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和亲往事》简介
《唐代和亲往事》这本书是由.蒋爱花著创作的,《唐代和亲往事》共有82章节
1
序
和亲,也称作“和戎”“和蕃”,一般认为和亲最早出现于西汉。当时汉朝刚刚立国不久,国力贫弱,而位于北部边疆的匈奴却是强盛无比,不断侵扰汉朝的边境。汉高祖刘邦在解决...
2
目录
目 录 序 第一讲 神秘的唐代大墓 令人费解的墓志铭 唐朝第一位和亲公主 一波三折的请婚 第二讲 弘化公主的未解之谜 政权危机 亡国亡家 死因之谜 第三讲 吐蕃...
3
第一讲 神秘的唐代大墓
在甘肃省武威市,有一个叫南营乡青嘴湾的地方,这里风景秀美、山峦叠嶂。大概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这里陆续发现了好几座大墓。墓的规格和数量惊人,绵延数公里。众所周知,...
4
令人费解的墓志铭
在中国,墓志铭开始出现于南北朝时期,被广泛应用于中高层官员或富贵之家的墓茔中。墓志铭由志盖、志石两部分组成,一般的志盖设计成覆斗形,像一个倒扣的斗,放在志石的上...
5
唐朝第一位和亲公主
公元640年的一天,气势壮观的一队人马,穿行在西北的茫茫大漠中。马队上飘动的旗子带有耀眼的皇家标记,悠扬的驼铃声夹杂其间,空旷的戈壁滩上多了一份厚重与寂寞。在队...
6
一波三折的请婚
贞观八年(634年),李世民在位已经8年,这时发生了使者被扣事件,让他大为光火。谁被扣了呢? 吐谷浑在侵袭唐朝领地凉州的时候,把唐朝的使者赵德楷拘禁了。唐太宗先...
7
第二讲 弘化公主的未解之谜
贞观十年,吐谷浑政权心甘情愿接受唐朝的保护,实际上是承认了大唐帝国的宗主国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下诏书授予吐谷浑的首领慕容诺曷钵为可汗,册封他为河源郡王,并...
8
政权危机
虽然慕容诺曷钵已经是吐谷浑的国王,但此时吐谷浑政权内部极其不稳定。政治势力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诺曷钵为首的亲唐派,把迎娶大唐的公主看得无比重要,积极修复与唐朝的关...
9
亡国亡家
一转眼,弘化公主已经在吐谷浑生活了13年。653年,弘化公主请求入朝觐见,这时唐太宗已经驾崩,他的儿子唐高宗继位,在得知弘化公主要回娘家的消息后,唐高宗很期待见...
10
死因之谜
688年,与弘化公主相濡以沫48年的丈夫诺曷钵因病去世,唐王朝加封慕容忠为青海王。66岁的弘化公主继续辅佐慕容忠治理安乐州。两年之后,武则天称帝,改唐朝国号为周...
11
第三讲 吐蕃使者来请婚
640年,在大唐的宫殿里,唐太宗正在接待一位来自吐蕃的使臣,这位使臣叫禄东赞,他是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大相(相当于宰相),是松赞干布最为器重的大臣,这次作为吐蕃的...
12
三国与三角
吐蕃崛起于青藏高原,位于唐朝的西南,与吐蕃相邻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吐谷浑。在地理关系上,吐谷浑夹在唐朝和吐蕃之间,所以三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存在着摩擦、战争、合作。 大...
13
痛打吐谷浑
松赞干布准备出兵痛打受大唐庇护的吐谷浑,一方面他一直有征服吐谷浑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想让大唐瞧一瞧吐蕃的实力。于是,吐蕃派出了大部兵力攻打吐谷浑。此时的唐帝国已经...
14
唐朝军队的反击
松赞干布借着这一点点胜利果实,态度非常强硬,向唐朝叫嚣“公主不至,我且深入”。他的意思非常明确,大唐要是不答应将公主嫁给我,那我可就真要深入你国境了。吐蕃在松州...
