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及时代背景
范宽(约967年之前—约1027年之后),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其人如其名,性情宽厚,有好道之心。师造化,一生沉浸于山水之间,并无他求,没有在仕途上追逐热闹,把全部精力投入于山水林泉和绘画事业之中。『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广川画跋》)—董逌。
《宣和画谱》记其『风仪峭古,举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唐至宋时期,山水画受政治影响很大,宫廷的权势制约了山水画的发展,到了唐末时期,战争迭起,当时的城池大都战乱残破,朝廷集团政治势力无心关心绘事,山水画则出现了摆脱政治影响的高人逸士,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等。他们没有了宫廷权势思想的压制,自由表现他们喜闻乐见的真山真水,摆脱了人物画的束缚,推动了山水画的大发展。
宋初的山水画,根据地域自然山石风貌不同,画家的作品风格也随之迥然不同,可分为两大系:关仝、李成、范宽为北派山水,南派山水大家代表为董源和巨然。《图画见闻志》卷一《论三家山水》谓:『画山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跱,百代标程……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抢笔俱匀,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也……』。
《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顶峰之作,是每一位优秀山水画家必须临摹的作品之一。《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经典之作,是最具范宽绘画风格的作品之一,范宽与李成成为北宋时期北方山水画派的主流。『齐鲁之士,惟摹关陕之士,惟摹范宽。』又有范宽为武,李成为文,有『一文一武』之说。
临摹《溪山行旅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范宽的作品在宋画山水作品中有重要的地位,具备了宋画图真求实,精笔妙墨的一面,而在精微的皴法中,又不乏文人墨客的趣味,具有较高的临摹学习价值。
临摹《溪山行旅图》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若时间精力不允许可以临摹画中的一个局部,体会和学习里面的笔法即可。当然,最好是临摹完整的一幅,那样能体会到画面整体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