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孩子学习态度的显现

18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态度的显现

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对学习没兴趣的孩子,常常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 复习功课的时候注意力也不集中,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还不集中。自然学习成绩不好,不好就更没有兴趣,更没有自信,成绩就更差。结果就更加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注意力的意义在于:第一,与其他四个积极性相关;第二, 使智能处于良好的发挥状态;第三,也是智能的良好开发、 发展状态。

你注意过孩子现在的注意力是什么状态吗?有多少家长能回答这个问题? 你知道不知道他上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你只注意他的分数, 为什么不了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这不是简单问一句话能问出来的,要靠孩子那种主动的、信任的描述, 你才能有所感觉到。他会告诉你,我上什么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听,上什么课注意力集中, 爱听。当他非常相信家长的时候,在相互的沟通中才能讲出这些东西。

您关心过孩子的注意力吗?如果没有,那么你凭什么要求孩子学习好呢?

当你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你能做好一件事吗?

你是个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首先就要出交通事故。你是个钳工,你是个车工,你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会出废品。你注意力不集中, 出门办事可能丢三落四。你注意力不集中,操作电脑可能会把程序搞乱。

你做家务,注意力不集中,油锅会着火,做饭会糊锅,洗衣机忘了关,煤气管道忘了关,水龙头忘了关。

失误是经常的。

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如何呢?在学习的时候, 能不能够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希望家长们观察一下。

善于集中注意力,在心理上是学习积极的表现;不善于集中注意力, 是心理上消极的表现。

毅力的保护与支持功能

那么,孩子学习的毅力如何?

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难题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的意志品质如何?

孩子的意志品质处在什么状态,不仅是中学生、小学生需要观察,学龄前儿童、包括婴幼儿,都可以观察到。

毅力是对向上目标追求的长期坚持,是对智能状态的保护, 是对注意力的长时间维护;从而还形成对自信与兴趣的支持。

五种积极性要从小培养(1)

五种积极性是从小需要培养的。

如果你的孩子很小,一两岁,他现在有没有学习向上的积极性?有没有学习的兴趣呀?有没有自信呢?相信不相信自己特别聪明能干?有没有那种注意力, 坐着看书的时候注意力特别集中,画画的时候注意力特别集中?有没有那种毅力? 这幅画画得不好,这个字写错了,重来,不沮丧。

五种积极性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财富

五种积极性将长久伴随孩子的人生。这是从孩子一两岁、两三岁就可以培养的积极性。这是你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

那么,家长们对孩子这五种积极性的状态了解吗?

物理学家丁肇中讲过一句话,从小父母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 结果他成了大科学家。家长为什么不管孩子结果反而这么好呢?

我的父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没有管过我的学习, 我从小学就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可是为什么后来我学习一直很好? 就在于我上学之前的那个阶段中父母对我的影响,他们给了我三样东西,一个是向上的积极性,一个是学习的兴趣, 还给了我作为一个男孩子的自信。

就这么点东西,支持了我一生,战胜各种困难,把各种知识学好。

那么,当有些家长拚命地辅导孩子学习,催着孩子学习, 但孩子的学习还不是最理想的时候,我们要问,误区在哪里?

家长最重要的智慧是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

五种积极性的培育是家长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家长最重要的智慧。

不能够认识这一点,而且找到感觉,找到方法, 就失去了做合格家长的最重要基础。

一个家长对孩子任何一点点学习方面的积极性都不注意培育、保护、发展, 却要求孩子学习好,怎么可能呢?

所以,培育孩子这五种积极性应该成为家长最重要的家教工作, 成为家长最重要的家教智慧。

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婴幼儿时期,所有的教育主要应完成这个任务。

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并且完成得好,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再稍微带一带,以后就可以不管了。如果你在学龄前能把孩子这五种积极性培育起来, 你终生不用再做大的操心。

世界上各种成功人生的经验都能证明这个真理。 如果你没有注意培育孩子的这五种积极性,学龄前的主要工作没有完成。

孩子没有向上的积极性,也没有学习的兴趣,还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 注意力又不善于集中,又没有意志品质,他以后在人生中遇到的困难肯定比较多, 早期教育的任务就在这里。

