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H

hai

【孩子哭了抱给娘】比喻出现了矛盾、问题自己不解决,而是交给上级领导去处理。[例]要帮助基层的同志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认清自身的弱项,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建设上出现的问题,不要“孩子哭了抱给娘”,一有了问题就消极等待上级拿主意,依靠上级来解决。(报)

【害不好】指身体不舒服,生病了。[例]新近往通州去看他,送了他大大的二两银,留吃了一顿饭,打发的来了,恼的在家害不好哩。(《醒世姻缘传》九回)

【害馋痨】痨(láo):痨病,中医指结核病。斥责人嘴馋。[例]我拿进来就放在拣妆内,那个害馋痨,烂了口,吃他不成?(《金瓶梅》七三回)

【害口碜】口碜(kǒuchěn):牙碜,原指食物中夹杂沙子,咀嚼起来牙齿不舒服,比喻言语粗鄙,不堪入耳。指感到言语太过粗鄙无礼而说不出口。[例]亏你不害口碜,说出这等话来。(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一折)

【害相思】指男女间因过于爱慕、思念对方而不能自拔。[例]为甚的一载分离人便老,全不似旧日的莲花貌,莫不是担愁闷,害相思,因此上把容焦。(清·李渔《风筝误·婚闹》)

han

【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形容对人或物疼爱、珍惜之至,不知该如何对待。[例]你跟了他,他准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还不知道把你供在哪里好呢。(王英先《枫香树》二四章)

【含着骨头露着肉】比喻故意把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明确。[例]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红楼梦》八八回)

hao

【好柴烧烂灶】比喻好心没用对地方,用在了不讲道理的人身上。[例]这真是好心不得好报,好柴烧烂灶!你们使我的牛,使我的犁,使我的耙,使我的水车,我使你们什么?(欧阳山《前途似锦》九)

【好吃难消化】比喻做某事虽然目前有利,但后果却让人难以承受。[例]申耀宗是个猫儿眼,看时候变。他说:“咱们都是中国人,怎么不敢说?我吃这碗饭也是好吃难消化。一个中国人,还能跟日本人一条心?”(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一三回三)

【好块羊肉,落在狗口里】比喻出众的女子嫁给了极差的人。[例]西门庆听了,叫起苦来,说道:“好块羊肉,怎地落在狗口里!”(《水浒传》二四回)

【好了伤疤忘了疼】比喻情况刚好转就忘了本或忘了过去的苦难和教训。[例]瓦匠意气昂扬地教训老伴道:“她妈,当走就让走,你以后也不能咳咳呆呆地泄娃的气,这太不像老贫农的样子了。从村里办合作社那时候起,我就常常给你说,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也不能进了个小店就不想赶路了。”(王汶石《黑凤》二三章)

【好人不香,坏人不臭】指表现好坏都一样,表现好的得不到应有的表扬和鼓励,表现差的没受到该有的批评和惩罚。[例]一句话,德福自古两难全的局面,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通过社会制度的公正建构和对社会控制体系中补偿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而加以终结,“好人不香,坏人不臭”,“善良是傻瓜的美德”等不公正不正常的现象,将被好人一生平安幸福的公正合理的社会正义制度和新道德环境所替代。(余世伟《完善社会控制系统对德行代价补偿的激励功能》)

【好肉上生疮】比喻胡乱捏造,无中生有。[例]抚台等毕珠看完了,说道:“这从那里说起!这岂不是好肉上生疮么?怎么回他?”毕珠也慌了。(《中国现在记》六回)

【好手之中逞好手】好手:指精通某种技艺或能力很强的人。指在强者面前逞能。[例]如今谢得伊两人,重回帝京,冤家怎生饶过惩。晋侯殿下伸冤枉,十字街头辨是非。好手之中逞好手,吃拳须记打拳时。(明·徐元《八义记》四一出)

【好戏还在后头】指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后面会有更新奇的事。[例]他拿了一粒松子糖放在嘴里,说:“还有这个,永祥兄想的真周到。”江菊霞瞟了徐义德一眼,说:“好戏还在后头哩!……”(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一二)

【好鞋踏臭屎】比喻做不正当的事玷污了自己的好名声。[例]我舍着金钟撞破盆,好鞋踏臭屎。(元·张国宾《罗李郎》三折)

【好心当做驴肝肺】驴肝肺:比喻坏心肠。指把别人的好意误解为恶意。[例]这笔账非算不可!一提到这些事,我就为老爷抱不平。好心当做驴肝肺,汤富海这老家伙恩将仇报。不是朱老爷给他田种,他能活到现在?简直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二部六)

【好一句,歹一句】指用尽各种理由和招数对人反复进行规劝。[例]气得薛姨妈白瞪着两只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亏得宝钗嫂子长、嫂子短,好一句、歹一句的劝他。(《红楼梦》一○○回)

he

【喝冬瓜汤】北京为人做媒俗称“喝冬瓜汤”。[例]杨杏园道:“李小姐给晚生的信,确已提到了晚生的婚事。但是她信上,只赘了一笔说方老先生要来京。”方好古哈哈大笑道:“这话就对了。北京人所说,喝冬瓜汤,我想你老兄这一碗冬瓜汤,是非给我喝不可的了。”(张恨水《春明外史》七五回)

