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母教子

猫母教子

14

时间过得真快,到2012年9月初,家美生的三个宝宝——龙娃、凤娃、黑猫警长,都两个月大了。吃母乳长大的他们一个个活泼快乐,精力十足。他们天天爬上爬下的,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猫咪王国”里,家美侧躺在猫窝中,眼睛半睁半闭地看着三个宝宝嬉戏。三个宝宝一会儿互相舔着毛,一会儿咬起对方的耳朵,一会儿相互拥抱在一起。

“瞧你们这亲热劲儿,这就是手足情深啊!”家美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三个宝宝同时扭过头来,看了一眼幸福的妈妈,继续嬉戏。

突然,黑猫警长踩着“草上飞”的轻功,三下五除二,就跳到高高的架子上,他故意挑衅道:“龙娃、凤娃,你们有胆量就上来呀!”

“你是隔着门缝瞧人——把人看扁了!”龙娃说完,“蹭蹭”几下,也跳上了高架子。

凤娃毕竟是女孩儿,她有些胆怯,自言自语道:“那么高,危险吗?不行,我不能让他俩小瞧我。”说着,凤娃也胆战心惊地、晃晃悠悠地,踩着“一”字步爬上高架子。

家美睁大双眼,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你……你……你们造反啊!那么高,多危险哪,快下来!”

凤娃最听妈妈话了,她小心翼翼地跳下来,扭过头来看着黑猫警长和龙娃:“妈妈,他俩不听您的话。”

家美用像刺刀一样犀利的目光,瞪了他俩一眼,声色俱厉地说:“你俩下来吗?!”

“下,下,下,妈妈别生气。”龙娃和黑猫警长异口同声道。

只听“噌”一声,龙娃跳下来了。家美快步上前,伸出像是无情却有情的前掌,掴了龙娃一巴掌。龙娃蔫头耷脑地、乖乖地坐在一边,不敢轻举妄动了。

“噌”又一声,黑猫警长跳下来,抬起头就想跑,他想躲过家美的猫掌。可是,眼疾手快的家美,一露手就揪住了黑猫警长的长尾巴:“小兔崽子,你往哪儿跑?在家乖乖待着,你不知道外面有多危险。”

黑猫警长扭过头来,嬉皮笑脸地对妈妈说:“我知道,妈妈最爱我。”

家美气得哭笑不得,她伸手把黑猫警长拥到怀里,温情地给他舔起了毛。龙娃和凤娃在一旁羡慕不已,也主动地投怀送抱。

家美簇拥着三个孩子,伸出舌头依次舔过三个宝宝的头顶,她温和地说:“那个架子太危险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从那以后,三个宝宝再也没有爬过那个高高的、危险的架子。

又过了一个月,三个宝宝都三个月大了。家美知道,孩子大了,就得给他们适度的自由空间,得教他们生存的本领。

一天,家美对三个宝宝说:“纵然这个世界险象环生,你们也得独自去面对。毕竟总有一天,我也会老去,不可能照管你们一生。”

黑猫警长抢过话茬说:“妈妈我知道,您是要我们学会独立。以后你死了,我总不能小事烧香、大事掘坟吧!我已经长大了,你放心吧!”

凤娃连忙用猫掌捂住黑猫警长的嘴巴说:“你脑壳进水了,妈妈会生气的。”

“扑哧!”家美笑出了声:“妈妈不生气,只要你们自强自立,我就高兴。今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带你们出去逛逛,顺便教教你们过马路。”

“好哇!”三个宝宝高兴得手舞足蹈、摇头晃脑。

家美在前面走,三个宝宝整齐地排成一列,紧随其后。她带着孩子们向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走去。

他们时而走进路旁的草丛里,时而绕行在路边的人行道上。家美暗自庆幸:“好在已过早晨的上班高峰,路上的行人和车辆还不算多,我们的安全系数也高了些。”

