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ma
【抹面子】指不留情面。[例]佟秘书:你就根本是混蛋!我并没叫他来看病,都是你胡出主意!可是你又没本事把他叫了来!成心抹我的面子,哼,简直是戏弄我!我知道,你们是串通好了一齐戏弄我!(老舍《面子问题》一幕)
【马踩车】马、车(jū):象棋棋子。象棋术语。比喻遇到紧急的事情。[例]如今地里正忙得马踩车哩,割玉茭杆,摘残花,拾粮食,浇地……几样工作一齐来。(马烽《三年早知道》)
【马屁拍在马腿上】比喻向人讨好献殷勤,对方却不领情,自讨没趣。[例]“谁料你为了这点小事,把他这般凌辱起来!所以我来请你赶紧把他放了。”那官儿听了,方才知道这一下马屁拍在马腿上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七回)
【马勺碰锅沿】马勺:舀饭或舀水用的大勺子。比喻在一起生活的人经常产生摩擦。[例]这二年小戏子人大心大,父女俩一口锅里搅马勺,天天马勺碰锅沿,一言不和能吵三天架,气得小戏子六天不给他做饭吃。(刘绍棠《野婚》二六)
【马死黄金尽】形容把钱财糟蹋光。[例]假如那王孙公子,倚傍着祖宗的势耀,顶戴着先人积攒下的浮财,不知稼穑,又无甚事业,只图快乐,落得受用。却不知乐极悲生,也终有马死黄金尽的时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蚂蝗钉了鹭鸶飞】蚂蝗:一种环节动物,生活在水田、湖沼中,身体前面长有吸盘,能紧紧吸附在人或动物的皮肤上吸血。鹭鸶(lùsī):一种鸟。体形高大,常在水边、沼泽地活动。比喻紧紧缠住,一步不离。[例]他待要来也随,去也随,恰便似蚂蝗钉了鹭鸶飞,寸步不教离。(元·杨显之《酷寒亭》二折)
【蚂蚁啃骨头】比喻用微小的力量或简陋的设备,一步一步地完成巨大的任务。[例]我们保证在大设备安装之前,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来加工大机架。只要“铸钢”的毛坯下来,我们就按时加工完,不差一分一秒!(程树榛《钢铁巨人》三章)
【骂大街】指当着众人的面乱骂。[例]张裕民是替老百姓办事的,要是老百姓不满意,就该说他。只是,都是自己人,可不能骂大街,抱成见。(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四章)
【骂山门】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或道观的外门。指没有顾忌地乱骂。[例]在赵元生面前,他也要骂山门的。但是他又时常流露出不大信任赵元生的意思。(茅盾《少年印刷工厂》一九)
mai
【买不出便宜】指无法取得优势。[例]祖父笑了,眼中发出点老而淘气的光儿:“小三儿!在你嫂子面前,你买不出便宜去!没有我和她,你们连饭都吃不上,还说什么国家大事!”(老舍《四世同堂》三)
【买酒不醉,买饭不饱】形容钱财微薄,做不成大事,多用于送礼时的谦辞。[例]张序见机而作,往后面取出一百两银子,却是两封,递与二人道:“家相公并不在家。既是二位差公到此,无水为敬,些须菲仪,买酒不醉,买饭不饱,二位休得嫌轻。”(《玉燕姻缘全传》三一回)
【买脸面】指花钱维持体面。[例]可是,他也能很大方。在应当买脸面的时候,他会狠心的拿出钱来,好不致于教他的红鼻子减少了光彩。(老舍《四世同堂》一八)
【买面子】指照顾情面,不拒绝。[例]他脸上的皮肉一丝也不动,只是说着他的苦处:并不是他陈三不买面子,可是他实在短钱用。(张天翼《包氏父子》五)
【买起马备不起鞍】鞍: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比喻舍得花大价钱置办大东西或办大事,却舍不得花少量的钱买配套的小东西或办相关的小事。[例]她从炕上捞摸起那丈五蓝布,隔炕沿就扔到了地上,说:“真不嫌寒伧!买起马备不起鞍!俺就小家罕识没见过个大,谁家彩礼还能买下单数!”(刘江《太行风云》一四)
