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的再设计
1.“象征”设计手法
在对文化符号进行提炼后,直接应用于产品之上的设计手法过于直白,在有些产品上适用,但也有很多产品难以如此嫁接。为进一步把提炼的文化符号更好地融入整体设计中去,需要去对文化符号进行再设计,可采用象征的手法。
“象征”词义上意指“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形特点和性质,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感情”。中国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象征性,《易传》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之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其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立象”的目的性。这曾经是我国的一个美学思想,也是具有深深的影响力的“意象”。《考工记》中说,“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圆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这句话表现了车辕的象征意义,圆形代表天,方形代表大地。车盖的二十八根弓象征二十八星宿等,这都体现了古人的的思想,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意义。不管是轮、盖都有它本身的意义,也有古人所赋予它的深层含义,是一个普通的物象上升到了一个有意义的形式,是抽象的内涵。
当设计产品使用象征手法的时候,大家就会不断地想象,从而把各种产品的部分或者是整体,和生活中的情感观念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联想和移情,产品设计除却产品本身,又多了人的感情,所产生的感情呼应和产品相互联系,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象征手法。
复杂象征,就是设计者利用非具体的元素来体现更加丰富的情感。当然这也叫作抽象象征,我们用来表现的语言的复杂程度代表了其象征的程度。抽象越高,象征就越广。这些象征就是和人们的想象力一起开始的,没有准确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而我们说到产品的象征意义,就要和时代的特点结合起来考虑。象征元素可以代替形状来表达内容,这是对于文化性强的产品而言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这种赋予的意义是符合时代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特点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就采用了象征设计手法。其中祥云,在中国源远流长,是千年积淀的结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意象,它代表着祥和安宁,而祥云便也代表着吉祥如意。火炬外观上采用祥云图案,即有吉祥如意的象征寓意,对奥运盛会亦是一种美好祝福,源于汉代的漆红色也象征着热烈、激烈的体坛盛事。
在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影响下,在2009—2010年内,产品设计上广泛地使用了祥云图案的象征性。比如,图6-7中的“火炬之光”电吹风概念设计,其设计风格与理念就参考了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电吹风机身侧面运用祥云图案进行装饰,展现“热闹、喜庆”的生活象征意象。

图6-7 “火炬之光”电吹风概念设计
2.“隐喻”设计手法
“隐喻”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法,它代表着民族的文化或思想理念。比如,纸有千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也在全球文化的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北京奥运会上的火炬来源于此,隐喻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在全世界传递。 “隐喻”是两种形象的替换,但是修辞手法是不变的,这是从语言学上来说的,是相对于两者的相似度而言的。而在设计方面来说,如“信”调味罐的设计(图6-8)。其灵感来源于中国印章,再加以柔韧性的扭曲,展现曲线之美,富于生命力;印章隐喻“诚信”,应用于调味罐的造型设计,隐喻:人生就像调味罐,充满了酸甜苦辣,变幻莫测,但唯一不能变的是做人的诚信与韧性。
“隐喻”相对于“象征”手法来说,设计意味更为隐晦,需要受众群体对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才能进一步从中体会、感受到其比喻内容与精神实质的魅力所在。

图6-8 “信”调味罐设计
因此,当设计符号的再设计与应用,想要带给人以隐喻的设计含义,往往需要目标受众有同样或相似的文化认知。如果没有,那么在设计时,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说明,即对新的消费群体进行解说、教育,以从认识上同化或感化他们,从而得到良好的象征意味的预期目的。
3.“抽象仿生与拟态”设计手法
“接受美学”,不是陌生的、抽象的才引起人们的兴趣,也不是熟悉的、具体的才吸引人。而是给人们一种不太容易理解的、比较新奇的表达形式,从而让人产生兴趣,让人有无限的遐想,让人回味无穷,从而给人以享受和审美。
对于民族元素,它的表现形式是不同人有不同方法。是选择抽象还是具体,是给人怎样的想象,都是根据设计师的目标而制定的。英国设计师福斯特设计的首都T3航站楼(图6-9),是将龙这一个中国的符号进行抽象,“龙须”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龙身”是航站楼的主体,“龙脊”是主楼双曲弯拱形屋顶。龙代表建筑,从而使建筑巧妙地表达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龙的形象抽象仿生,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得到体现,在产品设计上也不乏此例。在我国广西隆安出土的C形龙玉佩,就对龙的形象进行简化抽象,并结合佩戴的功能、造型需求,设计制作出如图6-10所示的产品造型。

图6-9 首都T3航站楼

图6-10 隆安出土的C形龙玉佩
现代的设计者,从C形龙玉佩的造型制式中,又寻找到新的设计灵感,进一步抽象概念化“龙”的形象,并应用到沙发造型设计中,并进一步采用中国红、金色火焰图案与整体龙的形象相呼应,设计出“月龙”沙发,如图6-11所示。

图6-11 “月龙”沙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