了没人补】形容年龄大的单身汉日子难熬。[例]万想不到忽然间老同喜给他领来了一个心好、手巧、模样俊的媳妇子来。“年长二十五,裤子破了没人补”的王连生,怎能不快活呢?(胡正《汾水长流》二○章)
【鲇鱼上竹竿】鲇鱼:一种淡水鱼,身体表面黏滑。比喻做非常艰难的事。[例]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预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孙入布袋'矣。”刁曰:“还是‘鲇鱼上竹竿'!”(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二六)
【捻分子】分子(fènzi):份子。指大家凑钱办一件事。[例]到了第五日,有一班同社朋友及几个相从的学生,捻了分子,整酒与钱秀才暖房。(《醉醒石》三回)
【念紧箍咒】紧箍咒:《西游记》中唐僧用来收紧孙悟空头上金箍的咒语。收紧金箍,孙悟空便会头痛难忍,从而驯服。比喻用有效的办法控制束缚人。[例]在这一瞬间,他内心的火光,照亮了三年来他跟项英的一切冲突,同时,他又念起了制约自己的紧箍咒:大局,大局,一切为了大局。(黎汝清《皖南事变》二七章四)
【念丧经】比喻说丧气或不吉利的话。[例]老拴不听她的话,她就和老拴闹了别扭。成天价站厨房里盯着,看剩的饭多少,烧柴省费,总能挑出点毛病来挂在嘴头上,好像念丧经,数落得老拴心上发烦。(梁斌《播火记》一一)
【念歪嘴经】念经念歪了,和原来的意思不一样。比喻说歪曲原意的话或做偏离规矩的事。[例]不知现在世上的人,一味刻薄,眼珠子又小,开口都要访问人家的出迹。若是好的,即说得锦上添花,十全十美;若有少许欠缺,大家念起歪嘴经来,下死劲的加十倍糟蹋,其实与他毫无干涉。(《绘芳录》五○回)
【念完经打和尚】比喻达到目的后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恩将仇报。[例]“老龙套子,你这个知恩不报的小人!”一声怒叫,一副凶神恶煞模样儿的吴宝顺,冲进瓜园,“你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念完经打和尚,那你就怪不得我反咬一口,入骨三分。”(刘绍棠《这个年月》二八)
【念香火情】香火情:旧时指焚香盟誓之情。比喻不忘旧日情分。[例]自顾无倾城姿,不堪奉贵人,似若辈男子,我自谓犹相匹,有何亏负,遂无一念香火情? (《聊斋志异·云翠仙》)
niao
【鸟儿出笼,鱼儿入海】比喻重新获得自由,回到能够施展身手的环境。[例]他在后方医院里经过了那么长难捱的日月,现在既然鸟儿出笼,鱼儿入海,还不好好地“干一场”吗!(魏巍《东方》四部一○章)
【尿不到一个壶里】比喻意见不同,合不来。[例]大敌当前,咱们的兵力有限,偏他们两个人尿不到一个壶里。你我都不去,这个仗怎么取胜?(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四章)
nie
【捏鼻子】比喻抓住关键部位以便控制人。[例]桥隆飙十分认真地说:“抓住赵康昱的小辫子,就能随意向墙上撞他的天灵盖;捏住他的鼻子,就能憋得他吡牙咧嘴,便于咱们敲他的挡门牙。”(曲波《桥隆飙》二四)
【捏着鼻子捱一钟】比喻忍气吞声受委屈。[例]若是那两个差人不要去十分为难他,他或者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捏着鼻子捱一钟,也是肯的。(《醒世姻缘传》一○回)
【捏着头皮儿】比喻提心吊胆,勉强硬撑着。[例]马义斋死了,他全家大小穿着孝,一日三遍往他铺子门口烧纸哭叫,作践了个臭死。捏着头皮儿,只怕老裴知道他治杀了人,合他算帐。(《醒世姻缘传》六七回)
【捏着把汗】手心里攥出汗来。形容人非常紧张、害怕。[例]马玉池听见叫他,毫不犹豫地窜到主席台上站着。瞅着这个场面,代表们都替龙眼捏着把汗。大家猜不透这个刚当选的农代会主席能不能治服这个土匪头子。(王英先《枫香树》八章)
【孽罐子满了】孽(niè):罪恶。比喻恶贯满盈遭到了报应。[例]第二天,西河店街上出了一张枪毙“薛班长”的布告,上面把他的罪恶写的一清二楚。并且警告于老寿不许作恶。老百姓看了无不拍手称快,都说:“孽罐子满了。”(李晓明等《平原枪声》二五)