【喝干醋】指在男女情感方面无端地嫉妒人。[例]陈玲弟手一拍,作出一副恼怒的神气:“你说我那个死鬼该不该死!我的表哥打乡下来看看我,要住一些日子,换了别人,欢迎还来不赢哩,他倒喝起干醋来啦,把人家大腿弄了个伤口!”(艾明之《火种》一六章三)

【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指顺嘴说习惯了,不自觉就说出了口。[例]我本不要说,无奈这嘴不由人,不知不觉就说了出来。喝惯了的水,说惯了的嘴。叫我亦无法。(《林兰香》二九回)

【喝冷饭汤】比喻跟在人后伺候人。[例]别他妈的拉我给他当随从,老胡向来不舔别人的碗边。叫我喝他们的冷饭汤呀!我不干!(曲波《林海雪原》一五)

【喝凉水不塞牙】形容把话说得非常轻巧。[例]你真是喝凉水不塞牙,人家萧长春这会儿可比马主任红,在县里、乡里,一句话,说什么是什么。(浩然《艳阳天》九章)

【喝凉水都塞牙】形容人倒霉到了极点,事事不顺利。[例]“这倒也不错,老牛筋嚼起来还经时间呢!”他虽然拿出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但心里却倍感悲凉,“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从维熙《风眼泪》四)

【喝墨水】指读书识字,接受文化教育。[例]伪甲长瞧不起他,以为同这样一个孩子办事要容易得多,还常常考他,试试他喝过墨水没有,识多少字,会打枪不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四二章)

【喝测锅水】比喻接受别人剩下的或不要的东西。[例]“我有偷野汉子的心,人家也不想吃馊饽饽喝涮锅水。”啭儿冷声恶气,伤感悲忿,“睡不着觉埋怨枕头,你想升官爬不上去,我可没拆台扒庙。”(刘绍棠《荆钗》二一)

【喝西北风】指因没有东西吃而忍饥挨饿。[例]差人道:“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儒林外史》四一回)

【喝洋墨水】比喻出国留学。[例]马丽琳觉得林宛芝真会说话,究竟是上过大学的人,喝过洋墨水,不慌不忙说动了朱瑞芳。(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四五)

【合不拢嘴】形容人非常高兴。[例]他知道是这老头子出的鬼主意,把他叫来责备一顿。老号长更乐了,为这事一连好几天合不拢嘴。(冯德英《苦菜花》八章)

【合不上脚步】比喻说话或做事配合不默契,不合拍。[例]朱锡坤一看任依群的言语,与他越说越远,合不上脚步,便佯装笑笑道:“好好,我们这些话,只是你和我瞎扯的,哪里说哪里了。”(陈登科《风雷》一部二三章)

【合唱一台戏】①比喻互相配合,做样子给人看。[例]掌柜的听他说得活灵活现,更着急的央求,郭三麻子故意在一旁帮着敲边鼓,和张金龙合唱了一台戏。(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一八回四)②比喻齐心协力,联手完成任务。[例]该县在残疾人扶贫工作中,注重点面结合,全县上下各行各业合唱一台戏,民政部门优先安排“草改瓦”,农村信用社优先安排小额信贷,县直机关单位优先安排结对帮扶。(报)

【合穿一条裤子】形容关系密切,不分彼此。也形容互相勾连,串通一气。[例]我偏不要你去,我还和你说话哩。你两人合穿着一条裤子也怎的?(《金瓶梅》七五回)|人们纷纷上台控诉曾家杀人害命、霸占田产的罪行。有人说,曾家三兄弟合穿一条裤子:曾长耀掌官印,曾再兴掌枪,曾作金管家财,三个人的罪行不能分开。(张行《武陵山下》九章五○)

【合金刚让座,对石佛谈禅】合:和。金刚:佛的侍从力士,像都站立着。禅(chán):禅理,指佛教道理。比喻做事找错对象。[例]纵说五件都有,这话向我一个立誓永不适人的人来说,正是合金刚让座,对石佛谈禅。(《儿女英雄传》二五回)

【合胃口】本指符合饮食习惯。比喻正符合心意、要求或需要。[例]我想他觉得坏,只怕倒合了那些大考官的胃口,倒大有希望哩!(《孽海花》五回)

【荷包串在肋骨上】形容人极端小气,异常吝啬。[例]蓝袜子那个九岁的大女儿,要买几尺花布,做一件新褂子,只不过一块多钱,蓝袜子却是荷包串在肋骨上,一个子儿不给。(刘绍棠《野婚》九)

【核桃枣子一块数】比喻不加区别,同样对待。[例]你们反对贺立德,可又反对尤小舟,我可是知道这两个人不是一类干部。你们核桃枣子一块数,连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还“造反”哩,还“革命”哩,回去抱娃娃去吧!(张贤亮《河的子孙》六章)