【买茄子还要饶老】饶:另外添加;也指饶恕,宽容。买到茄子还要让卖家给多添几个老茄子。这里双关,比喻对老年人应当宽容、忍让。[例]至亲是个相家,人家买茄子还要饶老,他却连一个七老八十的妗母也不肯饶。(《醒世姻缘传》九四回)
【买一个又饶一个】饶一个:多给一个。比喻得到一个,捎带得了另一个。[例]虎怪道:“你师父是我拿了,要与我大王做顿下饭。你识起倒,回去罢!不然,拿住你,一齐凑吃,却不是‘买一个又饶一个'?”(《西游记》二○回)
【卖狗皮膏药】狗皮膏药:旧时一种涂在小块狗皮上的膏药,治病效果好,因此常有人卖假膏药骗钱。比喻说好听的话哄骗人。[例]可是汪精卫却说得满漂亮,什么“和平”呀,“救国”呀,“新秩序”呀,等等。呸!尽管说得天花乱坠,谁不知道你是替日本人卖狗皮膏药。(赵树理《汪精卫的“和平”》)
【卖关节】①指关键人物接受贿赂,利用手中权力给人方便。[例]他便向部里请了个假,跟着到了江南,从中不知怎样鬼混,卖关节舞弊,弄了几个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三回)②比喻在紧要关头故弄玄虚。[例]满喜说:“我说的不是今天的吃饭问题,是人家军属的名誉问题!咱可担不起那个事!”他卖了这么个关节,大家自然要追问,他便趁势把头天晚上惹不起说玲玲“有娘”“有爹”那些话一字不漏说了一遍。(赵树理《三里湾》一八)
【卖关子】原指说书人在说到关键的地方故意打住,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比喻办事说话到关键处有意停顿或不说清楚,使对方着急央求。[例]你又急我了,莫说师生,连母子都比过了,尽着不说,卖关子做什么呢?(《冷眼观》一一回)
【卖后悔药】指事后懊悔。[例]二虎一听苏建才卖后悔药,心里烦不过,正想吵两句,因为在党小组会上大家提过他们两个人的意见,就把话憋住了。(李晓明等《平原枪声》一七)
【卖花钱儿买花带】花:借指女性。比喻妻子靠出卖色相挣钱,丈夫拿钱在外面和别的女人鬼混。[例]更有那种不识羞耻的下贱女人,他说丈夫在外顽得,他在家里也顽得,背着丈夫,做下许多濮上桑间伤风败俗的事来,被人前指后戳,说什么“卖花钱儿买花带”。(《风月梦》一回)
【卖老骨头】比喻老人不爱惜身体,豁出去干活。[例]一天价光是闹工作,自家活谁做?看人家不当干部,庄稼长得黑油儿似的,当干部的庄稼长得黄蜡皮涨,也不觉得现眼?活该卖我这老骨头了。(梁斌《翻身记事》三)
【卖老脸】指年纪大的人厚着脸皮央求人。[例]我和大哥们卖老脸,俺家小孙女儿想吃你们的干饭哩!(孙犁《风云初记》七七)
【卖力气】指尽量使出力量。[例]朱延年的眼光向黄仲林那身灰细布人民装上下打量了一番,他奇怪共产党干部不讲究吃和穿,究竟为啥这么卖力气,实在叫人纳闷。(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二部三四)
【卖面子】有意显示自己对别人的照顾,让人感到体面光彩。[例]李空山卖了个面子,对女人说:“你说的对,小宝贝!”然后,他提出了条件,教老夫妇赔偿五十元的搬家费。(老舍《四世同堂》四三)
【卖破绽】破绽:衣物上的裂缝。比喻在言行中故意显示出漏洞,引人上当。[例]两人都是皮粗肉厚之辈,很挨得起打击,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一时竟分不出胜负,这般搏击,宗雄已占不到便宜,蓦地里黄希节卖个破绽,让宗雄滚过身来,拼着胸口重重挨上一拳,双手齐出,抓住他的脖子,一翻身,将他压在身下,双手使力收紧。(金庸《飞狐外传》一七章)
【卖人情】指故意给人照顾或提供方便,以显示交情。[例]光佛曰:“若肯卖人情与贫道,天曹事我自去理了,不涉大圣一些。”(《四游记·华光三下酆都》)
【卖褥子】借指妇女卖淫。[例]她被关省三绑走,后爹受不了穷,就扛着大板凳逼她娘串鸡毛店卖褥子。(刘绍棠《敬柳亭说书》一章七)
