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皇家园林的经典绝唱
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终至山巅的智慧海,九个层次,沿一条垂直向上的中轴线层层上升,从水面一直到山顶,组成以佛香阁为中心的巨大建筑群,无论是往上仰视,还是向下俯视,层层升高的宏伟建筑,都展示了皇宫御苑的不凡气派。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
主要看点:
仁寿殿、乐寿堂、佛香阁、长廊、昆明湖、苏州街
资深背包客推荐:
清代“三山五园”之一,最完整、最经典的清代皇家园林。
从天安门出发,向西北方向约20公里的地方就是颐和园。这座留给世人的迄今最完整的清代皇家园林,实际上就是“三山五园”中的清漪园。清漪园前身是好山园,当年乾隆为了给自己的母亲做六十寿庆,改瓮山为万寿山,改西湖为昆明湖,改好山园为清漪园。和圆明园一样,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重建,改称颐和园。
进东宫门,就是仁寿门。仁寿门内的寿星石是仁寿殿的屏障,殿前有一只麒麟,鹿角、龙头、狮尾、牛蹄,遍身鳞甲,生有避火纹,这种自然界并不存在的怪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和想象力,因据说有祥瑞之兆而屡被皇家选中作为门庭的镇物。当然仁寿门内最抢眼的还是仁寿殿,这便是颐和园的政治中心所在了,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是在这里接见大臣和外国使节。
在富丽舒适的寝宫生活区,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慈禧太后的寝宫——乐寿堂。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多次在颐和园里接见各国大使和夫人,还邀请这些洋夫人到自己的寝宫参观。
当年的慈禧太后是一个超级戏迷。仁寿殿北侧的德和园就是专供她看戏的地方,其主体建筑是大戏楼,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戏楼,也可说是装饰最华丽的戏台了,共有上中下三层舞台,分别名为福、禄、寿。各层之间有天井地井相接,底层舞台底部有水池,顶层舞台上有绞车,戏演到紧要处,神仙鬼怪可以腾云驾雾从天而降,也可以神奇地潜入地下,天上地下来去自如,台上台下还可以喷水冒烟,好不热闹逼真。
万寿山处在颐和园的中心部位,万寿山南麓古朴雄浑的佛香阁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终至山巅的智慧海,九个层次,沿一条垂直向上的中轴线层层上升,从水面一直到山顶,组成以佛香阁为中心的巨大建筑群,无论是往上仰视,还是向下俯视,层层升高的宏伟建筑,都展示了皇宫御苑的不凡气派。
长廊横亘于昆明湖北岸、万寿山前,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长782米。长廊的最大看点是廊檐下缤纷的彩绘,内容都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绘画手法多变而富有创意,14000多幅图画,竟无一雷同。
昆明湖约占全园3/4的面积,波光云影,视野开阔,但水面并不单调,湖的北面、东面点缀着各种建筑,东西各有长堤。昆明湖中最大的岛是南湖岛,通过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这座长150米的桥,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在长廊一带望去,可以看到阳光下桥身如玉带般横卧在水波之上,桥沉静而水波漾。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一如苏堤又胜过苏堤,堤上遍植桃柳,有20棵400年的古柳,著名的“西堤六桥”隐现在堤花岸柳之中。
后山后湖一带、北宫门内是苏州街,即乾隆年间的“买卖街”,一条专供帝后妃嫔们逛的商业街,一水两街,沿岸为市肆,招幌牌匾下的60多个铺面,分别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首饰铺、点心铺等。

昆明湖和万寿山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放弃走马观花的游览方式,到万寿山后山去聆听鸟语,或乘船徜徉在波光粼粼的昆明湖,而漫步在游人稀少的西堤,更是一种难得的静谧享受。
作者手记
颐和园内有特色的就餐场所是听鹂馆饭庄,中午提供零点菜肴,晚上提供宫廷筵席。园内还有如意饭庄、知春亭餐厅、清华轩餐厅、南湖岛涵虚堂餐厅,一般提供快餐,但到了午餐时间这些地方一般人会很多,有时候会出现排队等候的现象。
到达
可乘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下。
门票
旺季30元,淡季20元。联票(含德和园、佛香阁、文昌院、苏州街)旺季60元,淡季50元。
周边景点
香山、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