三个宝宝东张西望的,瞪着好奇的大圆眼。外面的精彩世界,使他们眼花缭乱。

没过多久,猫妈妈就带着宝宝们,来到十字路口的人行横道线一侧。

“停——都站在边上,别动!”猫妈妈一边看着对面闪烁的小人儿灯,一边指挥猫宝宝们。

黑猫警长兴奋地说:“太好玩儿了!我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龙娃随声附和:“我喜欢这种刺激的生活。可是,我不喜欢这么多陌生人。”

家美转过身来,面对着三个宝宝,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千万要记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免得上当受骗;不要接近陌生人,以防被人捉走;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小心中毒。总之,我们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

三个宝宝都仰着头,聚精会神地聆听着猫妈妈的教诲。

凤娃娇滴滴地说:“妈妈,我不喜欢来来往往的车辆,我怕!我想回家。”

家美伸出前掌,轻轻地拍了拍凤娃的头顶,从容地说:“不怕,有妈妈。你们看!前面的十字路口有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稍等’。你们跟上妈妈,等那个闪烁的小人儿灯变成绿色时,咱们就从斑马线上快速通过。”

对面的红色小人儿灯正在闪烁,猫妈妈领着孩子们严阵以待。等了一会儿,小人儿灯变绿了。猫妈妈一声令下:“孩子们,快走!”只见数不清的小脚丫,快速捯着,有条不紊地通过了斑马线。他们安全地来到对面的草地里。

三只猫宝宝合抱着猫妈妈,激动地欢呼雀跃起来:“我们会过斑马线了!”

“你们长本事了,我真高兴!自由玩会儿吧!”猫妈妈笑眯眯地说完,惬意地躺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青草的味道,好清新哪!”

稍作休息后,一向谨慎的猫妈妈,对正在打闹嬉戏的孩子们说:“孩子们,此处恐有‘汪星人’出没,不宜久留。咱们回家吧!”家美说完,转身上路了。

龙娃、凤娃不情愿地跟在猫妈妈后面,嘴里还嘟囔着:“还没玩够呢!”

机警聪明的黑猫警长,发现妈妈引领的不是来时的路,他狐疑地问妈妈:“您是不是带错路了?”

“我们没有原路返回。我是想教你们,怎样穿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马路。”猫妈妈说着,钻到路旁一辆停放的汽车底下。

她回头看看,孩子们都紧紧跟在自己后面,“我们就趴在车底下,认真观察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在人少车少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跑过去。你们记住了吗?”

“记住了!”三个猫宝宝异口同声道。

猫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凝神屏气地趴在汽车底下,认真注视着宽阔的马路,就像埋伏在敌群的“小八路”一样。

“机会来了,出发!”家美在前面撒腿就跑,三个孩子紧紧跟上。他们安全地穿过了马路,平安地跑回了“猫咪王国”。

家美欣慰地对孩子们说:“你们长大了,以后就可以独自闯世界了。”

就这样,猫妈妈以身作则,实地示范,教会了孩子过马路。她还提醒孩子,要防范陌生人,所以她的三个孩子都平平安安、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了。

我时常看见马路上有猫猫狗狗被轧死或撞伤。如果他们也有像家美一样谨慎称职的好妈妈,他们的命运就不会那么悲惨了。

日历调到了2013年2月初,家美的三个孩子都七个月了,猫长到八个月就算成年猫了。

这是个寒假里的下午,我刚走出家门,就看见家美嘴里叼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一条长长的小细尾巴露在外面。

我意识到那是一只小老鼠,有些诧异:“这些养尊处优的小家伙,还会捉老鼠!”

“吱,吱,吱!”小老鼠发出凄惨的叫声,猫嘴里的小老鼠还活着。我心生恻隐:“那也是一个可怜的小生命啊!家美他们丰衣足食的,干吗还要吃小老鼠宝宝?不行!我得救小老鼠。”我拔腿飞快地去追家美。