【卖艺不卖身】指艺人靠技艺生存,不卖淫。[例]这不是我自己说句丢丑的话,大凡我们吃堂子饭当先生的,嘴说卖艺不卖身,究竟不靠着点骚劲儿去迷惑人,我倒要请问你一句:到底拿着点甚么物事去做骗钱的本事呢? (《冷眼观》一四回)
【卖嘴皮子】①指多说话,显示自己有口才。[例]近处的人听见这地方吵得热闹,就走拢来看。高吟秋女人的嗓门便更高更响了。周祖义的那个三十多岁的婆娘,也杂在群众里卖嘴皮,说风凉话。(张行《武陵山下》七章三五)②指光说好听的话,实际不做事情。[例]程先生抱歉地为老三揩泥水,张老三挡开他的手,痛心地望着高飞出墙外的母蛾儿,边气呼呼地向北屋走去,边骂道:“……真丧气!只知卖嘴皮子,什么也不是……”(冯德英《山菊花》上一二章)
man
【满口胡柴】指一直胡说八道。[例]望倦髻,迎春髻,参鸾髻,回鹄髻,堕马髻,步摇髻,坐愁髻,又出甚典?〔净〕是不屑髭也。〔小旦〕满口胡柴!(明·周履靖《锦笺记》一六出)
【满堂红】比喻事业兴盛或取得全面成功。[例]李县委想想说:“要把你跟我说的计划,来个满堂红。”耿林茂点着头:“保证!”(刘绍棠《运河滩上》八)
【满堂满馅儿】比喻满口答应。[例]“那么,你除了说秘密,一点办法没有?”赵子曰笑着问。“有办法我早就办了,还等你?”“我已经和老莫说的满堂满馅儿的,怎么放在脖子后头不办?”赵子曰问。(老舍《赵子曰》一二)
【满天飞】比喻任何地方都能见到。[例]若说做官,只怕纱帽满天飞,飞到他头上,还有人摭了他的去哩!(《儒林外史》二三回)
【满嘴跑舌头】形容夸大事实,不负责任地随便乱说。[例]我听马小跑信口开河满嘴跑舌头,真是哭笑不得。(刘绍棠《野婚》四二)
【满嘴喷粪】骂人一张口就全是粗鄙、肮脏的话。[例]郓兰渚想找个茬子,把这小子赶走,听他满嘴喷粪,下流无耻,正好借题发挥。(刘绍棠《十步香草》九)
mang
【忙得脚丫子朝天】形容非常忙碌,一刻也不停。[例]她当上妇女队的副队长,拔苗薅草背柴捆,带头在泥里滚水里爬,忙得脚丫子朝天,身上的衣裳一天湿三遍干三遍。(刘绍棠《十步香草》二八)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瞎子骑着瞎马,半夜来到深水池旁。比喻不明情况就乱闯乱撞,陷入危险境地。[例]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浙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但是你们老兄,几几乎入新党的那件事,要果真照你这样说起来,岂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也算他冒险一次么?(《冷眼观》一七回)
mao
【猫不在家,耗子造反】比喻家长或领导不在,其他人失去管束,任意行动。[例]燕西嚷道:“呵唷!猫不在家,耗子造了反了。”大家正闹得有趣,听得人的声音,忙停住了。回头看时,燕西已走进来了。(张恨水《金粉世家》二四回)
【猫儿见了鱼鲜饭】比喻见到了最喜欢的人或物。[例]走到卷棚底下,刚刚凑巧,遇着了那潘金莲凭阑独笑。猛然抬起头来,见了经济,就是个猫儿见了鱼鲜饭,一心要啖他下去了,不觉的把一天愁闷,多改做春风和气。(《金瓶梅》五七回)
【猫嘴里挖鳅】鳅:泥鳅。从猫嘴里挖出它喜欢吃的泥鳅。比喻事情非常难办,不可能成功。[例]“猫头公事”,“猫嘴里挖鳅”,“猫哭老鼠——假慈悲”,俱见《谭概》及《庄岳委谈》。(清·黄汉《猫苑》卷下)
【毛了手脚】形容十分慌张,手忙脚乱。[例]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不意今日遇见这大风浪,所以都毛了手脚。(《老残游记》一回)
【毛竹笋煨肉】毛竹笋:借指旧时官府惩戒罪犯的板子(一般为木制或竹制)。比喻吃官司,受皮肉之苦。[例]你是甚么人?敢伸头领项的来阻挡运路?莫不要活得不耐烦,想去尝那毛竹笋煨肉的滋味么!(《冷眼观》一九回)
