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制造痛苦,真实带来力量
人们常常碍于面子或者为了迎合某种好的标准而违心地做一些事情,人际交往中这种“假好人”现象非常普遍。
当好人很好。但这个“好”不是由外人说了算,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才是最终的判断和答案。
当我们为了避免某种舆论压力而充当好人时,心里会产生烦躁、压抑、无奈、委屈、愤怒等,这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是为了讨好别人,为了迎合大众标准,并非发自内心。我们很多时候是在做“假好人”。我们常常压抑自己的真意,常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情愿,这种状态不仅让我们心烦,还会让我们遭遇疾病。然而,很多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地表达自己有难度,甚至认为会为自己带来阻碍。
是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人,需要获取社会群体的认同,所以我们有一种担心,担心一旦自己的作为不符合主流的社会观,就有可能遭受群体的排斥。这里的担心是一种外求的担心,即出于求得认同的担心。这种对认同的外求让我们不敢真实,让我们戴上面具,左右摇摆于各种喜好评判当中,从而丧失力量。
莎士比亚说:“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真实”是一种力量,而且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当我们与自己内在的“真实”连接时,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之源泉,并且可以处于全然自由的状态中。
我们戴着面具很长时间,使得自己也陷入面具里面,常常也分不清到底什么是自己的“真实”状态。
真实,我想应该是每一刻、每一步持有无拘无束、无期待、无恐惧的内在状态。我们之所以痛苦烦恼,之所以病倒,是因为我们内在有束缚、有期待、有恐惧,我们活得不够真实。活出真实是一个不断解放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是不断与自己内在连接的过程。
一直以来我是一个不太会“拒绝”别人的人。我总是担心我的拒绝会给别人带来失望或者伤害,于是我常常做出违心的事情。
逛商场买东西,如果同伴说这件衣服好看并且强烈推荐,那么尽管我自己不怎么喜欢,也会购买。我担心如果我不采纳对方的意见,她会伤心、失望。我的衣柜里有好多这种情形下买回家却没穿过的衣服,尽管我曾经努力试图把它们穿出去,但我就是不喜欢,一旦穿上我会感到浑身不自在。
朋友、熟人向我借钱,如果是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我会借给他,尽管有时心里不是十分愿意,但这种“不愿意”的痛苦比“拒绝”的痛苦好受一些;如果超出了我的范围或者正好手里没钱,尽管无钱可借是我真实的状态,但我仍然非常痛苦,因为我会觉得人家肯定不容易,肯定是万不得已才开口借钱的,我帮不到他会非常内疚。
工作中,同事以及下属做出的成果在我看来可能还有些不足,但我还是会说服自己:“他们已经尽力了,已经用心做过了,如此尽心尽力做的成果被人否定是打击。”于是尽管感觉还有不足,但让他们返工的情况很少,很多时候我会自己动手对其进行完善。
上述例子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经常遇到。我有很多违心的时候,也因此而产生了很多的焦虑、愤怒及担心。
然而,忽然有一天我发现,其实所有我担心的只是我按自己的方式在“担心”而已,我在用自己的模式看待、解释和处理我所面对的外在事物。不愿意被人拒绝、恐惧被人拒绝是我内在的模式,而我却把此模式当作生活中的普遍真理,为了不让他人承受此模式的伤痛,而让自己承受着不情愿。
这些经历曾经让我病倒,也常常让我心里产生郁闷。现在,我已看到了自己的模式、自己的恐惧。
记得有一次,我实在无能为力而非常痛苦地拒绝了某位朋友,事情过了好几天,我心里一直放不下,于是忍不住打电话过去想再次解释一下自己的无能为力,也想顺便安慰一下朋友,然而还未等我开口,朋友却高高兴兴地,一副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的样子讲述起其他事情。哦,是的,所有那些被拒绝的伤痛只发生于我的内在,是我自己在折磨自己。
就在此刻我忽然觉得,戴着角色面具并不是痛苦的根源,而掉落在自己的模式里才是痛苦的根源。是的,那个面具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以自己的认知及思考精心制作了这幅面具,戴面具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些,让自己在熟悉的模式里熟悉地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