【喝倒彩】指观众对演员、运动员在演出或比赛中的差错故意高声叫好,以示嘲讽。泛指故意嘲讽别人出现的差错或失误。[例]“看哪,龙摆尾啦!”她听见后面有人喝倒彩,不觉满脸绯红。(白危《垦荒曲》二部三○)

hei

【黑不提,白不提】比喻不做任何解释或说明。[例]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说,中国的不少企业在发生危机后,对自己的责任是“黑不提、白不提”,这就给企业有空子可钻。(报)

【黑吃黑】指坏人之间互相欺压、勒索。[例]苗人凤知道适才五人激南仁通取刀相试,那是要验明宝刀的正身,不出一日,五人就有一场流血争斗。他虽侠义为怀,但见那南仁通横行霸道,不是好人,这把刀只怕也是巧取豪夺而得,心想我自去祭墓,不必理会他们如何黑吃黑地夺刀。(金庸《飞狐外传》二章)

【黑狗偷食,白狗当灾】比喻一人做了坏事,却让无关的人顶罪,受惩罚。[例]自此以后,郭标越发放手行事,银钱货物,大胆盗窃;周炳越看越怕,可是黑狗偷食,白狗当灾,掌柜的越来越疑心他。(欧阳山《三家巷》四)

【黑虎跳】本指在科举考试中舞弊,由人代做考卷。比喻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升迁。[例]考功司办了事,送文选司题与冠带,这吏员官是个钱堆,除活切头,黑虎跳,飞过海,这些都是个白丁。吏部书办作弊,或将远年省祭咨取,不到人员,必是死亡,并因家贫、路远、年高,弃了不来,竟与顶补……(《型世言》一六回)|谢三儿从一个上士班长一下子升为中尉排长,跳过了准尉和少尉这两级,在部队中,叫做“黑虎跳”,如果没有特殊的军功或特殊的关系,是根本办不到的。(吴越《神偷谢三儿的故事》六)

【黑脸下场白脸唱】比喻采用不同方式,轮番威逼或劝说。[例]娘儿俩越想越不上算,软刀子割肉双推磨,黑脸下场白脸唱,挖空心思,变着花样儿,揉搓这个没嘴儿葫芦的苦命人儿。(刘绍棠《草莽》四)

【黑母鸡一窝儿】比喻气味相投的人凑到了一起。[例]如今连他正经婆婆大太太都嫌了他,说他“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红楼梦》六五回)

【黑眼见了白晃晃银子】指见了钱财,起了贪心。[例]这吴大舅已听他妹子说不做钱粮,何况又黑眼见了白晃晃银子,如何不应承,于是收了银子。(《金瓶梅》七九回)

hen

【恨棒打人】比喻因心存积怨或仇恨,故意话中带刺发泄怨气。[例]称病不见的,打发二两银子“送瘟神”的,装两口子生气杜门拒客的,当着家人面发作“恨棒打人”的……种种世情百态丑样翻新。(二月河《乾隆皇帝》六卷一四)

【恨不得地上有个窟窿钻进去】形容内心异常恐慌害怕,或羞愧难当,感到无地自容。[例]维持会那些村警狗腿,看见斗争康顺风、康家败的阵势,早吓得恨不得地上有个窟窿钻进去。(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一八回)

【恨不得生出一百张口】形容想极力申辩或表白的心情非常急切。[例]杨曼君摇着头笑道:“你没有少奶奶,这话我不相信。”任毅民见她如此说,赌咒发誓,恨不得生出一百张口来否认。(张恨水《春明外史》七三回)

【恨不得一头碰死】形容心里极度痛苦或羞愧,无法继续承受。[例]“咱家的口粮,只有这几瓢了。”元大娘又羞愧,又伤情,恨不得一头碰死。(刘绍棠《绿杨堤》六)

【恨得牙痒痒】形容对某人(或事)痛恨之极。[例]袭人道:“谁说你是安心了!素日开门不关,都是那起小丫头子们的事。他们是憨皮惯了的,早已恨得人牙痒痒,他们也没个怕惧儿。”(《红楼梦》三○回)

【恨爹妈少生两条腿】形容急于逃离某地的迫切心情。[例]于是侥幸活着的人喊爹叫娘豕奔狼突,只恨爹妈少生两条腿,气急败坏的土匪司令哇啦哇啦一通叫唤,带领残兵败将刮风一样钻进山涧逃跑了。(邓贤《流浪金三角》四章六)

【恨铁不成钢】比喻对某人要求严格,迫切希望他有更好的发展。[例]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红楼梦》九六回)

【恨无地缝可钻】形容因害羞、愧疚等而感到无地自容。[例]那贾环等到急得恨无地缝可钻,又不敢盘问巧姐那边的人。(《红楼梦》一一九回)

heng

【横不吃,竖不咽】无论用什么方法劝阻都不妥协。形容人性格任性、固执。[例]不是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而怕虎犊能上树,自己这只老猫就降不住横不吃竖不咽的反叛女儿。(刘绍棠《野婚》三七)

【横不捏针,竖不拿线】形容人很懒,一点儿针线活都不做。[例]他的衣裳、鞋袜、被褥,拆洗和缝补都是花藕娘下令香翠儿代劳,所以便横不捏针,竖不拿线。(刘绍棠《豆棚瓜架雨如丝》一一章)