【卯不对榫】卯(mǎo):卯眼。榫(sǔn):榫头。榫头与卯眼合不上。比喻双方谈论的不是同一个话题,接不上话头儿。[例]翠花听了他这卯不对榫的话,愕然问道:“你不说刚进门吗?”(郭澄清《大刀记》开篇一五)
【冒天下之大不韪】大不韪(wěi):最大的过错。指无所顾忌地做天下人都反对的坏事。[例]惟一二之枭雄,冲决藩篱,悍然不顾,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求济其私心之所欲。(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一章)
mei
【没巴鼻】巴鼻:把柄。比喻没根据,没来由。[例]杨雄听了,心中火起,便骂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厮倒来我面前又说海阇黎许多事,说得个没巴鼻。眼见得那厮慌了,便先来说破,使个见识。”(《水浒传》四五回)
【没包弹】包弹(tán):批评,指责。指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例]包拯为台官,严毅不恕,朝列有过,必须弹击,故言事无瑕疵者曰没包弹。(宋·王楙《野客丛书·杜撰》)|看他仪容娇媚,一个没包弹的俊脸,似一片美玉无瑕。(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
【没病揽伤寒】伤寒:中医病名。外感热病的总称。也指受寒邪而感发的病变。比喻原本平安无事,自己找麻烦。[例]满囤的表舅沉着一副脸,他心想:“东勾西扯,攀上这号亲戚才倒霉,真是没病揽伤寒!”(刘江《太行风云》八)
【没槽道】槽道:喂马的槽。骂人没教养,像马乱抢食一样不守规矩。[例]玉楼道:“骂我每也罢,如何连大姐也骂起淫妇来了,没槽道的行货子!”(《金瓶梅》一八回)
【没成色】成色:原指金币、银币或器物中所含金银的纯度。泛指质量。比喻人素质差,不成体统。[例]只有那潘金莲,打扮的如花似玉,娇横乔样,在丫鬟伙里,或是猜枚,或是抹牌,说也有,笑也有,狂的通没些成色。(《金瓶梅》五五回)
【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比喻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却也耳闻目睹,知道一点。[例]你也太操心了,难道大爷比咱们还不会用人?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已长的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红楼梦》一六回)
【没出豁】指没出息。[例]今日宋江不才,做出一件没出豁的事来。(《水浒传》二二回)
【没二话】指没有异议或其他选择。[例]徐义德点点头,说:“杨部长在厂里把我斗得好苦,逼得我没有二话说。他走了,我才松了一口气。这一回,眼看工会束手无策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三部八)
【没分寸】指说话做事没有适当限度,不得体。[例]仇虎:干妈,虎子傻,说话愣头愣脑,没分寸。(曹禺《原野》一幕)
【没缝儿下蛆】苍蝇在没有缝隙的鸡蛋上生幼虫。比喻没有机会也想找茬儿,生是非,做坏事。[例]小姑奶奶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儿斜,你甭想没缝儿下蛆。(刘绍棠《野婚》二一)
【没高低】指说话做事不注意尊卑长幼顺序,不尊重长辈。[例]儿子一句话说到爹的心窝上去了。汤富海有点不好意思,哼了一声,说:“看你能的,和你爸爸开起玩笑来了,没有个高低!”(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一部二五)