为孩子的积极性护航

如果孩子现在已经上学了,在他继续成长的过程中, 家长主要的任务依然是培育孩子这五种积极性的继续发展,要继续为孩子的积极性护航。

如果你的孩子幼年,或者上小学、初中, 你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现在主要在这里补课。

很多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学业上可能辅导不了孩子,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就不能教育孩子。我母亲的文化程度就不高, 可是我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与我的母亲有关。

正确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说,我是个大学教授,我是个中学校长, 我成天在孩子旁边守护着他,加减乘除一笔一画地教他,那不是聪明的家长。不提倡这样做家长,也不羡慕这样的家长。

好家长是这样的,你有文化也好,没文化也好,文化高也好,文化低也好, 只要你善于培养孩子这五种积极性,你自然就能使你的孩子成材。

在这方面家长也要有自信心。

学习家教也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要做一个好家长,就要培养孩子这五种积极性,同时你还要知道, 学习家教也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你也需要五种积极性。

我们讲了五种积极性、八种智能、两种承受力, 有的家长文化程度高,觉得理解这些东西没困难。有的家长可能会想,这么复杂呀!不怕。

只要你抓住这个真理,文化程度高低都可以进行很好的家教。 没有这个真理,你文化程度很高,恰恰有可能对孩子实施最有害的家教。

我不止一次举这个例子,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一千三百多个专利。 小时候在班里学习成绩倒数第一,就知道在纸上乱写乱画,被老师认为弱智,校长说要把他开除。 他的母亲没有什么文化,领着孩子到学校找老师,说,我的孩子比你们聪明得多。

五种积极性要从小培养(2)

就是这样的母亲,有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自信心和积极性的保护,使他最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母亲不会成天辅导孩子一起做作业,可是她为什么把孩子培养成功了呢?

如果那时候老师说孩子弱智,要开除孩子,家长也特别自卑, 回来就指责孩子,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呀?你为什么这么给我丢脸呢? 就没有后来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了,多了一个社会上吃不饱、穿不暖、养活不了自己的废人。

你们也可能犯类似的错误

家长们也可能犯类似的错误,只不过没那么严重罢了。 你们也可能埋没很多科学家、发明家呀!

如果你读了这本书,掌握了正确的引导方法,孩子中就可能会出现得诺贝尔奖的人。先别没有自信,你先别说,我不是大科学家,我的孩子能成大科学家吗?爱迪生的母亲就不是大科学家呀!世界上第一个大科学家是怎么来的? 永远是大科学家生出来的吗?

必须父母文化程度比孩子高才能辅导孩子吗?得诺贝奖的人父母是干什么的? 是得什么奖的?

所以,做父母的不在辛苦,不在操心,不在文化程度高,不在钱多,不在条件好,而在于理解孩子心灵中五个积极性的状态和善于用特别简单、明了、有效的方法保护、培育、发展孩子的五种积极性。

家长的全部天才和奥秘都在这里。懂得这一点, 就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正确思路。

我们也见过这样的孩子,学习不好,可是他某一样游戏玩得特别好, 球踢得特别好,游戏机玩得特别好。为什么?这方面有自信,这方面有兴趣, 这方面可能还有目标,我长大以后要当运动员,或者我起码在学校里要踢成个主力, 起码和别的学校比赛时我要怎么样,他积极性非常充实。

你就没有想到,这种积极性可以在学习上逐步培育吗?

培养一个兴趣很容易

孩子对某一项游戏的积极性也是逐步培育的。家长们不信可以试试,某一种积极性, 对任何一个孩子,特别对于一个很小的孩子,几天就培育出来。

比如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会走路了,哪怕是女孩,你一定要培育她踢球的兴趣,这很容易。拿个皮球来,小女孩也可以踢一脚,踢了以后你马上鼓励她:你踢得真好!她这个兴趣就有了第一分。然后,又踢一脚,周围的人都说,哟, 踢得真好!然后,你逢人就夸她踢得好。你看,没几天这小女孩就爱踢球了。

培养一个兴趣是很容易的。

破坏一个兴趣也很容易

破坏一个兴趣也很容易。

本来这孩子喜欢踢球,院子里的小孩都喜欢踢球。可是你说,我这孩子特别笨,球踢得特别不好,你看人家的孩子踢得多好。你不停地数落他,再打一巴掌,再加上一句话,踢球有什么意思,是不务正业。

破坏一个兴趣也很容易呀!

