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现在,虽已远离了实用,但作为一种艺术生生不息,熠熠生辉。在这个文化艺术盛行的时代,从事和研究书法理论者大有人在;创作者、收藏者、经营者、爱好者数不胜数;专业的、业余的比比皆是。可以说,追寻书法艺术者层出不穷,蜂拥而至。总之,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已经来临。

最近,我阅读了由寇克让先生撰写的《书法没有秘密》,在这本书的自序里读到这样一句话:“书法是一个大家都熟悉却并不了解的东西。”这句话让我引而广之,就是“创意书法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名词,更是一个大家既不熟悉也不了解的东西”。这句话触动了我应该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写点东西的想法。之后,我就到北京各大书店寻找关于创意书法的书籍,均无功而返。在百度上搜索看到一些关于创意书法的描述,都很零碎,不具有理论性,更不具有指导性。我的《张永清创意书法赏析》这一读本,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从单体汉字对创意书法谈了一点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涉及面比较窄。希望通过本书,从书法的点画之法、结字造型、布局谋篇到意境创设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不断丰富创意书法的理论。

创意书法,虽说是近几年的新提法,新概念,但我认为存在已久,而且范围很广。最早甲骨文的出现,就已经存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文字,没有上升为艺术。比如汉字的形体构造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现代有禅意等。我认为:创意是上面六种形体构造的综合反映,是一种现代形式的表现方法。近几年,创意书法发展很快,但缺乏理论的具体指导,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引领,创意书法五花八门,有的到了粗制滥造、故弄玄虚、飞扬跋扈的“江湖式”地步。如果不进行规范,势必扰乱文化艺术市场,给繁荣的创意文化市场抹黑。那种江湖式的虚张声势、华而不实的所谓创意遭人唾弃,我们不提倡,坚决摒弃之。好的创意书法,我们大力支持,给以褒扬。目前精品创意优势突显,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从市场的角度看,相对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传统的五体书法仍然是书法艺术的主流,起着书法艺术的主导地位。创意书法只是书法艺术领域的一个分支,虽属次要,但也不可缺失。如果把中国的书画艺术比作一台春晚节目,创意书法就是春晚众多节目中绚丽夺目的舞蹈,抑或是耐人寻味的小品、优美动听的歌曲等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的演变过程,其实是点画、结体再到意境的一种创新,某种程度上也包含着一种创意。所以说,没有创新、创意就没有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升华。

齐白石大师曾说: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创意书法像作画一样,体现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不可能有创新,不似就丢掉了传统。所以,创意书法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发挥创造,是形体和会意的完美结合,和谐统一。

本书收集了权希军老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团顾问)、王根权先生(中国书法学院院长)、法闻法师(中国宗教学会会员、赵朴初东方禅艺书画院院长、北京普照寺住持)对我的创意书法的题字,以及清华美院资深评论家李小隆先生对我的创意书法的点评。也对“和福”“鸿福”“祥福”“福兴图”“慈佛”“禄”“寿”以及“福慧祈愿堂”这些创意书法品牌,分别进行了解析。本书从理论到具体创作,表述了我对创意书法的理解,客观上对创意书法有了一个积极肯定的态度、基本定位和正面向上的描述。相信读者阅过之后,一定会从中受到有益的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张永清

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