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在科技突破不断推动社会变革的今天,每一次科技的革新都会引发商业浪潮,并造就一批新的弄潮儿。这是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这是一个打破命运的时代,这是一个成就梦想的时代。而无人机是否是下一次浪潮?

从2013年开始,亚马逊公司为无人机送货计划投入大量心血:研发并测试了多款无人机机型,收购欧洲顶尖计算机视觉团队为无人机提供更好的避障能力,在劝说美国政府放宽无人机监管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进入2014年,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崛起良机的英特尔公司,大举投资、收购了至少5家无人机软、硬件企业以及多家业务涉及无人机的企业,在无人机市场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疆域。

2015年至今,更多耳熟能详的公司加入无人机阵营:索尼联合自动驾驶服务公司ZMP共同成立一家名为Aerosense的无人机公司;Facebook公司全尺寸太阳能无人机问世;高通公司基于骁龙处理器技术推出无人机芯片;运动相机鼻祖GoPro公司、BAT三巨头之一的腾讯公司,以及生态链越做越大的小米公司也相继推出了面向玩家的无人机产品,将业务延伸到天上。

无人机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技术和产品已经相对成熟,随着资本的融入、创业企业的崛起和老牌巨头的布局,无人机大“势”已成,一波由无人机引发的空中机器人革命浪潮已经到来。

无人机起初仅限于应用在军事领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战争中均有其身影。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无人机也经历了“军转民”的必然趋势。“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站在新时代的路口,无人机多了两个身份: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专业工具。这两个标签意味着无人机不再局限于军事范畴,而是开始和百姓生活、生产制造有了联系。作为电子消费品,无人机频频亮相各类电子消费展,用航拍和自拍功能吸引大众,正是这类产品,让无人机揭开了神秘面纱,开始走进大众的生活。作为专业工具,无人机在农业、测绘、能源、安防、救援、物流等领域已经初步显现出了它的实用价值,但仍有很大的空间等待挖掘。通过这两种途径,无人机作为一种空中平台,把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从二维扩展到了三维空间,在垂直高度上创造了无限可能。

现在,无人机虽然还谈不上是家喻户晓,但其销量、企业数量、媒体热度和融资金额都在最近几年间出现了指数型增长。这是无人机发展100多年来,首次获得如此巨大的关注,是无人机从军用转向民用以来,首次呈现出如此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说,送货无人机会像送邮件的卡车一样普遍。更乐观的业内人士认为,无人机未来会像手机一样普及。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见铺天盖地的市场前瞻信息和百亿、千亿的市场规模预测数据,不管这些预言会不会真的发生,不可否认的是,无人机确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大众生活靠近。无论你对无人机的未来有多少质疑,无人机时代的大门已经开启。

无人机作为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技术,到了21世纪终于迸发出蓬勃的市场活力,像每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行业一样,发展是飞速的,但也是混乱的。随着企业和从业者数量的几何级增长,各种声音错综复杂,对产品、技术、应用等问题的看法也众说纷纭,导致刚入行的从业者、消费者、投资圈人士、政府机关人士、无人机爱好者等群体雾里看花,而同时整个行业都处在一个信息爆炸急需梳理的发展阶段。

宇辰网(www.yuchen360.com)作为无人机行业垂直媒体,以“让世界读懂无人机”为服务宗旨,联合机械工业出版社,共同推出“无人机时代丛书”,希望为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无人机是什么?从军事武器到消费娱乐产品,再到行业应用,无人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无人机为社会带来哪些变革?这些就是丛书第一本要探讨和解答的问题。本书纵向细数了无人机的百年变迁,横向主要从应用、市场、技术和监管四个方向对无人机行业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力求做一本集知识性、商业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大众科普类读物。

能够顺利完成本书首先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周中华副社长、林桢编辑从选题、立项、目录和内容修改方面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也要感谢对本书内容提供很多宝贵意见及帮助的专家,包括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斌、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创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才圣、南京奇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冯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吴强。当然还有众多其他的专家学者,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付出相信细心的读者能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感受到。

作者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