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生态系统
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是哪里?
沙漠。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干旱到了什么地步呢?最长几十年都没有下过一场雨。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那里下雨吗?下是下,但少得可怜,雨水还没落到地面就蒸发没了。撒哈拉沙漠的最高气温可达到58℃,可以在岩石上煎鸡蛋。
为了躲避灼热的阳光,很多动物会藏在地洞中或岩石下。一些动物还进化出了浅黄色的皮毛,有助于反射阳光和热量。
白天酷热难当的沙漠,到了晚上,又会变得非常寒冷,因为沙子散热快。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只有最顽强的生命才能在沙漠中活下去。
仙人掌
骆驼
蛇
鬃狮蜥
你知道吗
沙漠动物怎么散热
耳廓狐进化出一对大耳朵,就像一对散热器,能排除很多热量。
姬鸮没有进化出这等神器,但它能飞到树形仙人掌的阴影里乘凉。
黑尾长耳大野兔会不停地蹦蹦跶跶,让爪子暂时离开炽热的沙地。
科罗拉多须趾蜥就不用了,它的脚趾上有一排梳子状的须,能够轻松地踩踏沙地。
蝎子和蛇类会藏在洞穴里或岩石下,等到晚上降温时再出来觅食。
你知道,无论什么生命都离不开水。沙漠里的动植物更是如此。由于气候干燥,水分容易蒸发,动物们需要想尽办法寻找水源,并储存下珍贵的水。
你知道吗
沙漠动植物怎么储水
猴面包树有一个“胖肚子”,能把水储存在树干里九个月。
粪金龟没有“胖肚子”,但能通过吃其他动物的粪便来获得水分—当然啦,有点儿不忍目睹。
沙蜥则显得干净多了,它专门捕食蚁类、昆虫,从中获得水分。
仙人掌是沙漠里的元老植物,早就进化出了储水罐一样的茎部。干旱时,它会吸取茎部的水分,为了防止别的动物来“偷水”,身上还进化出了许多尖刺。
沙鸡每天要飞行上百千米寻找水源,喝满一肚子水后,再将腹部的羽毛浸满水,然后飞回家,让幼崽从它的羽毛中吸取水分。
骆驼在几千米之外就能“闻”到哪里有水,而且特别能喝,可以在10分钟之内喝掉114 升水,相当于一个人喝下480 杯水!骆驼的驼峰里存满了脂肪,在找不到东西吃时,脂肪能帮它熬过一段艰难的时光。
沙漠的表面覆盖着沙子,成千上万吨,处处都有可怕的流沙。因为没有树木遮挡,大风可以长驱直入,磨损了岩石,形成微小的卵石,随着时间推移,卵石破裂后,变成了沙子。
风把沙子堆积成高高的沙堆,被称为沙丘。
你知道吗
沙漠中常常刮大风,有一场沙尘暴曾卷起了30 多万吨的沙子,想想看,多么可怕!
并不是所有的沙漠都是沙子,有的沙漠有岩石或碎石,有的沙漠长着草,有的沙漠还有雪……是的,是雪!
而且,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的是,许多科学家认为,南极洲就像是一个大沙漠!如果你想问为什么,科学家的回答是:那里积雪很少融化,空气太干燥了!
除了防晒、找水,沙漠动物还要觅食,杀死猎物,并躲避天敌。生存的艰难,让它们进化出了很多独门秘技。
蜥蜴
你知道吗
沙漠动物怎么觅食
蝎子发现昆虫后,会喷射藏在尾巴末端“毒针”里的毒液,让昆虫瞬间毙命。
走鹃是一种小鸟,也是大漠里的徒步高手,仅靠步行就能追上眼镜蛇。至于蜥蜴,更不在话下,轻易就能逮住。
避日蛛长着接近体长1/3 的巨螯,既能把猎物钳成碎末,又能分泌一种酶,溶解猎物,然后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