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豹

金钱豹

金钱豹又叫豹、银豹子。在森林中目空一切,连老虎都不放在眼里,横行霸道,成了林中的恶霸。

金钱豹的分布非常广泛,跨越亚洲、非洲的许多地区,从我国东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洋群岛的热带雨林,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到撒哈拉大沙漠都有它的存在。

在我国,产金钱豹的地区很多。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北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都曾有过在那里捕捉到金钱豹的记录。

金钱豹的亚种比较多,主要有三种亚种。

东北亚种,也可称为东北豹。主要产在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其他几处山岭。据动物学家估计,自然界中的东北豹总数可能已不到100只了,是公认的世界上最稀有的豹亚种之一。

还有一个亚种,称为华北豹。主要产于北京的山区、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西北地区也有它的踪迹。这是我国唯一特有的一个亚种豹,目前存在数量也不多了。

再有一个亚种,是华南豹。华南豹在这三个亚种豹中分布面最广,数量远远超过前面两个亚种豹。它分布在黄河以南、云南、西藏、湖南、广西、江西、四川、贵州等省区。

金钱豹的头小而圆,耳短,耳背黑色,耳尖黄色,基部也是黄色,并具有稀疏的小黑点。虹膜为黄色,在强光照射下瞳孔收缩为圆形,在黑夜则发出闪耀的磷光。金钱豹的犬齿发达,舌头的表面长着许多角质化的倒生小刺。嘴的侧上方各有5排斜形的胡须。额部、眼睛之间和下方以及颊部都布满了黑色的小斑点。身体的毛色鲜艳,体背为杏黄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为白色,耳背黑色,有一块显著的白斑,尾尖黑色,全身都布满了黑色的斑点,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世界上每一只豹都有自己独特的斑点图案,就像人的指纹各不相同一样。

金钱豹的体形与虎相似,在棕黄色的毛中布满了黑色的斑纹。所不同的是虎的黑斑纹是条形的,而金钱豹的黑斑纹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金钱豹虽然比虎小,但身体强健有力。

金钱豹善于爬树,无论多高的树都能爬上去。金钱豹经常到树上捕食猿、猴和鸟类。可以潜伏在树杈上一动不动,两眼盯着下面,一旦下面有鹿、野猪或野兔等走过时,便马上跳到它们的背上,咬杀对方。

金钱豹在动物群中可算是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了。它最高时速可达到110多公里。金钱豹也善于跳跃,一跃可达6米高,12米远。

金钱豹还善于游泳,而且游泳技巧与老虎不相上下。

金钱豹捕猎时有两种主要的进攻方式,一种是隐蔽在树上,这样可以居高临下发现猎物,同时气味也会随风飘散,不易被猎物发现,但需要等待猎物从树下经过;另一种是偷袭,先潜行接近猎物,然后突然跃出,将其捕获。当时吃不完的猎物则悬挂在高高的树枝上,这样既不易腐烂,又不易被别的动物吃掉,等食物匮乏时,再回来慢慢吃掉。

金钱豹的栖息环境多种多样,森林、丛林地带、草原、山区、丘陵地带都有金钱豹的身影。它们或穴居,或在草丛、树丛中栖息。它们的巢穴比较固定,多筑在树丛、草丛或岩石洞中。

金钱豹是夜行性动物。它白天隐蔽在栖息处酣睡,夜间出来活动,在清晨和傍晚也较为活跃。有时也会袭击家畜、家禽。一般单独行动,独来独往,但会因为争夺“恋人”激烈搏斗。金钱豹的寿命一般约为10~20年。

金钱豹的机警、灵敏和勇敢在食肉猛兽中是少见的。它不但会袭击像骆驼、长颈鹿那样的食草动物,就连比它大一半的山中之王老虎,它也敢主动攻击。

金钱豹也有袭击山野行人的时候,因此豹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害兽”。人们见了豹子自然就要捕杀。一个更直接导致金钱豹数量急速减少的原因是,豹的皮毛可以制作女大衣和运动衣,其价钱极其昂贵,人们把穿上豹皮做的衣服看作是一种华贵的象征。捕杀豹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金钱豹的骨可以用来制药。由于虎骨的收购越来越难,于是人们就猎杀金钱豹,取骨来代替虎骨泡制“豹骨酒”。

自然界的豹共有三种:金钱豹、雪豹和云豹。我们通常所说的豹一般指的就是金钱豹。成语中的“窥豹一斑”,那个“斑”指的就是它的金钱状的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