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狮

非洲狮

非洲狮栖息于非洲疏林草原或者半荒漠地区,是非洲大陆最凶猛的动物,性情凶猛,行动迅速,有着刀子般锋利的尖爪,是几乎完美的捕猎者。

狮的原产地在欧洲中部,在英国、德国和法国也曾出土过它的化石。德国南部、奥地利、匈牙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希腊等巴尔干半岛和多瑙河流域的河谷地带,都曾经是狮的家园,以后分布区便向东南方向扩展,首先进入亚洲,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西通过埃及进入非洲,再穿过赤道地区,踪迹遍及整个非洲大陆,进化成为现代的非洲狮各亚种;一支向东则通过叙利亚、波斯,穿过中东,再进入印度,成为今天亚洲狮的祖先。

非洲狮的体型、大小与老虎的很相似。是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体型巨大,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狮头巨大,脸型颇宽,鼻骨较长,鼻头是黑色的,耳朵比较短,耳朵很圆,牙齿最适合咬噬,上下颌各有一对裂齿,咬起食物来就如同剪刀的两片利锋。狮的前肢比后肢更加强壮,它们的爪子也很宽。狮的尾巴相对较长,末端还有一簇深色长毛。生活在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雄狮鬃毛更加发达,一直延伸到背部和腹部,它们的体型也最大。雄狮尾巴的末端有丛毛,隐藏着一片似指甲的东西,用来赶苍蝇。

雄狮的最显著特征是它们的鬃毛。多数雄狮的鬃毛都相当浓密,乱蓬蓬地覆盖在头部的后面、颈部、肩部,甚至覆盖到咽喉、胸部,直到腹部。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那些鬃毛越长,颜色越深的家伙或许在雌狮眼里是英武挺拔雄狮的的帅哥,常常更能吸引“女士们”的注意。鬃毛长而黑的雄狮会更容易获得雌狮的好感,它们常常在争斗中获胜。在非洲狮的王国里,长而黑的鬃毛意味着生理健康,因为雄狮的鬃毛越黑,它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就越高。

当雄狮与其他狮子搏斗时,它的鬃毛还可以保护它的脖子不受伤害,而且更重要的是,鬃毛也象征着雄狮的权力。华丽的鬃毛、雄壮的身躯以及巨大的牙齿,是雄狮统治狮子王国的三大武器。但是雄狮的鬃毛也给它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在捕捉猎物的时候它使雄狮容易暴露自己,在炎热的夏天,鬃毛也不易于散发体内的热量。

生活在非洲的狮如今基本分散在撒哈拉沙漠以南至南非以北的大陆上,在这里的广阔草原、开阔林地、半沙漠地区生活,并在肯尼亚海拔5000米的高山中也有发现。

非洲狮被人们誉为“兽中之王”,这不是因为它的凶猛和巨大,而是因为它那洪亮的吼声和威武的雄姿。

在所有动物的吼叫声中,狮子的吼叫声可能是最响亮、也是最吓人的了。吼叫声是雄狮用来示威的信号,以此警告入侵者。狮子的吼叫声非常洪亮,如同雷鸣,叫声一般发生在黎明和傍晚。

猫科动物大都喜欢独处,而狮子却喜欢结群,每群二三十只不等。狮子白天休息,凌晨、黄昏或晚上捕猎。由于狮子没有长途追击的耐力,所以一般采取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它们主要的食物有羚羊和斑马,有时也袭击野猪,偶尔还会吃河马、鸵鸟等。

