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建筑总平面图实例
图6-2所示为建筑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图中给出了拟建建筑物所在建设区中的平面位置、建筑物的外形、名称、层数、标高和地面控制点标高、风向玫瑰图等基本要素。图6-2所示给出了建设区内给水管道、排水管道、雨水管道以及室外消火栓和化粪池的布置情况。
从图6-2可以看出:生活给水管道接自市政给水管道,分别由东侧和西侧接入;在室外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合用一个系统,管道布置成环状;生活污水与雨水采用分流制排放,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经简单处理后再排入城市排水管道;雨水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道,雨水管管径DN200,坡度i=0.001;地下室顶板结构层标高为-0.900m,室外顶板覆土高度为900mm;生活给水管与消防给水管覆土高度为1400mm。
有时也将建筑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分为生活与消防给水总平面图和雨水与污水排水总平面图。
图6-3所示为生活与消防给水总平面图。图中标注“J”的管道为生活给水管道,生活给水管道分别在建筑物的东西两侧与市政给水管道(市政自来水管)相连接。生活给水管道经水表后沿本建筑物地下室外侧形成环状布置,环状管管径为DN200。生活给水管道从建筑物的南侧进入建筑物,接到生活水箱,进水管设有倒流防止器。然后由设在地下室泵房内的三套室内整体式生活供水设备(设备内含有倒流防止器)向建筑物内供水。

图6-2 建筑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图6-3 生活与消防给水总平面图
从图6-3可以看出,消防给水管道在建筑物外与给水管道共用相同管路,给水管道经水表后沿大楼地下室外侧形成环状布置,环状管管径为DN200,并在建筑物的西南侧接入地下室消防水池。在建设区内的东侧、西侧和南侧分别设一座型号为SS100/65-1.0的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共三座。
地下室顶板结构层标高为-0.90m,室外顶板覆土高度为900mm;生活给水管与消防给水管覆土高度为1400mm。
图6-4为建筑排水总平面图。图中标注“W”的管道为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生活污水分为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不带粪便污水),粪便污水一定要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往市政污水管道。生活污水排水管道(DN200)沿地下室顶板,在900mm覆土层内(标高-0.700~-0.900m)汇合至南侧污水管道(DN200),再北转接入设置在建筑物东侧的G12-75SQF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建筑物东侧市政排水管道。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型号G12-75SQF含义如下:(G)钢筋混凝土、(12)12号、(75)容积75m3、(S)有地下水、(Q)可过汽车和(F)有覆土。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与地下室西侧外墙距离为1700mm,钢筋混凝土化粪池覆土为900mm。污水排水管道在车行道上覆土均大于900mm。
污水检查井有方形和圆形两种,一般采用圆形的较多。当管道埋深H≤1200mm时,圆形检查井的直径为700mm;当管道埋深H>1200mm时,圆形检查井的直径为1000mm。方形检查井的平面尺寸为500mm×500mm。
编号为“Y”的管道是雨水排水管道。沿大楼的东、西、南三侧埋地敷设,雨水经雨水口汇流到该管道后,在东侧排往市政雨水管网,管径DN200。地下室集水坑中的消防废水通过编号为“F”的管道也接入该雨水管道系统。雨水检查井为圆形检查井(管道埋深H≤1200mm时,采用φ700;管道埋深H>1200mm时,采用φ1000)。雨水口为单箅雨水口(铸铁盖板),雨水口与雨水圆形检查井连接管管径为DN200,坡度为i=0.01。雨水排水管道在车行道上覆土均大于900mm。

图6-4 建筑排水总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