ning
【拧成一股绳】比喻团结一致,朝一个方向用力。[例]依我想,在党的领导下,众人拧成了一股绳,这就变成了一种伟大的力量,能够赶过一个浪头,又冲破一个浪头,不断的前进,不断的胜利。(李满天《水向东流》五○章)
【宁挨杠子不挨针】杠子:棍子。宁肯挨棍打,也不肯被针扎。形容人不知深浅,宁肯吃大亏也不愿损失小利。[例]他站住脚步,回头来对王德化说:“像他这号人,给他面子他不要,非给他个厉害,看看他不会做出血筒子!”“奴婢也看他是一个宁挨杠子不挨针的人。”(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二九章)
niu
【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人做不愿做的事。[例]她很想把一身武艺传授给儿子,无奈这位大太子癞狗扶不上墙头,天生的井绳成不了竹竿,怕苦而又怕累,她也怕这个宝贝疙瘩伤筋动骨,也就不想牛不喝水强按头。(刘绍棠《野婚》三七)
【牛耕田,马吃谷】比喻付出辛勤劳动,却被别人享受了成果。[例]有时陈老头还要故意当着赵老板的面,发着感慨:“真是他妈俗话说的好,牛耕田,马吃谷,他养儿子我享福!”(艾芜《私烟贩子》)
【牛胯扯到马背上】比喻把毫无联系、互不相干的事情扯在一起说。[例]“牛胯扯到马背上,你胡说啥!”戴有琛毫不客气地一歪膀子,把他胳膊抖下来,脸孔红得似一团炭火。(王剑《纵深地带》)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胡拉乱扯或所说的两个人或两件事联系不上。[例]却喜这鲁总爷是粗卤一流;并有个脾气,是最喜欢戴炭篓子,只要人家拿他一派臭恭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他亦快乐。(《官场现形记》一六回)
【扭同心扣】指双方情投意合,结为夫妻。[例]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愁则愁眼昏腾扭不上同心扣,愁则愁意朦胧睡不稳芙蓉褥。(元·关汉卿《窦娥冤》一折)
nong
【弄白相】指开玩笑,取乐。[例]嫁人是一生一世格事体,倪又勿是啥林黛玉、张书玉,歇歇嫁人,歇歇出来,搭俚弄白相。(《官场现形记》一○回)
【弄空头】空(kōng)头:无根据;没来由。指弄虚作假骗人。[例]天杀的贼贱才!你把老娘当做什么样人,敢来弄空头,坏我的女儿!今日与你性命相博,方见老娘手段。(《醒世恒言》卷八)
【弄巧舌】指花言巧语,卖弄口才。[例]这泼猢狲!还弄巧舌!我舍侄还是自在为王好,还是与人为奴好?不得无礼!吃我这一钩!(《西游记》四回)
【弄虚头】指制造假象迷惑人。[例]行者近前笑道:“我贤侄,莫弄虚头。你今早在山路旁高吊在松树梢头,是那般一个瘦怯怯的黄病孩儿,哄了我师父。”(《西游记》四一回)
nu
【驽马恋栈豆】驽(nú)马:跑不快的马。劣马只贪恋马棚里的草料。比喻没出息的人只贪图享受眼前的利益,没有远大志向。[例](司马)懿大惊曰:“智囊泄矣!如之奈何?”蒋济曰:“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三国演义》一○七回)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指因生气发怒而放大了胆量,产生了不好的念头。[例]行者闻得众和尚说出这一端的话语,他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高叫一声:“你这众和尚好呆哩!只晓得那妖精,就不晓得我老孙的行止么?”(《西游记》八一回)
nuo
【挪一步说一步】比喻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后面的问题到时再说。[例]李麦说:“挪一步说一步,能借就先借一点。对付到麦熟就好办了。”(李準《黄河东流去》七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