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设计目的
2025年09月21日
15.1 设计目的
根据需求可知,任何一个员工都是由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部门编号、电话号码6个属性组成的,应该把员工所有的属性和对属性的基本操作封装成一个独立的类,也就是所谓的实体类。当传递一个员工信息时,可以把一个员工看作一个整体,传递一个完整的对象,而不是传递6个值,这样可以减少传递的参数个数,而且当软件需求有改变,员工的属性出现增加、减少的情况或者员工的基本属性操作有改变时,只需要修改实体类定义,而不需要改变其他使用实体类对象的地方。例如,要传递一个员工的信息时,可以用如下语句:
void trans(String id,String name,int sex,Date birthday,int deptid,String tel)
如果有一个类Emp将员工的所有属性都封装在一起,那么传递一个员工的信息就是传递一个员工的对象:
void trans(Emp emp)
在一般情况下,在数据库中一个代表数据实体的数据表对应程序中的一个实体类,在当前案例中,有两个实体类:Emp(员工)、Dept(部门)。首先要设计这两个实体类,每个实体类需要包含实体的所有属性和对属性的基本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