【横不是,竖不是】指怎么做都觉得不合适。[例]尤氏答应了,又笑说道:“他坐不惯首席,坐在上头横不是竖不是的,酒也不肯吃。”(《红楼梦》四四回)

【横草不拈,竖草不动】拈(niān):用手指头夹东西。形容人非常懒惰,什么活都不做。[例]冯金宝又说大姐成日横草不拈,竖草不动,偷米换烧饼吃。(《金瓶梅》九二回)

【横插一杠子】比喻从中作梗,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例]我起先跟老崔不错,本来说好要跟他结婚的,没想到郭三麻子横插一杠子。(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一八回二)

【横撑船】船应该竖着撑才行得快,横着撑船必然行驶不顺。比喻从中设置障碍,使事情不顺当。[例]忽然不知从那里横撑船儿跑出这么一个邓九公来。(《儿女英雄传》三二回)

【横打鼻梁】①比喻胡乱接茬。[例]瑞丰不明白哥哥所谓的不三不四的事是什么事,而横打鼻梁的说:“大哥你放心,我起码也得弄个科员!什么话呢,作过了一任科长,我不能随便找个小事,丢了咱们的脸面!”(老舍《四世同堂》五二)②比喻随意对人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例]十年内乱,儿子红运当上造反团敢死队的队长,他也跟着鸡犬升天,在烟村街上,横打鼻梁儿,竖挑大拇指。(刘绍棠《烟村四五家》九)

【横挑鼻子竖挑眼】指对人(或事物)百般挑剔,看什么都不顺眼。[例]继宏他骨头硬、志气大,一个心眼儿干革命,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搞出个“座包浇注”方案,为的是早日造出大机架,为中国人民争气,可你却横挑鼻子竖挑眼,你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 (程树榛《钢铁巨人》二四章)

【横下一条心】指下定决心。[例]现在问题相当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邓小平《各方面都要整顿》)

【横着是风,竖着是雨】比喻口没遮拦,任意胡说乱侃。[例]“等着瞧吧!看看你的胳臂能不能拧过我的大腿?”秀子的嘴没遮拦,横着是风竖着是雨,牛蒡没把她的恫吓听进耳朵。(刘绍棠《荆钗》二)

hong

【红口白牙说瞎话】斥责人不顾事实,随意胡编乱造诬蔑人。[例]“你有了砘儿叔,还要连秧儿叔,脚踩两只船。”“你红口白牙说瞎话,给我脑瓜顶上扣屎盆子,身上泼泔水。”(刘绍棠《草窝》五)

【红炉点雪】烧红的炉子上放上一点雪,雪很快就会融化。比喻受高人点化而顿悟。也比喻东西很快就消失了。[例]又是我多嘴,东西到你手里,就是红炉点雪,还亏留得这一百。(《生绡剪》四回)

【红一阵,白一阵】形容羞愤、气恼或慌乱时难看的脸色。[例]陈国英看了这封信,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就像小鹿撞钟一样。(张恨水《春明外史》四回)

【哄了一日是两晌】晌(shǎng):半日,两晌等于一日。指骗过一天算一天,能骗多久是多久。[例]恒是看我面,不要你利钱,你且得手使了。到了明日,做上官儿,慢慢陆续还他,也是不迟。常言俗语说得好:借米下得锅,讨米下不得锅。哄了一日是两晌。(《金瓶梅》三一回)

【哄三岁小孩】指用最拙劣的伎俩或明显的谎话骗人。[例]妇人道:“你哄三岁小孩儿也不信。哥哥儿,你醉的眼花惩样了,簪子落在地下,就看不见?”(《金瓶梅》八回)

【哄傻丫头上轿】比喻用花言巧语哄骗人上当。[例]“姓Y的,你这是花言巧语,哄傻丫头上轿!”蹲窗根的武黑翠拔地而起。(刘绍棠《十步香草》四三)

hou

【后脊梁对着后脊梁】指彼此互不理睬、互不干涉。[例]咱们是井水不把河水犯,后脊梁对着后脊梁,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儿!(浩然《艳阳天》九八章)

【后脊梁发冷】指因受到惊吓或威胁而心里害怕。[例]这些维持会长都觉着后脊梁发冷。他们打听了打听,才知道夜间发生的事情,都觉着这事更不好办了! (刘流《烈火金钢》一四回)

【后来者居上】指后来的人或后辈在地位或者业绩上超过前面的人。语本《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例]“我是过来人,希望后来者居上。”我在晚上工作,不敢久留,便起身告辞。(刘绍棠《青藤巷插曲》五)

【后脑勺长反骨】反:反叛。后脑勺上长着反叛的骨头。指背叛了某个人或某个组织。[例]他虽是个二等大学生,也算一步登了天,地主爹娘后悔给他找了这个后脑勺长着反骨的柴禾妞子。(刘绍棠《十步香草》二八)

【后脑勺上长眼】形容人非常聪敏、机警,善于观察周围的动静。[例]这小子后脑勺儿上都长着眼,保险你到不了跟前,先得让他收拾了。(浩然《艳阳天》一○九章)