家长不是每天都要做饭吗?你做好饭,夸你,哎呀,饭做得真好!你就有兴趣吧?一吃你做的饭就说饭做得不好,你还有兴趣吗?没有了。

重视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有一个概念,这五种积极性是破坏容易, 培育也容易,只要你有心。

当我们深入孩子的心灵,重视孩子的五种积极性的时候, 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通常由这几种方法进行操作。

一个叫做“新形象确立法”。

观想确立法

“新形象确立法”中,首先运用的一种确立法叫“观想确立法”。

虽然孩子的五种积极性现在都比较差,或者说不够理想, 或者说你希望他更好;不管他现状如何,你现在一定要首先把孩子想象成五种积极性都很好的孩子。

也就是说,你培养他的积极性,首先不能说他没有积极性, 不能认为他没有积极性。这样培育孩子的积极性肯定是错误的。

如果看了这本书之后,你对孩子说,我发现你主要是五种积极性有问题,我认为你这五种积极性都比较缺乏。这样说就完全错了。

或者你嘴上不说,可是心里这样认为:我的孩子积极性特别差。你在言谈举止中经常流露出来:哎呀,孩子,你还是要自信一点嘛。孩子,你应该兴趣高一点嘛。 这样做又错了!

作为一个健康的生命,孩子天生的本性是向上的,是热爱学习的, 是具有做学生的自信的,是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是有他的意志品质的。

一定要这么认为。

任何一个在人类社会中生活的婴幼儿,一个孩子,必然具备向上积极性。如果现在表现不好,只不过是家长扼杀了,挫伤了;或者环境破坏了。

孩子生来就喜欢问为什么, 生来就可能对世界充满好奇,只不过家长没有培育。

要从心底里真正认为孩子是有这五种积极性的, 而且要做这样的想象:我的孩子就是有这五种积极性的。现在怎么把他从受过挫伤的环境中恢复出来, 重建起来。

这样想象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成为这个样子。所以,任何埋怨, 哪怕是隐蔽的埋怨,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流露出来的对孩子五种积极性的不信任, 已经从一开始就破坏了孩子的积极性。

家长不要这样对孩子说:孩子,你要是再有点自信心就好了,你要是再向上一点就好了, 你学习兴趣再大一点就好了。这都属于培养孩子积极性方面的错误举错。

描述确立法

新形象确立法的第二种做法是:描述确立法。

要这样描述孩子。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可能正在看书呢,你可以对客人说,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看书,他有很高的学习兴趣。

要知道我们每天也在接受别人的描述,别人的描述对我们成年人都是有影响的。 如果家长反复说一个孩子不爱学习,你看他什么感觉?噢,他可能更不爱学习。

描述孩子的五种积极性是培养五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孩子今天写作业,哪怕他过去学习不好,但是这一次作业完成得很好,你一定要说, 我的孩子特别热爱学习。

要做得自然,不要做得虚假。就好像你过去对孩子很粗暴,现在猛然一变, 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你描述孩子追求进步了, 这次作业做得比以往哪次都好。你是做妈妈的,跟爸爸讲,跟爷爷奶奶讲,跟客人讲, 描述他向上的这点积极性。

很重要。

他今天做作业,该吃饭了还在写,让吃饭了还不吃, 这是他学习有毅力的表现,注意力集中的表现。你要描述吗?要描述。

但是描述得要自然,别描述得孩子不好意思,连饭都吃不下去就不可以了。

描述确立法是培养孩子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这五种积极性,如果作为家长从来没有对孩子描述过,是你的失职。

描述得少,也是失职。

描述得效果不是很突出,还是失职。

使孩子和周边环境都相信这种描述

要描述好,而且描述的结果不仅让孩子这样认为, 要使周围的人对你的孩子也这样认为。于是,大家不由自主都这样描述了。你看, 谁谁家的孩子学习特别有毅力,都八点钟了,还在那儿学呢。别人都吃饭了,他就是不吃,非要做完作业不行。 这话又传到孩子耳朵里了,孩子就更有毅力了。

你的描述要使孩子接受影响,还要使周边环境都接受这个影响。 如果大家都说你的孩子不爱学习,都说他不向上,都说他注意力不集中,都说他没有毅力,孩子还有什么好环境,还有什么积极性可言?

