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民间:已知的无人机系统划分

传统与民间:已知的无人机系统划分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大大小小的无人机来说,这话再合适不过了。从巴掌大的玩具,到翼展与大型客机相当的侦察无人机,它们都具有一些功能类似的组成。但是怎么划分,一直众说纷纭。

978-7-111-57039-4-Chapter05-1.jpg

大型无人机解剖图

传统军工企业都是按照飞行器设计的传统思路进行划分,使用系统-分系统-子系统-设备的四级划分方式。具体的划分是这样的:

首先把无人机系统划分为飞行器分系统和地面站分系统,就是将天地分家;在飞行器分系统中再分为飞机平台、导航飞控、动力设备、电气设备、载荷等多个子系统,子系统下级再对应一个个的机载设备;而地面站分系统则划分为指挥控制、测控链路、综合保障、发射回收等子系统,子系统内再包含场站、维修、燃料等所需的支援设备。

这样的划分方式显然更加适用于大型飞行器及其配套设备,但是对当前民用无人机来说大材小用了。民用无人机有的系统非常庞大,有的系统则空空如也。

978-7-111-57039-4-Chapter05-2.jpg

传统的无人机系统划分示意图

民间的无人机系统划分,大多来自对四旋翼的开发和研究。一般直接将无人机系统划分为飞机机体、飞控设备、动力设备、通信链路、地面站计算机等系统。这种二级划分的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非常适合用途单一的微型无人机系统的组织架构。但是对于设备较多的小型、中型无人机则显得缺乏调理,一级分类过于庞大,而且缺乏有力的技术分割界面。

978-7-111-57039-4-Chapter05-3.jpg

民间的无人机系统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