【厚一个,薄一个】指待人不平等,厚待这个,慢待那个。[例]他们做大员的,怎好厚一个,薄一个,叫别位同乡看着吃味儿。(《官场现形记》三回)

hu

【呼天不应,唤地不灵】指孤立无援,陷入困境。[例]两口子降为贱民,四个儿女也一下沦为狗崽子。柳串儿呼天不应,唤地不灵,走投无路只有找五斗四嫂子。(刘绍棠《孤村》九)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指被人随便、任意地支使。[例]他逢人便说:“我自个儿也有点产业。”恨不得再添上一句:“您以为我跟平常的中人拉纤的一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吗?哼——我有我的身分。”(老舍《四世同堂》九三)

【囫囵咽】比喻一次全部侵吞。[例]细细嚼他强似囫囵咽,讲到财礼多了,人上不来,到是一拳的买卖,显不出咱娘们的做手来。(《续金瓶梅》二○回)

【囫囵捉,四面光】囫囵:整个儿。形容话语圆滑,没有一点漏洞。[例]他在上面,才把那囫囵捉、四面光的话儿开示了几句,即叫退下。(《豆棚闲话》六则)

【狐狸遇着狼虎】比喻精明狡猾的人碰到了更厉害的角色。[例]这叫做不幸狐狸遇着狼虎,这些小技,能欺骗别人,如何欺骗得我过。(《廿载繁华梦》二○回)

【胡姑姑假姨姨】指胡乱认来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假亲戚。[例]甚么婴儿姹女,黄婆黑婆白婆,都是些胡姑姑假姨姨。(明·无名氏《李云卿》三折)

【胡同里出身】指出身低微。[例]幺凤一看闵克玉的颜色,竟有很愿意的样子,她本是胡同里的出身,专门能看眼色行事的,闵克玉的意思,岂有不明白的道理。(张恨水《春明外史》一一回)

【胡子眉毛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大小、不分主次一起进行。[例]“急运的货,不能提前吗?”“既来托运,哪个不急呀?”“那也有个轻重先后,总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急运货就是急运货,关系重大,就应该先给安排!”(黄日强《夺粮记》四回)

【胡子一大把】形容男子年纪大。[例]阿弥陀佛,胡子一大把的人,也出来弄枪舞棍。(马忆湘《朝阳花》二三章三)

【猢狲入布袋】猢狲(húsūn):猕猴的一种。比喻受到约束,失去自由。[例]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葫芦提】指稀里糊涂。[例]梁中书、张孔目,都是好利之徒,接了贿赂,必然周全卢俊义性命。葫芦提配将出去,救得救不得,自有他梁山好汉,俺们干的事便了也。(《水浒传》六二回)

【糊枪头子】糊:用黏性物质把纸、布等粘起来或粘在别的器物上。粘在枪头上,指被枪打死。[例]是哪个断子绝孙的,哪个死爹死妈的,绞了我的马尾,叫他五个指头个个长疗疮,叫他糊枪头子,叫他不得好死。(周立波《暴风骤雨》二部二一)

【虎口里夺食】比喻冒险从强者手中夺取利益或好处。[例]再说,李宝泰衙门有人,根子硬,又帮趁卡子里粗大腿,这明白是虎口里夺食,可不是好惹哩呀。(刘江《太行风云》一八)

【虎口里探头】比喻自己送死,自讨苦吃。[例]香菱方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说毕,即转身走了。宝玉笑道:“可不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而去呢。”(《红楼梦》六二回)

【虎口上捋须】比喻冒极大的危险去触犯强者或权贵。[例]瞿琰道:“这官人甚缙绅,倚势害民,州县官员何不参究?”住持伸舌道:“谁敢虎口上捋须!”(《禅真后史》二三回)

【虎头上捉虱子】比喻触犯权贵或强者,招惹是非。[例]赵姨娘便骂道:“你这个下作种子!你为什么弄洒了人家的药,招的人家咒骂。我原叫你去问一声,不用进去。你偏进去,又不就走,还要虎头上捉虱子。你看我回了老爷,打你不打!”(《红楼梦》八四回)

【虎头上做窠】窠(kē):鸟兽的窝。比喻冒犯有权有势的或强有力的人。[例]他与你一面之交,又不曾宿几夜,如今见父亲严禁,意兴自然败尽了,那得出来会你。况虎头上又去做窠,倘然弄出来,难道又受他家人扎诈,只是快开船罢了。(清·袁于令《西楼记》一四出)

【虎无爪,鸟无翼】比喻丧失了最重要的凭借和依靠。[例]操又曰:“李、郭二贼此去若何?”昭曰:“虎无爪,鸟无翼,不久当为明公所擒,无足介意。”(《三国演义》一四回)

【护犊子】犊(dú)子:小牛。比喻过分袒护自己的孩子。[例]小顺儿的妈跑了出去。她的眼,一看到小顺儿变成了马,登时冒了火。在平日,她不是护犊子的妇人;当小顺儿与别家孩子开火的时候,她多半是把顺儿扯回家来,绝不把错过安在别人家孩子的头上。(老舍《四世同堂》四一)

hua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旧时说书人的套话,指所说故事有两条线,先放下一条,说另一条。[例]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红楼梦》五四回)