这些坏描述常常从家长开始。

你成天跟别人说,我的孩子学习特别不注意,特别粗心,特别马虎, 你这家长好吗?不好。

所以,描述确立法是我们培养孩子积极性的第二个手段。

心理暗示法

第三个方法和描述确立法联系,叫做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法直接针对的是孩子,它也是通过描述完成的。

你们可以想一想,今天你进来了,所有的人都说,老张,你脸色不太好。 你是不是病了?所有的人都对你这么说,你本来没事,结果真觉得不太舒服了。

这叫心理暗示。

那么,对孩子也有个暗示的问题。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暗示, 主要是对他五种积极性的暗示。

从胎教开始实施暗示

这种暗示从早教甚至从胎教就开始了。

你的孩子特别小,小婴孩,你抱着他,你可以对他说,这是天空,那是太阳。 你看,你特别爱学习,特别聪明,这不就是暗示吗?不到一岁, 几个月就可以暗示啦。你念念叨叨,孩子都会受影响。

孩子自己看书呢,你可以说,宝宝,你特别爱学习,这是培养他的兴趣, 就是暗示他有学习的兴趣。如果说,我的宝宝看书,越来越会看,而且特别聪明, 比其他孩子都聪明,这是培养他向上的积极性。

宝宝很小,书掉地下了,自己捡起来,把书放好, 说明他善于管理自己的学习,家长都要不断地通过表扬来暗示他。

五种积极性都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暗示在孩子心中培养起来的。 自信心也是一样。注意力也一样啊!

当孩子看书的时候,你说他注意力集中,他不看书的时候你也可以对他说:宝宝,当你学习的时候,你特别专心,你这个专心做得真好。 孩子以后就更能进入一种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这是暗示的结果。

心理暗示法同样是培养孩子五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欣赏、夸奖、鼓励、榜样法

那么,还有一种最最有效的方法,和以上几种方法都相联系,一共八个字:欣赏;夸奖;鼓励;榜样。

因为全部描述、全部心理暗示都含着某种欣赏和夸奖, 而最积极的描述和最积极的心理暗示,只有通过对孩子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才能够实施。

爱迪生的母亲在那个时候对孩子的一个欣赏,说我的孩子聪明,比你们都强, 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如果她那时候不欣赏孩子,不夸奖孩子,孩子就不会有前途。

我们不是都想让孩子具备五个积极性吗?你的孩子向上的积极性怎么样? 有没有高目标?孩子学习的兴趣如何,是特别旺盛呢,还是一般?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他自信心怎么样?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毅力怎么样? 这五种积极性你对孩子都有感觉吗?

我们不是要用描述法、暗示法把它们培育起来吗?

这其中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就是我们的欣赏、夸奖、鼓励、榜样。

记住,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小学生时期,初中生时期,高中生时期,家长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孩子形成这五种积极性。

改变一个终生的缺陷并不困难

我们在训练中,有的孩子从来不敢大声讲话, 七天训练下来就变了一个人。这个毛病对某些人来讲,可能是终生的缺陷, 有的人终生就不敢大声讲话。怎么七天就变了? 我以为七天改变这样可能伴随终生的毛病并不困难,方法就是“欣赏、夸奖、鼓励、榜样”。

他过去不敢大声讲话,现在讲话时哪怕声音比过去大一点点, 当场欣赏、夸奖。如果他现在勇气还不够大,那么就鼓励。 还有一个方法叫做榜样。其他同学做出榜样,老师也做出榜样。

注意运用这八个字,在五个积极性的培育方面没有不可逾越的困难。

并非从零开始

请想一想,你的孩子在这五个方面的积极性莫非都是零吗? 一点向上心都没有?有这样的孩子吗?没有!最起码总有一点点积极性。

对学校的生活一点兴趣都没有吗?你让他不上学试一试?从今以后就不要上学了,孩子会同意吗?一点学习兴趣都没有的孩子没有啊!

一点自信心都没有?和所有的同学比起来,在所有的领域、 所有的事情上都找不到自信,都不相信自己,有吗?也没有。

任何时候都不能集中注意力,除非是个不健康的孩子,精神有毛病。 他总在某个事情上能集中注意力。

任何困难都没克服过,有这样的孩子吗?也没有。 也许他学习的困难不能克服,可是他敢一个人睡觉,人家还有这个意志品质。没有毫无意志品质的人哪!