【没骨头】比喻不刚强,容易屈服。[例]只要我们的工作建立在党的路线、方向上,即便一时不得彩,也不要怕,要能坚持,要有点硬功,要有点斗争性,要像鲁迅那样有骨头,没有骨头,是硬不起来的。(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没过河就拆桥】比喻还没有做完事情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例]好二位爷甚么话!过了河就拆桥还是好人哩,没过河就拆桥?(《醒世姻缘传》八一回)
【没好果子吃】比喻得不到好的结局。[例]两年之后文连仲从专科学校毕了业,每年各门功课都是五分,却因为出身不好没有好果子吃,被分配到边远小县的山村小学初中班当教员。(刘绍棠《十步香草》二八)
【没好下水】下水:食用的牲畜内脏。比喻不安好心眼,净出坏主意。[例]马凤兰这个狗日的,没一点好下水,跟马之悦是一道种,我恨死她了,恨不能扒了她的皮用火烧,抽了她的筋用刀剁,剜了她的眼睛当泡儿踩!(浩然《艳阳天》九六章)
【没见过世面】指阅历浅,见识少,没有经历过大的场面。[例]俺们是乡下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胡说乱道,你老爷可别怪着我。(《老残游记》一三回)
【没酒没浆,不成道场】道场:和尚或道士所作的法事。这里借指筵席。比喻没有酒食,无法招待客人,失去礼节。[例]昨日你家做一场亲事,也不曾新人两个,同拜天地,也不曾拜见公公亲眷每,也不曾接来会会喜酒,也不曾摆几桌。没酒没浆,不成道场,也被人笑话。(元·无名氏《桃花女》四折)
【没看见菩萨就乱叩头】比喻没有见到关键人物就胡乱祈求。[例]没看见菩萨就乱叩头,人家也没要你送,忽然抱起歉来,礼貌太多了。有事,也不是小孩子,自己会做。(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一部三一)
【没棱角】比喻人性格圆滑,不得罪人。[例]马之悦为什么一下子就糊涂了,为什么变成一个没有棱角的人了?(浩然《艳阳天》二七章)
【没立锥之地】比喻没有容身的地方。[例]听到这里,张三姑心中暗暗叫苦,谷串儿娶了丑八怪,花满枝嫁给龙蛋子,一个萝卜一个坑,可就没有她的立锥之地了。(刘绍棠《水边人的哀乐故事》一二)
【没面子】指失去体面。[例]二德子:“老师!老师!我要是不进去,不教人家耻笑我吗?连您也没面子呀!咱们爷们是跺跺脚九城乱颤的人!”(老舍《秦氏三兄弟》一幕)
【没脑子】指人不思考问题,心思简单。[例]看那两个没脑子涎着脸儿连忙答诺道:“姑娘说那里话?还是衙内冲撞姑娘,特叫我等来姑娘前求开罪。”(《荡寇志》七二回)
【没人下水不脱鞋】比喻胆小,别人不做的事自己也不敢做。[例]马大炮这个人嘴不严,通过他的内当家最好;马子怀没主见,没人先下水,他不脱鞋。(浩然《艳阳天》二四章)
【没湿袜子没脏鞋】比喻没有参与,没受到一点牵连。[例]焦二菊捉鸡起风波,马大炮拉他去凑热闹,他没去,结果就没湿袜子没脏鞋。(浩然《艳阳天》一三一章)
【没事人一大堆】指装作不相干的人,躲开事情。[例]奶奶不敢惹人家,何苦来拿着我们小软儿出气呢。正经的,奶奶又装听不见,“没事人儿一大堆”了。(《红楼梦》八三回)
【没手腕】比喻没有本领或活动能力,做事拿不出具体办法。[例]胡国光原也知道这陆慕游只是一个纨绔子弟,既没手腕,又无资望,请他帮忙,不过是一句话而已。(茅盾《蚀·动摇》二)
【没台阶下】比喻没有合适的借口或理由摆脱窘困。[例]李世丹还有点儿犹犹豫豫地拿不稳主意。他想:不这样办,自己也实在没个台阶可下了,闹出事来,收拾不了,还会犯错误。(浩然《艳阳天》一三六章)
【没胃口】比喻没有兴趣。[例]还好,还好,就是太老了一点。这种陈年宿货,兄弟没什么胃口。(金庸《鹿鼎记》三九回)
【没戏唱】指没有办法可想或没有事情可做。[例]卖箱子还了得!就没戏唱了!你没有钱我借钱给你。不但今日晚里的酒钱,从明日起,要用同我商量。(《儒林外史》一三回)
