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青藏高原的装饰——经 幡
2025年10月13日
相关链接 青藏高原的装饰——经 幡
经幡是藏族聚居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景象,藏语称“龙达”,“龙”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汉语意译为“风马经幡”是确切的。经幡一般有白、黄、红、绿、蓝五种颜色,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白色表示白云,黄色表示大地,红色表示火焰,绿色表示江河,蓝色表示蓝天。有些地方已简化为只有一种白色。五彩经幡从图案上来看,多为宝马背驮佛、法、僧三宝居中,周围则是龙、狮、虎、鹰等动物环绕,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其他还有佛像、宝塔、八宝、经文等。经幡最早起源于原始宗教苯教,大约形成于九世纪。藏传佛教噶举派将印有图案的布片系于旌绳上并悬挂于寺院,以祈求天地诸神保佑,最终逐步衍生至民间,而且日益世俗化。典型的经幡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五彩布或丝麻织品,现多为化纤制品,色彩更为鲜艳,更为持久耐用。经幡上面的图案或经文由传统的模板捺印,尺寸大小不一,一般为60厘米左右。经幡多悬挂于山坡、湖旁、垭口、关隘、寺院附近和佛塔之侧。风吹之后,经幡上面的经文诵读一遍,寓意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祈祷吉祥平安。

瓦切塔林的经幡,右上角的经幡上呈现出万字符形状的光斑


山坡上铺满了五彩经幡(青海)

安久拉冰湖上空飘扬的经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