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川战役

大非川战役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婚姻开启了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先河,破除了双方不信任的坚冰。松赞干布去世后,由于他的儿子早亡,只好由孙子芒松芒赞继位,大相禄东赞继续辅佐朝政。禄东赞继续奉行松赞干布在位时的政策,吐蕃和大唐的友好关系应该一直维持下去,况且文成公主还在世,她还有影响力,可是在670年,吐蕃和大唐发生了摩擦,战火重燃。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个导火索就是吐谷浑,吐谷浑处于大唐和吐蕃之间,大唐不但支持吐谷浑的慕容诺曷钵坐稳了江山,而且还与吐谷浑和亲,送出了第一位和亲公主弘化公主,这明显带有赐婚的性质,所以说吐谷浑是大唐的从属国。但吐谷浑也一直是吐蕃想要吞并的一块“肥肉”,因为大唐的关系,双方才相安无事。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吐蕃的实力已经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

在吐蕃进攻吐谷浑的时候,吐谷浑的综合国力远远比不上吐蕃,不过有唐王朝这位“老大哥”关照着,吐谷浑一边抵挡吐蕃的进攻,一边向大唐求援,请求长安方面协助抵抗吐蕃的进犯。

在这关键时刻,吐谷浑的大臣素和贵因触犯刑律,叛逃到了吐蕃,素和贵将吐谷浑国内的情况、军事机密向吐蕃和盘托出。禄东赞一看有机可乘,马上有针对性地加强部署,并很快作出了直接出兵的决定。在强大的吐蕃面前,吐谷浑完全处于劣势,国土迅速沦丧,很快走到了亡国的边缘。 面对家国不保的危险,吐谷浑的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妻子弘化公主一道,带着嫡系部众弃国而逃,投奔大唐,到了凉州(甘肃武威),随后他们又被安置到了远离战场的唐朝内地。

作为吐蕃老臣的禄东赞,多次带兵攻打吐谷浑。663年,吐蕃军队在禄东赞的亲自指挥下,占领了吐谷浑全境,吐谷浑被迫宣告亡国。吐谷浑亡国之后,唐朝与吐蕃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双方经常在日月山一带发生冲突,关系持续恶化。4年之后,禄东赞病逝于原吐谷浑境内。但是禄东赞所属的噶尔家族继续影响吐蕃朝政,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赞普家族。这时虽然文成公主还在世,但在国家利益面前,还有谁敬重她是大唐的公主呢?一个弱女子再也无法阻止婆家人与娘家人之间的军事冲突。

吐蕃不断向唐朝发起挑战,这时候的唐朝皇帝是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唐高宗不甘示弱。咸亨元年(670年)4月,唐与吐蕃争夺安西四镇,也就是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不要小瞧了这四个镇,安西四镇是唐朝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安西四镇在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对于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至关重要。为了这四个镇,唐朝与吐蕃在大非川展开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就是大非川战役。

大非川是哪里呢?今天青海的共和县。刚开始,吐蕃军队所向披靡,很快攻陷了唐朝西部的18个羁縻州,唐朝被迫退出安西四镇。安西四镇被吐蕃占领,对唐朝来说,这意味着切断了通向中亚西亚的交通线。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线被切断了有那么重要吗?当然。这相当于唐朝对外交流的主干道被切断。如果大唐再不大规模出兵,将面临丧失西北门户的危险。所以,唐朝打着护送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回国的旗号,与吐蕃军队在大非川正式开战。

长期以来,大非川战役是军事史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唐代官方史料的记载语焉不详,所以学术界对于参战的吐蕃军、唐朝军队的数量尚存争议。为什么唐代官方史书对这次战役讳莫如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