【滑天下之大稽】滑稽(jī):引人发笑。形容极其荒唐可笑。[例]不但唱工,单是黑头涎脸扮丑脚,丑脚挺胸学黑头,戏场上只见白鼻子的和黑脸孔的丑脚多起来,也就滑天下之大稽。(鲁迅《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

【化干戈为玉帛】干戈:古代武器,比喻战争。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各国交往常用作礼物。化战争为友好往来。比喻化解了矛盾或冲突,友好相处。[例]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老舍《茶馆》一幕)

【画等号】比喻把不同类的人或事物看成同一类。[例]那些把社会主义同窒息和枷锁,甚至同原始拜物教之间画等号的人,才是应受到万众唾弃的千古罪人。(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一五)

【画虎不成反类狗】类:像。画虎没画好,画出来倒像狗。①比喻本想效仿或学习别人,结果却弄得自己不伦不类。[例]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汉·刘珍等《东观汉记》卷一二)②比喻本想把事情办好,结果却弄巧成拙,把事情搞砸了。[例]直蜚看了一遍,拍案道:“此上策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怕海军提督胆小如鼠,倒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狗耳!”(《孽海花》二四回)

【画框框】比喻限定范围或制定规章制度对人的行为加以限制、约束。[例]要治纪跬逵的罪,我们应该另想别的办法:为他画好一个框框,将他紧紧圈在里边,叫他只能安分守己,服服贴贴。(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一部二五)

【话出灵天表】灵天表:指道士设坛为人做法事时的奏事表,上面列举此人的各种善行。指说尽了好话。[例]与土地老爷讲话,却是非钱不行的。若没钱时,凭你亲爷娘活老子,话出灵天表来,他也只当耳边风。(《何典》二回)

【话到舌尖上却咽了】指想说的话临时忍住不说。[例]〔正旦忍住不说科〕一句话到我这舌尖上却咽了。〔白敏中云〕可怎生却咽了,快说波!(元·郑德辉《梅香》二折)

【话到嘴边留半句】形容说话非常小心、谨慎。[例]最近她一心想团结郭彩娣,郭彩娣老是给她冷面孔看,好像欠她二百吊钱似的。她凡事都让郭彩娣三分,话到嘴边留半句,生怕啥地方冒犯了她。(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二○)

【话赶话】紧接着对方的话说下去。常指在激烈的争执中口不择言,说了不该说的话。[例]话赶话,什么话都能说出来。说完了,别说让翠莲瞪大了眼。就是老杨自己也吓了一跳。(董立勃《白豆》九章三)

【话里有文章】指话语中包含着更深层的意思。[例]“二爷在家里,打发我来这里瞧着奶奶的,若见奶奶散了,先叫我送信儿去的。不承望奶奶这会子就来了。”凤姐儿见话里有文章:“叫你瞧着我做什么?难道怕我家去不成?必有别的缘故,快告诉我,我从此以后疼你。你若不细说,立刻拿刀子割你的肉。”(《红楼梦》四四回)

huai

【怀鬼胎】指心里藏着不可告人的隐情或念头。[例]司琪一夜不曾睡着,又后悔不来。至次日见了鸳鸯,自是脸上一红一白,百般过不去。心内怀着鬼胎,茶饭无心,起坐恍惚。(《红楼梦》七一回)

【坏了醋】比喻把事情弄糟糕了。[例]这话要搁在第二个人家儿的同房姊妹,也说不得,必弄到这个疑那个取巧,那个疑这个卖乖,倒坏了醋了。(《儿女英雄传》三○回)

【坏招牌】招牌:挂在商店门前的牌子。比喻损坏信誉或名誉。[例]你们要坏我的招牌,我是要同你们拼命的。(《官场现形记》三九回)

huan

【换口味】①指变换饮食的品种,使有新鲜感,有食欲。[例]我是想,他们在部队里,整天总是大米白面,也吃厌了;到我们乡里来,煮点新鲜饭,也给他换换口味。(陈登科《风雷》一部六章)②比喻变换不同的内容或方式。[例]来吧,换换口味,老辈子道路不走了,这道儿另走走。(梁斌《烽烟图》二四)

【换脑筋】指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例]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曾经留恋过别的东西的人们,有些人倒下去了,有些人觉悟过来了,有些人正在换脑筋。(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换汤不换药】中医开一剂汤药,要煎服几次,每次重煎,只换水不换药材。比喻只变换形式或外表,内容或实质却没有任何改变。[例]我们给他来个换汤不换药,表面上是他的,实际上里面有我们的人,要是不能按照我们的心事办事,至少可以通风报信。(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一部一)

huang

【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比喻当事人不着急,旁人却急得要命。[例]风四娘叹了口气。突听一个人吃吃地笑道:“这真叫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人家不急你急什么?”(古龙《萧十一郎》三○章)

