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正确处理不确定性
2025年10月13日
1.3 正确处理不确定性
在传统交通规划分析的思维方法中,分析人员和决策者都已经习惯于寻找确定性之后再做决策(典型的表现是试图准确预测未来),不敢面对城市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制约了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的前瞻能力。特别是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由于难以沿用过去的经验,建立在趋势外延思维模式上的传统理论更加显得与发展需求格格不入。
表1 欧盟可持续城市机动性规划与传统交通规划对比[7]
Table 1 Comparison on European 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plan and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plan

在此背景下,需要将趋势识别、态势分析、中短期预测、对策效果评估等技术方法组合在一起,纳入一个完整的适时响应调控模式的工作框架。
适时响应调控模式的特征为:针对明确的远期目标,不断对城市交通进行监测把脉,适时通过“组合拳”进行战略调控。其中的适时是根据当前状态和已经具有明显征兆的趋势,及时启动相关对策;而响应则是采用组合对策,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策、对系统演化的调控对策、争取行动时间的压力缓解对策、争取社会认同的利益补偿对策等;调控则体现了限制、引导和(广义)补偿机制的结合原则,以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