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小程村——手指上的乾坤
一把快剪,一方红纸,巧手慧心铰下的花花,却是激荡在整个大西北黄土高原之上,繁衍生命之美、孕育天地相通的最绚烂的祈愿。
地点:
陕西省延川县土岗乡
主要看点:
剪纸
最美时间:
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资深背包客推荐:
一个民俗村落集体造就的“窗户上的艺术”,手指上的淳朴纤巧与黄河最美的乾坤湾一脉相承。
陕北,作为地理名词出现的陕北,未免稍带了些许干枯与生硬。陕北,也许它本就是表述色彩的词语,黄土地里生,黄土地里长,熟透的枣红色,其实最是它浓郁的色调。
延川的十二月,早已迈入了缩手缩脚的寒冷季节。一路,沟沟坎坎、曲曲折折,冰冻的河水不再欢腾,落雪的山峦依旧倜傥。没入雪中的山弯弯,静悄悄地不动声色。大地亮着脊背,一起一伏、宽厚可靠。这是一片再沉实不过的黄土地,是一个可以相守一世的安稳家园。
成团成团的逼人寒气,在土岗上跌跌撞撞,与从土黄色背景中跳脱出的各式门帘惊艳相遇——十二个生肖,十二个寄寓;两支莲荷,一瓣香心。传统,在这一瞬,将硬朗变为柔软,将素淡染成浓烈,将挽留的艺术化作再现的传统。到底是黄土高原的风物,一种与山相对的执拗之情,越发深了。

黄河边的艺术村
承继着祖辈的素朴传统,默默担当着、给予着、渴望着的小程村,这个世世代代枕在粗犷又静美的黄河臂弯里的村庄,到了。
一条山路、一湾大河、几片枣树林,除此之外,小程村的三十来户窑洞人家,成日里守着的就是这无尽的山和无穷的天。进村时是午饭时间,没有人语,也未闻得犬吠,村子好像已提前进入了午休状态,唯有路旁几只鸡在咕咕地踱步,像阳光一样闲散。
在窑洞住下,还未吃饭,就开始在村中兜兜转转。那日,窑洞很静,天也幽蓝。几对半新不旧的窗花挂在土窑、镂空光阴、刻下岁月、道出心意。这里不是生命树、抓髻娃娃的故乡,这里没有祁秀梅、彭粉女的传奇,一把快剪,一方红纸,巧手慧心铰下的花花,却是激荡在整个大西北黄土高原之上,繁衍生命之美、孕育天地相通的最绚烂的祈愿。
一悲一喜,一哀一乐,生活的滋味,艺术的灵性,只有尝过它的人,方知浓淡。吱呀一声,胡玉梅风尘仆仆推开了家里的木门,怒气未全散去的她,见来人等在炕上要见识她的宝贝剪纸,欢喜自然渐渐爬上了眉梢。她说今天她走了很多山路,寻有孕的儿媳,儿媳不愿待在这里,嫌家里条件不好,早上跑了,回娘家了。话没说完,就开始洗手抹脸,烧柴做饭,摊开剪纸,拿出剪刀,她样样做得一丝不乱。五十多岁的胡玉梅,微笑着,忙碌着。炕上有体谅她的老汉和公公,炕沿有赞美她剪纸的外乡人。一盏昏灯下,皱纹,此时成就了她脸上最光彩的印迹。
如果说做饭、洗衣、纳鞋,是身为女人的本分,那么,唱曲儿、铰花花,就是胡玉梅职务之外天马行空的畅游了。她给我看县上大老板订的剪纸年货,让我看她给老汉纳的鞋底,叫我看乾坤湾里的船儿和老窑,她还给我讲他们赤烈的爱情,也给我讲去年上家来的黄头发和黑皮肤人的故事。说起这些,她一双眼睛美得迷人,仿佛照得见童年的稚拙和少女的纯真。
摆开花馍、贴上窗花喜气洋洋的土窑里,吹起唢呐、铺满红枣的热闹闹院子内,我爱上她剪刀舞动下,饱满丰盈的构图,爱上她油灯熏黄画样里,大胆奔放的情愫——抿了嘴,低了头,喜鹊衔枝来,炕头把手拉;鱼钻莲,树坐果,花开满怀,抱了小儿,欢欢喜喜把家还。胡玉梅她老汉,靠在炕上,抽着纸烟,看了眼这口四壁贴满红彤彤剪纸的土窑,憋不住对我说,她当年也是这样的大辫子。

一把剪子,剪一生
作者手记
1.如果运气好,正月里能在小程村里看到扭秧歌,正月十五在延川县城里,还会举办秧歌比赛。
2.小程村的食宿可选择在老程农家乐解决。当地人一般一天只吃两顿饭,喝小米粥,睡大炕,感觉很舒坦。
3.延川县城有不少红枣专卖店,鲜的干的都有,可以带些大枣特产回去。
到达
先到延安再转乘去往延川的班车,去小程村要到延川南关车站坐去土岗的班车,每天9点、11点、13点和15点有车发往土岗乡,但冬季通常只发早上和下午两班车。由土岗乡去往小程村需要包车。
门票
无
周边景点
乾坤湾、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