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铸币,是清末民初中央政府孱弱的产物。乃至民国,割据一方的势力,大到一省,小仅数县,均在枪杆子的监护下自行开铸银币,而福建尤盛。如福建地方实力派人物郭锦堂、张毅、卢兴邦、钟绍葵等等,不一而足。兼有民国海军在福州马尾的铸币养军,更是独辟蹊径。就收藏而言,这些历史沿革都极大丰富了福建银毫的品种版别,为福建银币的收藏增添了不尽的妙趣。

福建省自清末光绪二十年(1894年)开始自铸龙毫,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停铸黄花岗银毫,前后凡38年,共铸有14大类、100多个版别的银毫。本图鉴在品种与版别方面,以几位编者收藏的实物为基础,融合史料与编者的研究,重点梳理了福建银毫的版别异同,尽量收录了已为泉友(钱币收藏者)认知的部分,做到有实物、有史料、有图片。对泉界(钱币收藏界)普遍接受的闽版袁头系列之辅币,以及闽版的广东银毫等,尽管史料缺乏,也做了较为详尽的版别介绍。特别在晚清福建省造大龙、福建海军铸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币等几大系列上的深入探讨,相信对福建银毫的收藏,乃至对福建人文历史的了解、文物史料的补充及佐证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福建银毫的收藏,特别是各类版别的收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泉友尚需努力。本书也只能是抛砖引玉而已。

品相是银币的灵魂,也是研究版别的利器。在编录中我们就尽量采用了入盒评级且具高分品相的评级币。这样,在版别的辨识过程中,就排除了流通可能造成的细节不清晰的不确定因素。这个理念,我们称之为“通过品相玩版别”。书中的图片,均为实物放大,便于查看细节,并配有1∶1比例的实物图例。关于品种的稀缺程度,本图鉴分以五级:“珍”,“罕”,“稀”,“少”,“多”(“多”不另外标注)。参考价格依照2019年8月的市场价,按“美品”、“极美”、“完未”三档。2020年以来,银币收藏市场火爆,价格普遍上涨了30%~50%,有的甚至翻倍。书中参考价格,只作为一个基础价供参考。

我们,这本福建银毫版别图鉴的编者,都是热心的福建银毫爱好者。和多数泉友一样,徜徉于网络店与实体店之间,奔走于微拍与拍卖会之上,期望遇到自己心仪的藏品,总是为每一枚的收获而欢欣鼓舞。希望这本书,可以在实战方面帮助到你,成为同好手中福建银毫收藏的一本工具书。

龙凡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先生雅好甚广,不仅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名钱币爱好者,书法、文玩、钱币三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