【黄河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清澈,则为祥瑞之兆。形容十分罕见、难得。也指事情根本不可能出现。[例]夫黄河清而圣人生。(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要想等到是非水落石出,你就等吧,等到黄河清,日头从西边出来!(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四章)

【黄鹤楼上看翻船】比喻别人有难,自己却在一旁幸灾乐祸,袖手旁观。[例]被敌人追赶的,当然是好人,既是好人,就不能“黄鹤楼上看翻船”,得要想办法营救。(严亚楚《龙感湖》二六回)

【黄花菜都凉了】比喻错过了最佳时机,什么都晚了。[例]萧工泼凉水:“到报纸上去找?不是笑话吗?要是真赚钱,早被人家抢光了。轮到你,黄花菜都凉了!”(毕淑敏《蟑螂谷》)

【黄毛未脱】形容人年纪小,经验少。[例]老地主喝说:“我是族长!你黄毛未脱,敢在长辈面前放肆?滚出去!”(吴有恒《山乡风云录》五章)

【黄梅不落青梅落】黄梅:成熟的梅子,呈黄色,比喻老年人。青梅:未熟的梅子,呈青色,比喻年轻人。比喻年老的还活着,年轻的却先离开人世。[例]三藏闻言,止不住腮边泪下道:“这正是古人云: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西游记》四七回)

【黄泥塘中洗弹子】弹子:弹丸,弹弓用的泥丸或铁丸。比喻做事不干脆,拖泥带水,没有魄力。[例]况欲运天下于掌上者,不能震动,则天下固运不转也……如俗谚所谓黄泥塘中洗弹子耳,岂有拖泥带水便能使其道光明乎?(宋·陈亮《癸卯通书》)

【黄土埋了一半】指人年纪大了,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例]小崔若活着,她老有事作;现在,没有了小崔,她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发动机。她还年轻,可是又仿佛已被黄土埋上了一半。(老舍《四世同堂》五八)

【惶惶不可终日】惶惶:惊恐不安。形容人极度恐慌,整日无法安心。[例]在未得到最后结果以前,就惶惶不可终日,弄得寝食不安,形容枯瘦。(王西彦《古屋》五部五)

【蝗虫蚂蚱,一例都骂着】比喻不管对谁,都一律指责、谩骂。[例]你见他进门有酒了,两三步扠开一边便了。还只顾在跟前笑成一块,且提鞋儿,却教他蝗虫蚂蚱,一例都骂着。(《金瓶梅》一八回)

【谎喳呼】喳呼(zhāhu):诈唬。指胡乱叫喊,吓唬人。[例]那一等本下愚,假扮做儒,他动不动一划地谎喳呼,见人呵闲言长语三十句。(元·无名氏《渔樵记》一折)

hui

【回过味来】指事情过后才逐渐明白过来。[例]凤姐一时回过味来,才知道自己出言冒失,正要拿话岔时,只见宝玉忽然向黛玉道:“林妹妹,你瞧芸儿这种冒失鬼。”(《红楼梦》八五回)

【回老家】隐语,指人死亡。[例]陈白露:可我先警告你,这个安眠药是很厉害的。你要吃了十片,第二天就会回老家的,你要小心点。(曹禺《日出》四幕)

【回娘家】本指已出嫁的女子回自己父母的家。泛指回到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例]我定睛一看,这不是我们的严院长吗?以往我见他比较严肃,总觉得有点怯生生的,但这时,我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娘一样,激动地喊了起来:“院长,我们又回娘家啦!”(马忆湘《朝阳花》一二章四)

hun

【荤不荤,素不素】形容身份、地位等不上不下,处境尴尬。[例]那时娶你过去,却不齐备些?强似搬在五姐楼上,荤不荤,素不素,挤在一处甚么样子!(《金瓶梅》一六回)

【浑身没四两】形容人举止轻浮,不稳重。[例]哪像我表姨夫,贱不唆唆,哪有女的往哪儿凑,浑身没四两,没话找话说。(浩然《艳阳天》五○章)

【浑身是刀,没一把是快的】比喻有很多本领,但没一样是擅长的。[例]我马之悦浑身是刀,没一把是快的,就是有一副热心肠,给大伙办事儿不怕跑腿受累挨骂。(浩然《艳阳天》八章)

【浑身是口,也洗不清】浑身长满嘴也洗刷不了自己的冤屈。指蒙了冤却无法解释或解释不清。[例]方妈妈道:“你浑身是口,也洗不清。平日不调得喉惯,没些事体,他怎敢来动手动脚!”(《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混水里捞鱼吃】比喻趁混乱之机捞取利益或好处。[例]嗐!你知道什么?凡是银钱经手的人,谁见了会不动心?不过总有一种限制,不敢胡来罢了。一到有机可乘,谁能说了不是混水里捞鱼吃?(张恨水《金粉世家》八回)

【混充大人灯】指自以为资格老、经验足,看不起别人。[例]我告诉你,你别觉得自己好像了不起似的,混充大人灯,马连福搞革命那会儿,你还光着屁股哪!(浩然《艳阳天》一八章)

【混饭吃】指没有真才实学,靠糊弄人过日子。[例]宝玉接着说道:“还提什么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立言。”(《红楼梦》八二回)