对于孩子这五个积极性的任何一点好的因素,从今天开始家长就要欣赏。

当你对孩子的这五种积极性观察到了,体会到了;又认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对孩子的这些积极性夸奖过、欣赏过,所以影响了他的进步。这时,请你一定要用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的方法使孩子五种积极性逐步地发展起来。

不管你的孩子现在学习怎么让你操心,怎么让你不满意, 都可以找到改变他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用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

“八字方针”的通用

欣赏的方法,夸奖的方法,鼓励的方法,榜样的方法, 其实是我们改变自己和改变他人的一个通用的方法。

当我说,阅读这本书的家长有提高家教水平的诚意,有这个虚心,有这个勇气, 这是个了不起的出发点,这就是对大家探索家教学习积极性的欣赏和夸奖。 你们能够抽出时间进行这个学习,了不起嘛!

如果我换个说法,你们之所以研究这个问题, 就是因为你们在家教问题上不如其他家长,你们才着急,你们才学习,说明你们太差劲。这种感觉好吗?

不好嘛!

同样一个问题,说法不同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还对大家讲,只要大家有决心,肯定能发生变化, 肯定能提高你的家教水平,肯定能使你的孩子发生变化,这是对大家自信积极性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叫做欣赏、 夸奖、鼓励、榜样的方法。

发现和保护孩子的积极性

有的家长问,如果我的孩子学习不是很好,我怎么欣赏他,我怎么夸奖他? 他不爱学习我怎么欣赏和夸奖他?

那么,你的孩子现在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总有进步的时候, 有这次比上次好的时候,在这种时候,要立刻欣赏和夸奖。

他学习虽然不是太好,但可能这门功课比那门功课好,对这门功课夸奖、 欣赏。他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有可能在某一阶段学习态度比较好, 对学习态度要欣赏和夸奖。

一定要找到欣赏、夸奖的理由,找到欣赏、 夸奖的那些点。

学习成绩不好是与没兴趣、不努力相联系的。如何使他成绩也好, 兴趣也上来,努力也跟进,你就要找、找、找,找到他任何一点积极性, 对那一点积极性小心翼翼地培育起来。

如果你现在还是当头棒喝,泼凉水,指责,埋怨,他那点积极性还将被继续挫伤,直到完全消失。

我们在对高三学生的训练中有一课, 专门训练孩子们跳交际舞。很多孩子一开始跳得很不好,你这时说他跳得难看, 他就脸红得再也不跳了。可是你说,跳得很好,进步很快,他一会儿就学会了。大人学跳舞也是这样啊。

要爱护孩子的积极性,找到欣赏、夸奖的方法,这是技术,也是艺术

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找到这种感觉。

那么,如何描述、暗示、欣赏呢?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教授在对一个班的同学没有做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就告诉这个班的老师,某些学生是特别聪明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真的变得特别聪明了。 因为老师相信这些学生是聪明的,用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的态度对待他们。

所以,当孩子有积极性的时候,我们要欣赏、夸奖。

逻辑中断法

可是当一个孩子表现得没有积极性,甚至否认自己有积极性的时候,家长用什么方法?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就是脑袋瓜不好用,或者我就是作文写不好。 他不自信,没兴趣,我就是不爱学习,我就是不爱数学,我就是不爱语文。这时候你说, 你讲得真好!可以吗?不可以呀!

这时候用逻辑中断法。

什么叫逻辑中断?就是把他原来的逻辑、原来的思路打断,比如他说, 我就是作文不好。你打断他,你二年级时那几篇作文不是写得挺好吗? 现在他已经五年级了,他曾经作文好过。

他一下子就逻辑中断了,你把他的思维中断了。他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比如他不爱学习,你肯定不能说,你不爱学习说得好。你就这样说, 其实你挺爱学习的!比如上学期你复习的时候,十几天一直都在安排自己的学习, 我们都没有管你。把他这个逻辑中断一下。