没想到,一向喜欢让我抱抱的家美,似乎知道我的意图。她叼着小老鼠撒腿就跑,一溜烟似的钻进了地下室的“猫咪王国”。

我回家拿了钥匙,打开地下室的门,顿时惊呆了:家美和她的三个孩子坐在地上,正在众目睽睽地围观这个“吱星人”。可怜的小老鼠被吓得“哧溜哧溜”地乱爬,但爬不多远,就被家美迅速捉回来,给孩子们玩儿。三只小猫瞪大圆眼,死死盯着小老鼠的动向,然后轮流伸出小猫掌,打一下小老鼠就迅速缩回。

突然,慌不择路的小老鼠,借“凤娃”出手缓慢之时,仓皇逃脱,躲进了角落里。

家美的三个孩子傻傻地呆愣在原地,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

家美竖起鼻子,嗅着小老鼠的气味,立刻钻进犄角旮旯搜寻。不一会儿,小老鼠又被活捉回来了。

家美放下小老鼠,三个孩子又跟小老鼠逗起来。

我恍然大悟:“噢,家美这是在教孩子们捉老鼠的本领呢!”

眼看小老鼠被他们玩得愈来愈惨,动弹不得。我实在看不下去了,顺手拿起一根小木棍,象征性地朝几只猫打去:“不许欺负小老鼠,他的妈妈还在等他回家呢!”

没想到,家美张开大嘴,叼起小老鼠,飞快地穿过猫洞口逃之夭夭了。黑猫警长、龙娃、凤娃也紧跟着跑了出去。我慌忙去追,已不见了家美,只看见三只小猫追随母猫的背影。

第二天,我怀着对小老鼠的愧疚,去地下室寻找最终答案。那只可怜的小老鼠孤零零地躺在地板的中间,四条小腿直挺挺的,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再看家美,她正搂着三个孩子,“呼噜呼噜”地睡大觉呢!

我恼羞成怒,横眉冷对着他们,伸手戳了一下家美的小脑袋:“小老鼠死了,你就消停了!”

家美的脑袋顺势晃动了一下,冷冰冰地瞥了我一眼,小声嘟囔道:“捕鼠是我们的天职,我得教会孩子。给儿女留万贯家产,不如学一技在身。”

我自觉理屈词穷,还是强词夺理地埋怨道:“你为了让孩子学习技能,却葬送了小老鼠的性命。你的心太狠了吧!”

家美又瞥了我一眼:“不可理喻!”她郁闷地把脸背过去,不搭理我了。

生命只有一次,不能挽回了。我恍惚迷离地找来一张白纸,把小老鼠包裹起来,埋在了无花果树下。

猫不吃老鼠,却伤害了小老鼠。我怜惜小老鼠,却打扰了母猫教孩子学技能。到底孰是孰非?我陷入纠结中……

几天后的早晨,妈妈去地下室拿猫粮,无意中发现猫粮袋子上有一个小圆洞,猫粮都漏了出来。

妈妈返回家,轻轻推醒睡梦中的我,她风趣地说:“报告福尔摩斯探长,快去‘猫咪王国’,有情况!”

我慌忙起床,跑到“猫咪王国”,看见猫粮袋子上,有一个直径约三厘米的圆形锯齿状小孔,我顿时目瞪口呆:“不会是小老鼠咬的吧?!”

我匆匆抱起在猫窝里睡觉的黑猫警长,把他放到小孔旁:“你闻闻,是谁咬破的?”

他腆着脸,伸长鼻子一闻,响亮地“喵”了一声,他言辞凿凿地说:“就是那只该死的‘吱星人’干的。”黑猫警长说完,又懒洋洋地睡回笼觉了。

我恍然大悟,喃喃自语道:“小老鼠你真傻!你怎能到‘猫咪王国’偷吃猫粮呢?猫是你的天敌,你这不是自取灭亡吗?你这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不知死活呀!”

从此,我原谅了家美,也不再纠结那场我也参与的“猫捉老鼠”的游戏。这就是生物链,大自然自有它的生存法则,一切都应顺其自然。

后来,我有时想:无论家美教孩子过马路,还是教孩子逮老鼠,她都是现身说法,实战训练。不像有的妈妈,只是絮叨说教,口口声声让孩子看书去,自己却看电视或打麻将。做妈妈可是门儿大学问,地球人是否也该借鉴“喵星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