【没下梢】指没有好的结局。[例]你好短见!二十多岁的人,一朵花还没开足,怎做这没下梢的事?(《喻世明言》卷一)
【没眼色】指不会察言观色,没有应变能力。[例]我陡地打了个寒噤,——嘿,她提起他干么?没眼色的蠢东西!我懒懒地抬了一下眼皮,暗示她,这话题我不感兴趣。(茅盾《腐蚀》九月二十二日)
【没油水】比喻没有利益或好处。[例]前些日子有人来讨债,要好言好语才能把债主打发走。虽说不好受,但日子还好打发。现在人家看穿了福佑的西洋镜,了解没油水了,用力也榨不出一滴油来,干脆不上门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一五)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指虽然没有做出大的成绩,但曾经付出过很多辛苦,也应当得到承认。[例]不管怎么样,都是一家人,童进跟你这些年,起早睡晚,吃辛受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是有不是的地方,也应该讲点情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二部三三)
【没枣打三竿子】比喻没话找话。[例]他欢喜地走进魏强的住屋,没枣打三竿子地说道:“托大家伙的福,这天算是平安无事地过去了!”(冯志《敌后武工队》一八章二)
【没张致】指做事没规矩,不成体统。[例]待要说是奴才老婆,你见把他逞的惩没张致的,在人跟前上头上脸,有些样儿!(《金瓶梅》二六回)
【没遮拦】形容说话没有顾忌,随口乱说。[例]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红楼梦》四九回)
【没正经】指不正派,下流。[例]晁亲家没正经!你老本本等等另娶个正经亲家婆,叫他出来随人情当家理纪的,留着他在家里提偶戏弄傀儡罢了,没的叫他出来做甚么!(《醒世姻缘传》一一回)
【没主心骨】指没有拿主意、决定事情的人。[例]严志和拍着朱老忠肩膀说:“大哥,你可回来了,你不在家,我们肚里就没了主心骨儿。”(梁斌《播火记》九)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指略加思考,便想出办法来。[例]凤姐越想越气,歪在枕上只是出神,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叫“平儿来”。(《红楼梦》六七回)
men
【闷在葫芦里】形容被蒙蔽,不知道事实真相。[例]他也知道我不会回京来看看,我打过日本兵,不敢回来。老太太不久就死了,可是他还张罗着替我捎钱!就这么隔不久他吃我十块八块,我始终闷在葫芦里!(老舍《全家福》三幕)
【门槛高】门槛:门框下面紧挨地面的横木。旧时有钱有势或官宦人家的门槛比较高。比喻要求的标准或条件高。[例]口外刘家虽不是财主富户,门槛却高,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四王子的后人不能娶个花船水妓的女儿。(刘绍棠《锅伙》三)
meng
【蒙在鼓里】比喻受蒙蔽,不知道真相。[例]鸨儿爱钞,姐儿爱俏,所以藕断丝连,每瞒他妈,给他许多好处,只可怜同秀如蒙在鼓里。(《花月痕》一二回)
mi
【觅高枝儿】比喻投靠有权势者,以求高升。[例]我无意结婚,余重也并不勉强。我不结婚不是还想有朝一日另觅高枝儿,只是懒得完成这个仪式。(姜丰《爱情错觉》)
mian
【棉花耳朵风车心】形容人没主见,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例]他老人家是棉花耳朵风车心,只须你辨得有理,“一丈水,退八尺”,包你无事。(程瞻庐《唐祝文周四杰传》四○回)
【棉里针,肉里刺】隐在棉花里的针,藏在皮肉里的刺。比喻人外表温和宽容,内心尖刻厉害。[例]我还把他当好人看成,原来知人知面不知心,那里看人去。干净是个棉里针,肉里刺的货。还不知背地在汉子跟前架的甚么舌儿哩。(《金瓶梅》五一回)