比如他说,我就不喜欢作文,我不会写作文,你可以这样说,我不相信你不会作文。

当孩子在五个积极性方面表现出错误的自我否定时,要逻辑中断, 打断他对自己的不自信,对自己的没兴趣、没向上心的错误描述。

逻辑中断以后,你也别滔滔不绝,一句话就完了。你总是唠唠叨叨的也没意思。

他可能下次还说,我就是作文写不好,你就再中断他一次。 你只要找到一个理由就可以中断他,你说你哪篇作文写得特别好,或者说你哪封信写得特别好, 或者你哪个便条写得特别好。

一个小孩很调皮,家长对我说,他什么东西也写不好,就是能写检查。 给老师写检查写得还不错。我说,这就是应该肯定的地方,说明他有写作能力呀! 不是什么都写不好哇,检查就写得很好嘛。

当他认为自己没有五种积极性的时候, 一定要中断他的逻辑。

然后,更多地是正面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

懂得这一点,你的孩子最终会在五种积极性上燃烧起来。

天才的家长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好家长, 如何运用这五种方法天才地培育孩子的五种积极性呢?

讲两个比喻,真正领会这两个比喻,就能找到感觉。

精心培育孩子的五个积极性之苗

第一个比喻,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长,从一个小芽开始成长为一棵大树。 为什么我们把教育孩子叫做育苗呢?就是这个意思。

拔苗助长是不可以的。你着急,说你长吧,一揪,离开土壤了,不可以。或者你指责它,你为什么不长,搧它,不可以。或者说,你怎么那么糟糕,踩它,不可以。

幼苗,必须勤浇水,照阳光,施肥,让它自己生长, 你提供的只是这种培育条件。

现在,请家长想一想你的孩子五种积极性的状态,希望能想得非常具体,好像眼睛里面能看见:

孩子兴趣的这个芽是什么样的?孩子向上积极性的这个芽是什么样的? 他的自信心这个芽在心中是什么样的?他注意力的集中这个积极性的芽是什么样的? 他的意志品质的芽是什么样的?要清清楚楚地感觉到。

然后,用你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的方法,一点点给它浇水、施肥、照阳光,让它自己慢慢生长起来。

当孩子有了错误观念的时候,就好像周围长了杂草,用逻辑中断法把这些杂草去掉。他认为自己不行,认为自己不爱学习,认为自己没有毅力, 认为自己不爱某一门功课,都是错误观念对他的干扰和污染, 都是杂草,用逻辑中断法把它们去掉。

精心培养孩子心中五个积极性之苗,这是一个好家长要做的事情, 而且是最重要的事情。

点燃孩子的五种积极性

再做一个比喻。刚才讲的是植物的生长,现在讲火的燃烧。

植物有苗,火燃烧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火苗呢?

地上有一堆柴草,你想把它点燃,你划了一根火柴,这就是个苗。 这个苗一旦点燃,刚开始只是一点点,在草丛中一豆小火苗落在上面了。 你的柴草也可能比较疏松,不够密集,也可能这堆柴草某些部分还有些潮湿,也可能不大透风, 也可能风太大,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小火苗都可能熄灭。

大家注意过烧火吗?一个小火苗如何在一堆柴草中燃烧起来,讲究要趁劲。 太小,不给点风,不吹口气还不行。风太大了,也会吹灭。一堆柴草压得太紧了, 能烧得起来吗?烧不起来。太松了呢,也聚不起火来。

烧火就是这样,把柴草往火苗中间“哄”着点,这个“哄”字用得很准确, 然后,还得趁劲,稍稍吹着一点,风大了还不行。然后再哄着点, 这边潮湿就让开点,把干的弄过来,弄来弄去,慢慢一点点燃起来。

火燃起来以后,风可以再大点,柴可以再堆多点,让它旺旺地燃起来。

当火苗刚刚点燃的时候,使劲吹一口行吗?不行。你搧它一巴掌行吗? 不行。你踏一脚行吗?不行。你说你就是不行了,烧不起来了,把柴草一拨拉,能行吗? 或者把柴草立刻都压在上头,行吗?不行。

干湿搭配,疏密搭配,风的大小调试,一点点把火续起来。

五种积极性就是孩子心中学习能力的那个苗。 如何把积极性这个火越来越旺地燃起来,要趁劲,一点点把它培育起来。

重建、恢复、发展、培育孩子的五种积极性是特别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