一个狮群成员之间并不会时刻待在一起,不过它们共享领地,相处也比较融洽。例如,母狮们会互相舔毛修饰,互相哺育和照看孩子,当然还会共同狩猎。

狮群中的狩猎工作基本由女性成员完成。它们不论白天黑夜都可能出击,不过夜间的成功率要高一些,尤其是月黑风高的夜晚。风对狮捕食来说一般没多少影响,不过要是遇到大风天,它们可能就会占便宜,因为风吹草动制造的噪音会掩盖住这些女性猎手靠近的声音。这些巾帼英雄们总是协同合作,尤其是猎物个头比较大的时候。狮群中男士很少参与捕猎,当然,基本只负责“吃”。这也不能怪它们的大男子主义和懒惰。要想在开阔的草原上把夸张的鬃毛和硕大的头颅隐藏起来,还真是不容易,与其让它们在外面四处惊吓猎物,还不如回家闲着。

尽管不从事生产,雄狮仍然受到母狮的尊重,于是捕猎回来的战利品通常先由雄狮享用,等它们用膳完毕才是地位最高的母狮,最后才是孩子们。狮通常捕食比较大的猎物,例如野牛、羚羊、斑马,甚至年幼的河马、大象、长颈鹿等等,当然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等也不会放过。有时它们还会仗着自己个头大,顺手抢其他肉食动物的战果,比如哪只在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的豹,甚至为此不惜杀死对方。另外,它们还会吃动物腐尸。

狮群中的母狮基本是稳定的,它们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个狮群。当然狮群也会接纳新来的母狮。但公狮常常是轮换的,它们在一个狮群通常只待两年(当然也有长达六年的记录),要么是被年轻力壮且更有魅力的男性赶走,要么是自己腻歪了,离家出走以寻找新恋情和家庭。刚成年的青少年雄狮也会被狮群实施强制独立制——赶走,这么一来,草原上就会多了一堆无家可归的雄狮,这里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有依然散发着魅力的壮年冒险家,还有被人打败赶走的老头子。这些流浪汉有时独自行动,黯然生存,有时干脆组成男性互助小组,在其中的成员征服了另一个狮群前,它们就是同甘苦共患难的好哥们,在草原上四处游荡,追踪迁徙的猎物群。听说还有些雄狮本事和魅力大到能控制附近的其他狮群,能同时维持两个“家”。

狮子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繁殖。雌狮怀孕一百天后便离开狮群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去生产。每次可能会有1~6个宝宝。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身上带有赭石色的斑点,特别是腹部和腿上。宝宝们在四周大的时候开始尝试吃肉,通常是妈妈回吐给它们半消化的肉食。这些幼狮在加入狮群生活的前10个星期,可以说是它们的危险期,母狮外出捕猎时,它们常常遭到其他野兽的攻击,而且当狮群搬家时一些幼狮会被抛弃,因此幼狮的死亡率非常高,长大成年的数目不足一半。

小非洲狮长到6~7个月的时候,它们就基本断奶了,这时候身上的斑点也慢慢消失。不过有个别家伙直到成年都一直带有这种斑点,虽然很不清晰。孩子们一般会随着妈妈长到两岁左右,这时候男孩们就面临严酷的独立问题了。

狮群中的母狮可能会在任何时候进入婚配状态,而且母狮们这点上总有同步性,这种奇特有趣的现象科学家们还没能透彻了解其背后的机制。不过这保证了狮群中的孩子们年龄基本相当,每个妈妈都能给不同的孩子哺乳,当有些妈妈出去捕猎,剩下的妈妈就会义不容辞地担当所有孩子的保姆。而且没生育的母狮也会负起照看狮群孩子的责任,为它们舔毛,并陪它们一起玩耍。

非洲狮生活在开阔的疏林地区或半沙漠的草原地带。它们白天休息,凌晨、黄昏或晚上捕捉猎物。当然捕捉猎物的任务主要由雌狮担任。狮子的身躯庞大,没有长途追击的耐力,奔跑200米后速度就慢了下来。因此狮子一般采取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

有时狮子会采取集体围猎的方式捕捉猎物。当几只狮子共同追捕猎物时,它们常常围成一个扇形,把捕猎对象围在中间,切断猎物的逃跑路线。雌狮们最喜欢在水塘附近伏击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