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地貌
2025年10月12日
重力地貌
重力地质作用,是指斜坡上的不稳定岩层或风化碎屑,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这种块体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重力地貌。
块体运动形式多样,如快速运动、破坏力较大的泥石流、滑坡和崩塌,还有缓慢运动、破坏力小的蠕动,如倾倒、挠曲等。运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堆积物,塑造不同的重力地貌类型,即侵蚀类型和堆积类型。侵蚀类型主要是陡崖;堆积类型主要是倒石堆、石流坡、滑坡台阶、滑坡鼓丘、泥石流扇、泥流阶地和石冰川等。
重力地貌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随各地自然条件变化而异,使得重力地貌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普遍性,甚至存在于海底。人为因素,指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破坏了斜坡的自然稳定状态。
崩塌、泥石流、滑坡、蠕动等地质灾害,对农田、建筑物、交通、各种工程建设等破坏性很大,而重力地貌的发生存在变形时间效应,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所以对于重力地貌和重力地质作用类型的研究,可以深远地影响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