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的堵塞而受苦
所谓自我、本我只是一种方便之说,是为了在探索自己的路上做些标记,便于进行总结、交流、分析。归根究底,一切都源自于爱。爱自己,爱生命,爱社会,爱生活。
当爱自然而温暖地流淌遇到“堵塞”时就会绕道而行。爱,不会因此绕行而受伤,而那个被“绕过去”的部分却因为爱的缺席而受苦。
只有当我们的“爱”流通顺畅时,我们身体的病症和心灵的冲突才会消失。
有个朋友看到女孩子就脸红心跳,不敢抬头看。但冲动的时候也会语无伦次地跑到喜欢的女孩子面前向她索取电话。然而他这种举动必是不能被女孩子们所接受的,甚至会招来“神经病”的回复。朋友每次在这样的举动之后都非常后悔,也越来越确信自己真的有“神经病”。
经过交谈了解到,他有个严厉的母亲,从小到大他从未与母亲亲密互动过,他只记得有一次他想让母亲抱抱,母亲却说男孩子就得像男子汉大丈夫,你看看你自己,都五岁了还要妈妈抱,真羞。像你这样,哪个女孩子喜欢你呢……
母亲当初也许并非严厉,只是顺口说说而已。然而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从此他老觉得女孩子看不起他,然后就紧张和慌乱。
他坚信母亲的话,也更加渴望着亲密无间的爱。
他带着“墨镜”寻找爱,让爱堵塞在自己的世界以外。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在孩子稚嫩的世界里父母就是天,只要是大人讲出来的话,小孩子一般都会全盘接受,从而不知不觉对自己、对世界产生一些误解,形成一些堵塞。
有位朋友非常健谈。她会如同谈论别人的事情一样描述自己家里的情况,讲述在家里她和妈妈是如何欺负爸爸的,包括如何对付爸爸那边的亲戚。她有一次讲小时候跟随爸爸回老家过年的事情:原本朋友并不想去,觉得在农村过年没意思,何况洗澡上厕所都不方便,然而经过与母亲商量后她决定要回去。因为母亲提到,父亲过年回家后有那么多的亲戚,一定会有孩子,一定需要给压岁钱。如果父亲不带着自己的孩子,那么他注定稳赔不赚,如果带着孩子,至少可以持平。于是她跟着父亲回农村过年了。
当另外一个朋友说起自己戴的围巾是别人送给她的,不知道值多少钱……此时那位健谈的朋友插进来,肯定地告诉这位朋友:“如果是别人送的东西,估计好不到哪儿去,好东西人家能往外送吗?”
当听到这些话时我相当愕然,很不理解这位朋友的想法,更不理解她把她的所为当作精明计算来炫耀,并且把自己的价值观当作普遍规律、最高真理来向他人推介。
这位朋友工作业绩很好,几乎没有她吃亏失算的时候,只是一直没有美满的婚姻。离过两次婚。每次都是因为生活中谁拿的钱多少或者谁的家人麻烦事多寡而吵闹。
我之所以无法理解这位朋友的想法及做法,是因为我接受的教育是“亲情要融洽”;“金钱不是第一”;“送给别人的东西一定是好的”。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总是聚集着亲戚和邻居家的孩子,母亲从未讨厌过,会把我最心爱的零食平分给他们。
时隔多年,长大成人后,周围也有众多的苦恼,也面临着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然而我的世界里从来没有被这些烦恼困扰过,我并没有刻意维系,只是本然地做自己而已。而如今回想,原来是我的原生家庭给了我无限柔和的爱和平等,所以我才拥有如此融洽的关系和态度,在此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亲以及家族里的每个成员。
生命就是关系,不仅是与周围一切的关系,同时更是与自己的关系。而这个关系的黏合剂就是“爱”。当我们的“爱”不受堵塞,当我们的“爱”流通顺畅,那么我们的关系、我们的处境都会顺畅且有力量。
爱在我们的内在里自然地流淌,温暖地流淌,让我们内在的一体和谐地存在和发展。
爱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