15
第四讲 打出来的交情
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多次向大唐请婚,希望迎娶一位大唐的公主,但几乎在同时,向唐朝请婚的另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吐谷浑,却已经娶得了唐朝的弘化公主。刚开始,唐太宗没有答应吐...
16
不战而胜
通过松州之战,尤其是吐蕃军队打败韩威率领的唐朝军队,李世民已经充分认识到不能轻视吐蕃。吐蕃方面,明知自己实力稍微差一些,也没想到唐朝派重兵予以回击。原本只是想骚...
17
解读《步辇图》
阎立本是唐朝的御用宫廷画师,他所作的《步辇图》完美地记录了吐蕃请婚的场景,因为唐代的《步辇图》原本已经失传,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是宋朝人的临摹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18
和亲公主的类型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终于决定答应吐蕃的和亲请求。要知道和亲政策并不是当时唯一的民族政策,一般情况下,和亲是当国势衰微的时候,对少数民族的求全之策。但是,唐太宗答...
19
第五讲 惊心动魄的比武招亲
7世纪中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知道政权建立之初,需要稳定的政治局面,更需要与邻邦搞好关系。他富有远见卓识,所以连自己的婚姻都带有了政治色彩,首先与西边的邻国尼婆...
20
闯关难题
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在藏族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中,唐太宗之所以将美丽多才的文成公主许配给吐蕃的赞普,是因为请婚使禄东赞的功劳,...
21
故事中的真与假
吐蕃使者请婚的故事成为传颂千年的藏汉联姻的美好传说,故事当然有夸张的成分。在唐朝的正史文献中没有记载“五试婚使”的故事,然而藏文文献中却出现了不同版本。藏族民间...
22
和亲公主的嫁妆
自从答应了吐蕃的求婚,唐朝皇室上下就开始忙活文成公主的嫁妆。既然是大唐嫁女,不管公主是不是皇帝的亲闺女,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绝对不能含糊,唐朝皇室为文成公主准备了...
23
第六讲 裸婚也快乐
经过一番周折,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的请婚,并且开始为文成公主准备嫁妆。唐太宗意识到吐蕃日益强大,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西南边陲的稳定,还可以使吐蕃在潜...
24
送亲的队伍
公主要出嫁,必须有娘家人送亲才显得隆重,这是古往今来的老规矩。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由她的父亲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率领。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厚的嫁妆外,还带有大...
25
沿途的传说
在充满艰险的旅途中,文成公主经受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我们从民间传说中可以窥见一斑。在青海流传着一个与文成公主有关的药水神泉的故事。这是怎样的传说呢? 相传,...
26
赞普的亲迎
松赞干布作为吐蕃的赞普,是一国之君,他要迎娶大唐的公主,没有理由不隆重举办。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婚姻,跨越不同的民族,跨越不同的政权,是不是如梦幻般的奢华呢? ...
27
第七讲 等同十万雄兵的婚姻
641年,文成公主奉唐太宗之命远嫁吐蕃,履行大唐与吐蕃达成的和亲之约,在历尽艰难之后,文成公主终于入藏与松赞干布结成连理。吐蕃地处青藏高原,是传统的藏族地区,很...
28
公主带来的“大唐之风”
文成公主入藏,悄然刮起了一阵“大唐之风”。后来,文成公主的功绩不断被民歌、藏戏等文学作品所歌颂。《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松赞干布刚...
29
双方的文化交流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为了政权利益而结合,成就了一段千古美谈,他们的结合不仅达到了两个政权邦交睦邻的外交效果,也促成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相对落后的吐蕃从强盛的大唐...
30
歌谣与真实
歌谣与传说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真实性,但也有夸大与神化的成分。从这些史籍与传说中,不难看出文成公主带给了西藏不少汉族农牧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也能反映出当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