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实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国古代圣贤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体现了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的一种审美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中国传统产品设计功能以实用性设计为主,不用过多地说明,也没有繁杂难懂的操作教程,更不需要特意进行使用教习,在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下,设计质朴实用,修饰精巧自然。
在闽南地区,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的功能设计以本地大众的使用需求为主要导向,材料选用本地天然材料,外观与修饰上依据传统审美观念进行设计。不同材料的选用,配以实用性的功能,与传统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巧妙融合,进一步体现了客家传统生活日用品朴素、原生态的设计风韵。
竹编提篮、吊篮(图5-6)等用品,在客属地区,多依日常生活的需要,有减节、截竹,以及中间的过程和最后编制。并依据采用的材料特性进一步设计使用器具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通过清洁、上油的方式来处理外表。可以使物品防潮耐磨,并体现出这种材料的天然质地。而且很多用来编制的多是简单清亮的,能够显现出一种纯朴自然的美感。竹篮本身的体积、容积,提手的高度、宽度、弧度等尺寸上的设计均与竹篮在日常生活中盛装物品、使用人群、使用场合等相适应。比如,用于采摘水果的竹篮,提手常有利于肩挎及悬挂树枝,竹篮编制紧固,篮形以方形、圆形、椭圆形为主,可盛装七八公斤的重量。有时果农为方便悬挂树枝,还会在果篮提手上加装金属钩,用于钩住果树枝。当果篮放置地面,水果装于篮内时,为防止水果损伤,还会在篮内铺设毛巾、布垫等。

图5-6 吊篮
又如,饭甑、灶篓、茶桶、副榜炉等,都具有上述特点。永定峰市副榜炉(图5-7),造型小巧,便携,实用大方,虽无华丽的修饰与绚丽色彩,实用性能却相当优良。并且这种副榜炉采用本地红陶土烧制而成,材料成本低,不怕破损引起的成本损耗。在一般的生活中,可以供人们用于暖酒、炖菜、熬药等。
再如,闽南客家花床(图5-8)、坐具、轿子等外表的设计中,经常会用鸟、虫等多种动植物外表的样式,来表达安详的意义。例如,喜上眉梢(梅花枝上栖息一只喜鹊)、多子多福(石榴与葫芦图案)、百年好合(鸳鸯戏水莲花间)等。在客家社会,将这种花纹作为安详、宁静、安好的一种象征,来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互相融合的一种方式。在客家花床的设计中,巧夺天工的雕花装饰又与各实用性功能巧妙结合。如床内后上方的隔板,用于放置棉被或衣服,可供使用者直接在床上更换衣服,保证私密性;隔板两侧下沿,与床架搭接的地方需要有加强筋板,在美观上就进一步设计为镂空雕刻的卷草或藤蔓图案,巧妙地掩饰了加强筋板的突兀感,并与花床整体设计相呼应,又装饰了隔板本身,避免呆板。

图5-7 永定峰市副榜炉

图5-8 闽南客家花床
中国人的传统生活简单而实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些生活中的活动规范,以简单、易懂、易记的语言汇入《弟子规》这一古代育儿书之中。中国古代的先人对于子弟们的教育亦是从这些最为基本而浅显的道理入手。其间所体现的正是这种质朴而实在的生活追求与精神观念,而这种传统亦充分地体现在中国人传统日用品设计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封建统治阶层的极尽奢华的用品设计,亦没有抛弃功能而先就外观的做法。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各种皇室日用品,在外观极尽奢华之能事的同时,其功能的保证、优良的使用性能仍然放在日用品设计与制作的第一位。
清代皇太后和皇后冬季所戴的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图5-9),冠圆式,貂皮为地,缀朱纬,顶以三只金累丝凤叠压,顶尖镶大东珠一,每层之间贯东珠各一,凤身均饰东珠各三,尾饰珍珠。朱纬周围缀金累丝凤七只,其上饰猫睛石各一,东珠各九,尾饰珍珠。冠后部饰金翟一只,翟背饰猫睛石一块,尾饰珍珠数颗。翟尾垂挂珠穗五行二就(横二排竖五列),中贯两面金累丝“心”形结,珠穗饰有金累丝与珊瑚制成的坠角。

图5-9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水晶双兽耳八角杯(图5-10),这个杯子质地是水晶,比较透明,颜色有点像茶的颜色,是八角形,身体上是光素,下面是雕刻有八角形的红色木质座椅。这与水晶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和谐。

图5-10 水晶双兽耳八角杯
铜镀金架香水瓶(图5-11),铜镀金三角形立式支架上,每一边都有蓝色的蛋形状的玻璃门,上面有半圆形的镀金开关,打开以后,就能看到一个蓝色的瓶子。这个门和玻璃瓶子都饰有彩色的花纹并镶有金边。这种结构的设计能够显现出其档次,华丽的装饰更可以显出是高档品。

图5-11 铜镀金架香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