【面和心不和】指表面上双方融洽和睦,内心里却互相有意见。[例]假做笑呵呵,满肚毒蛇窠,口善心不善,面和心不和。此是叔夜书室,待我闯进去,看他意思如何?(明·袁白宾《楚江情》一三折)
【面皮薄】指人容易害羞。[例]唉,别看你姑丈人老了,面皮可薄呢,开不出口嘛。墙倒众人推,咱不来这样事。(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章)
【面子上过不去】指不体面,感到难堪。[例]我的婶子,别觉着面子上过不去,我也知道你有你的难处。(魏巍《东方》四部二三章)
miao
【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比喻单位或部门虽小,有名气或生是非的人却很多。[例]县剧团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牛鬼蛇神有如过江之鲫。(刘绍棠《孤村》三一)
ming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栈(zhàn)道:在悬崖峭壁上打孔架木而修建成的小路。度:渡。陈仓: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古代交通要地。《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从关中去汉中时,为麻痹项羽而烧毁了栈道,以示不再东归。后来他又故意大张旗鼓地修复栈道,制造从原路返回的假象,暗中却领兵绕道陈仓,打回了关中。比喻表面上装着做某事来迷惑人,私下里却另有所谋。[例]如今就是老孙、祝麻子见哥也有几分惭愧。此是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休怪我说,哥这一着做的绝了。(《金瓶梅》六九回)
【鸣不平】指为不公平的遭遇发表意见。[例]婆婆知道了这件事儿就急着往外跑,是当成儿子在外边惹下了祸,去教训儿子呢,还是当成儿子在外边受了委屈,去替儿子鸣不平呢?(浩然《艳阳天》八九章)
mo
【摸不着底】指搞不清事情的缘由或根底。[例]他们到区上以后,村里人摸不着底,有些人听别的区里人说是因为穷人翻身不彻底,还要发动一次斗争。(赵树理《邪不压正》二)
【摸不着头脑】比喻不知情况,莫名其妙。[例]原来宝玉心里有件私事,于头一日就吩咐茗烟:“……倘若要有人找我,叫他拦住不用找,只说北府里留下了,横竖就来的。”茗烟也摸不着头脑,只得依言说了。(《红楼梦》四三回)
【摸老虎屁股】比喻触犯权贵或处理棘手的问题。[例]现在,在干部中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怕,不敢摸老虎屁股。(邓小平《当前钢铁工业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摸摸筷子,就算入了席】比喻只要沾点边就被人认为是参加了。[例]别胡思乱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席,吃,也扰了,不吃,也扰了;我看你还是领头快冲,快冲,一冲,麦子就算到手,别的事儿,咬着白面馒头再说!(浩然《艳阳天》一三四章)
【摸摸脑壳算一个】指不加选择,随便点一个人就算数。[例]当官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摸摸脑壳算一个。木鱼改梆子,驴槽改棺材,材料相同之故也。但是,邵如珪虽想当官儿却不是当官材料儿。(刘绍棠《十步香草》五)
【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小心、谨慎,摸索着做事情。[例]他怕一身干净走进杨桂子的门,出门便跳下大河也洗不出清白。自己是个外来户,又是个孤身男子,人生地不熟,睁眼一抹黑,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小心不为过,不可错走一步瞎道,大意失荆州。(刘绍棠《十步香草》二七)