【混官面】指在官场谋生。[例]临时住两天,跟保长说好,就行。超过三天,得报临时户口,手续是够严的。不过,这院的房东苗先生是混官面的,要托他活动活动,也许有办法。(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二章三)

【混日子】指没有长远打算,过一天算一天。[例]可是她也没有什么法子,只好抱着过一天快活一天的打算混日子……(冯德英《苦菜花》一九章)

huo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说活着,不见人影;说死了,不见尸首。指人下落不明,不知生死。[例]但是,曲云舫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金钟罩挨门挨户搜查,仍然不见曲云舫的踪影。(刘绍棠《敬柳亭说书》五章三)

【活打嘴】指刚夸口就出丑;也指做了有违身份的事,丢了丑。[例]为这起淫妇打老婆,又打屋里的人,你还亏是大家子的公子出身,活打了嘴了。(《红楼梦》四四回)

【活的能说死,死的能说活】形容人嘴巴灵巧,能言善辩。[例]赵二拐,外号人送青菜嘴,事情要经过他的嘴,活的能说死,死的也能说活。(刘江《太行风云》一四)

【活得不耐烦】斥责人自己找死或惹祸。[例]〔众〕那里闯这闲人来,神道不怕的,敢是活得不耐烦讨死哩。客官好好趁早出去,天色昏黑下来,大王将到了。(明·徐复祚《投梭记》二三出)

【活见鬼】①斥责人胡说八道。[例]素云骂道:“活见鬼,青天白日说鬼话。谁回家来?他才没有这个家呢,俺也不准他进这个门!”(陈登科《风雷》一部三八章)②形容事情蹊跷、怪异。[例]真是活见鬼,是什么人来故意吓唬孩子们呢?(黎汝清《海岛女民兵》二二章)

【活埋人】比喻平白无故陷害、冤枉人。[例]你的六包银子,我收着,原封儿不动,平白怎的抵换了,惩活埋人,也要天理。(《金瓶梅》二六回)

【活人让尿憋死】形容人笨拙无能,面对困难,束手无策。[例]马之悦坐在炕里,靠着被垛,用笤帚苗儿剔着牙,一会儿望着屋顶发呆,一会儿又生气地看着这两个人无聊地摆弄着灯,哼了一声说:“活人让尿憋死,总得点它,不能换一个呀?真是的,全是没用的东西!”(浩然《艳阳天》五五章)

【活人眼里伸拳头】指明目张胆欺负人。[例]“东家的脾气你知道,人送外号是‘活阎王';你若是一下惹恼了他,给你个味道够你尝!”那个小伙子听到这里说:“哈哈!这不是在活人眼里伸拳头吗?不能到县里告他去?”(赵树理《石不烂赶车》)

【活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封建礼教“嫁夫从夫”思想认为,女子出嫁后无论生死,永远都是夫家的人。[例]他活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我没有这们个闺女。我没有脸去看。我从此以后,我家里也不许他进门。(《醒世姻缘传》四八回)

【活现世】指当众丢脸、出丑。[例]这当儿,刚巧他的小老虎抹着一张花脸哭哭啼啼到了跟前。祝大不问情由伸手就是一个耳光,喝道:“还不给我快回家去,在老子面前活现世!”(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一三)

【活着些脚儿】指说话、做事留点商量的余地。[例]师父武不会干事,把话通说杀了。你好道还活着些脚儿,只含糊答应,哄他些斋饭吃了,今晚落得一宵快活,明日肯与不肯,在乎你我了。(《西游记》二三回)

【火候到了】火候:指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比喻功力达到一定程度或到了合适的时机。[例]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儒林外史》三回)

【火冒八丈高】形容非常生气或愤怒。[例]你也没让别人把话说清楚就火冒八丈高,迎头噼噼啪啪的来了。(陈登科《风雷》一部三二章)

【火上房】形容情势非常危急。[例]哪还有闲心喝茶呀,火都上房啦!(浩然《艳阳天》一二四章)

【火烧眉毛尖】形容形势或情况非常危急。[例]豆青婶在苗小莠子耳边嘁嘁喳喳:“你椿井叔的终身大事,才是火烧眉毛尖,急上加急哩!我操心,你出力,赶快成全了他。”(刘绍棠《烟村四五家》八)

【火烧屁股】形容形势危急或者心情焦急。[例]人谁不先为自己?你如今为了他,这火就要烧着自己屁股哩!咱如今做着现任有司官,家里窝藏着钦犯,这是甚么小罪犯!(《醒世姻缘传》一五回)|“你还是别出来的好。”陆二狗说。“他呵,整天就像火烧屁股,恨不得瘸着腿到巡捕房门口溜达溜达哩!”陈玲弟横着眼,对柳金松作出一副嗔责的样子。(艾明之《火种》一六章四)

【和稀泥】和(huò):搅拌。比喻为了化解矛盾、平息纷争,无原则地进行调解和折中。[例]主任王聚海是个老中农出身,早在抗日战争以前就好给人和解个争端,人们常说他是个会和稀泥的人。(赵树理《锻炼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