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产品设计融合性研究》简介
《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产品设计融合性研究》这本书是由.辛勤颖著创作的,《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产品设计融合性研究》共有108章节
1
前言
设计面向市场,服务于企业,作为商业行为中的一个环节,向社会提供服务与贡献的同时,亦是文化创造与不断延续的手段。本书透过文化内涵表现的点滴,从宏观角度审读设计,从...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设计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及其永恒魅力 第二节 从文化提炼到品牌构建 一、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 二、文化提炼对于品牌设计的作用...
3
第一章 绪论
...
4
第一节 中国设计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及其永恒魅力
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源自与于中国人的创造与审美,溯源于先祖们对形的认知、美化、提炼,而后逐渐向图腾崇拜的情感表达这种抽象的思维情感转变,并将这些本来以大事记方式记录...
5
第二节 从文化提炼到品牌构建
...
6
一、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
(一)文化内涵的表现方式 文化内涵,范围广泛,通常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表现方式包括各社会环境中具备象征性的符号、实体以及承载表现为文...
7
二、文化提炼对于品牌设计的作用与重要性
品牌产品往往具有强烈的精神内涵,远远超过单个产品带来的认知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通过设计衍生出无穷多的产品以及不受限的领域。人们选择某一特定品牌的实质原...
8
三、文化品牌与品牌文化
品牌生成、成长的背景就是将文化精髓充分发挥的过程。文化精髓充分发挥始终要求全程品牌文化建设,文化渗透过程就是品牌建设。所以,品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也就是文化的发展...
9
第三节 当代中国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
10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性
我国要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建设适应现代化的堪称是国家、民族的立国之本、民族之根的先进文化。构建先进文化与我们现有的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并不能无...
11
二、传统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美需有一个蕴涵其中的“精神势态”与之相匹配,通过产品形态的设计生生不息地进行传承与发扬光大,即“形神兼备”...
12
三、当代中国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聚集了我国几千年的民族智慧,我们现有的文化继承了先人不断创新、实践的经验。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思想以及物质创造是我们设计中最宝贵的资源,其具有鲜明的...
13
第二章 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典籍精要
...
14
第一节 《考工记》的设计思想
我国先秦时期编写的关于工艺制作原则的科技名著——《考工记》至今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百工之事”,而且蕴含着丰富的设计美学思想,在艺术与科学领域...
15
一、阴阳五行思想
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制度背景下,《考工记》的许多设计思想受到流行学说的影响,其中就记载了周朝的“阴阳五行”学说。 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就是阴阳的最初含义。与阴阳五行的...
16
二、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便是中国早期审美设计思想之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汉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更严格地说,“天人合一”四字是北宋的张载在《正...
17
三、制器尚象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制器尚象”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是一个具有相当代表性的造物观。《易·系辞》曰:“以制器者尚其象。”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说:“象...
18
第二节 《天工开物》的设计思想
丰富的传统工艺设计思想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永久流传,从先秦到明清都流传着一些关于艺术设计的典籍。《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的著作,初刊于1637年,共三卷十八篇...
19
一、“天人相邀”的设计思想
“天工”和“开物”分别出自《尚书·皋陶谟》和《周易·系辞上》,这也是《天工开物》这一书名的由来。造化之工就是“天工”,《尚书·皋陶谟》云:“无旷庶官,天工,人其...
20
二、“生克相邀”的设计思想
“生克”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早就是指五行的相生与相克。《尚书·洪范》最早提出金、木、水、火、土五行,即五种物质形态及五种性能,后来墨子、管...
21
三、“法、巧、器”相邀的设计思想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出设计造物的三要素,即“法”“巧”以及“器”。《天工开物》各章节中所涉及的六大设计领域,贯穿了这三个要素相邀而缺一不可的思想。可以说“法...
22
第三节 《髹饰录》的设计思想
我国有三千多年历史的髹漆工艺,而《髹饰录》是我国古代唯一传世的漆工艺专著。由明代隆庆年间杰出的民间髹漆艺人黄成所著。因其文字较为简略,在天启年间,嘉兴著名的漆工...
23
一、“巧法造化”的设计原则
师法造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设计造物所一贯强调的准则,提倡的就是一种学习自然、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设计思想。黄成在《髹饰录·乾集》中进一步提出“巧法造化”,即是指漆...
24
二、“质则人身”的设计原则
所谓“质则人身”,是指把漆器的胎质做拟人化的类比,即把器胎喻为人的骨质,于骨上着筋、长肉,赋皮。实际上就是将制作的胎、布、漆灰等各道工序比拟为人的身体的生长过程...
25
三、“文象阴阳”的设计原则
“文象阴阳”是《髹饰录》提出的一个非常有个性特点的设计原则。扬明对这个概念的注释是:“定位自然成凹凸,生成天质见玄黄。”对于现代人来说,扬注不仅没有把问题解释清...
26
第四节 《长物志》的设计思想
《长物志》是明末文人文震亨撰述的一部弘扬“吴趣”设计情调的著作。文震亨,字启美,是现代苏州人士,是明代书法和画作兼长的文徵明曾孙。曾以恩贡出仕中书舍人,清顺治二...
27
一、“三宁三无”的设计美学原则
“三宁三无”是文震亨在《长物志》卷一讨论居室设计与建造时作为总论提出来的。他说:“总之,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这里古与时相对,宁可...
28
二、“必与时宜”的服装设计思想
在《长物志》卷八的“衣饰”总论中,文震亨开宗明义亮出了自己关于服饰设计的基本观点:“衣冠制度,必与时宜。”他列举历代服饰发展之大要,一个时代必然有与其时代相应的...
29
三、“制具尚用”的设计思想
文震亨虽然十分注重器物设计的“雅”——古雅、文雅乃至新雅,但是他深知造物的目的是为了供人使用,所以器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不可以仅仅作为雅玩来欣赏。因此,他...
30
第五节 《园冶》的设计思想
计成,号是否道人,字是无否,出生在明朝(1582),原来的籍贯是松陵同里镇人。正是因为他的家乡美丽的山水风景,培养出他独特的对山水风景和园艺的执着。他对奇特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