【磨穿铁鞋】形容走路多,十分辛苦。[例]俺走天涯磨穿铁鞋,哭穷途西风泪洒,讨的个一个无成两鬓衰。(明·康海《中山狼》二折)
【磨棱角】比喻消磨一个人的锋芒锐气。[例]有人觊觎你的师参谋长的位置整你,有人挟嫌报复整你,当然主要是为你的难以使人容忍的傲气整你,只不过想磨磨你的棱角。(黎汝清《皖南事变》七章一)
【磨破嘴皮子】形容费尽口舌。[例]一辆抓人的小卧车,就在我眼前停下来,公安人员还下车跟我调查了老半天。我磨破嘴皮子,给大兄弟求情,白费了唾沫。(刘绍棠《京门脸子》四章七)
【磨洋工】指干活磨蹭,故意拖延时间。[例]咱们想法子要叫他这碉堡好修不成,咱们发动群众,以后拿上坏家具去,熬日头磨洋工。(马烽等《吕梁英雄传》六回)
【磨嘴皮】指多说话,说废话。[例]另外,他也觉得这算卦没有多大意思,自己也不相信,整天磨嘴皮子,也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到邮局门口代人写信。(李準《黄河东流去》二二章二)
【抹(mǒ)脖子】用刀割脖子。指自杀。[例]胜负乃是常事,若是打个败仗就得抹脖子,你师哥再有十八颗脑袋也都割完啦。(金庸《神雕侠侣》五回)
【抹黑灰】涂抹黑灰。比喻丑化人。[例]旭东放下棋道:“打击我们的积极分子,造成我们思想上的混乱,向我们党员脸上抹黑灰,这是他们惯用的一种手段。”(陈登科《风雷》一部四九章)
【抹油嘴】指白吃喝,占便宜。[例]我做社长实无比,年纪高大更有德。一生不肯出人情,则去人家抹油嘴。(明·贾仲明《升仙梦》二折)
【抹脂粉】比喻故意美化人,为人增添体面。[例]可惜马志德把口封的死死的,半个字儿都不透,除了承认他爸爸有点牢骚,别的全说没有,还给他爸爸抹脂粉。(浩然《艳阳天》一一九章)
【抹(mò)不开脸】①指碍于情面不便采取冷淡或严厉的态度。[例]大伙——农会委员和各小组长——当着郭振山的面,都抹不开脸。有的说:“对!”有的心里不乐意,嘴里也勉强说:“对嘛!”(柳青《创业史》一部八章)②怕丢了体面,不好意思。[例]再说,他有了一把年纪了,儿孙一大群了,也觉得抹不开脸,也就避免和人家年轻姑娘们一块厮混了,就推辞不来了。(梁斌《翻身记事》四)
【莫须有】也许有。《宋史·岳飞传》记载,宋朝奸臣秦桧诬陷岳飞谋反,韩世忠不平,便质问秦桧有没有证据,秦桧回答说:“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个字,怎么能服天下呢?后指没有根据,凭空捏造。[例]娘家的人当不起休书里面写得义正词严,连自己的娘家把这“莫须有”的事也信以为真。(《醒世姻缘传》九八回)
【磨不开】指感到难为情或不好意思。[例]人家老董两口子这么热心给你们介绍,你还磨不开,要老磨不开就打一辈子光棍吧。(丛深《百年大计》)
【磨豆腐】比喻说话不干脆,絮叨。[例]“是的!假若日本医生随着胜利都到咱们这儿来挂牌,我就非挨饿不可!我到过日本,他们的医药都相当的发达!这太可虑了!”金三爷在外屋发了言:“你磨什么豆腐呢?不快快的治病!”(老舍《四世同堂》二一)
【磨扇子压手】磨扇:石磨上的圆石盘。比喻经济上碰到困难。[例]锭儿,你磨扇子压手找到我门上来,是信得过我,看得起我,我给你圆这个场。(刘绍棠《孤村》五)
mu
【木匠屋里三脚凳】凳子一般是四条腿的,木匠家里却用三条腿的凳子。形容劳动者享受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例]我们这些种田人,过去是“木匠屋里三脚凳”。(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二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