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29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对于婴幼儿来讲,牵引表达几乎是最重要的手段。

你怎么表扬孩子?他记忆力好不好,不得表达一下吗?他观察得好不好, 不得让他说一下吗?他爱不爱动脑筋,不得说出来吗?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表达也是牵引方向。他没有表现出来,你怎么表扬啊? 怎么欣赏啊?表达很重要,再也不要忽略。

表达与思维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表达得清楚,能够思维得清楚; 思维得清楚,能够表达得清楚;想得清楚,所以说得清楚。说得清楚, 又有助于想得更清楚。

有的人可能有这种经验:一个想法,可能原来还不太清楚, 在讲述的过程中慢慢就清楚了。说明什么呢?想得清楚是思维清楚的基础。但有的时候, 表达得清楚是思维清楚的一个发展。

表达不仅建立在思维、观察、记忆的基础上;还常常推动这些能力向前发展,一步走向敢讲话的角色。

家教格言:

表达能力是观察、记忆、思维、阅读等能力的一种运用,一种外显, 一种表现。思维的幸福常常通过表达的幸福加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 表达是我们观察、记忆、阅读、思维等能力的一种消费。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整个能力的发展。

表达能力是诸种学习能力的运用、表现和尖端。

培育表达能力,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各种学习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

表达是婴幼儿教育的主要牵引方向。

表达能力是一种最不稳定、最易变化的能力。受到鼓励和欣赏, 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受到打击,容易比较快地受到伤害。

表达不仅是不应该被忽略,而且应该是我们特别重视、 特别培育的一种能力。

一定要把敢讲话、会讲话作为一个优秀品质,从小对孩子培养起来。

学习管理能力的培育

从小管理自己的抽屉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发端。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过渡到自己管理自己的书包,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五个积极性的培育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和综合的表现。 家长的任务只是从小培育起孩子在这方面的五个积极性。

孩子愿意不愿意,或者说喜欢不喜欢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

是不是非得老师管,非得家长管,有没有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自信?

在管理自己学习和制定计划的时候,善于不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有没有管理自己学习的毅力,学习遇到挫折,能不能自己设法解决?

所谓向上积极性就是,孩子不仅不愿意在管理学习方面比别人差, 而且希望比别人做得还好。

自我管理能力的发端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培养这些积极性全在一些细节。从小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抽屉是一个象征。在玩具和书都有抽屉的情况下, 要把玩具的抽屉和书的抽屉尽早交给孩子管理。

只要他有一点管理的习惯,就要赞扬肯定,而且家长不再干预。对抽屉的管理常常成为孩子以后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的一个发端。

孩子再大一点,就过渡为管理自己学习的方方面面。

希望家长从一年级开始就不要替孩子管理书包,不要替孩子收拾作业、 课本及摊放在桌上的学习用品。要逐渐诱导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东西。用你的欣赏、 夸奖使得他乐于管理,善于管理。

逐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本质上还包括了自学的能力。 一个对自己毫无管理能力的人,不可能有自学能力。

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安排时间与制定计划的能力。

所以,孩子长大一点,除了让孩子管理自己的书包、学习用品之外, 希望能够让孩子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小的时候管好抽屉,上学的时候管好书包,慢慢过渡到能够管好自己的时间,这个孩子就逐渐走上了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道路。

他就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各门功课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期学习与长期学习的关系,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学习与玩耍的关系。

面对具体的问题

家长面对孩子,常常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孩子学习不努力、不勤奋怎么办?

孩子学习成绩理想。不理想有几种表现,差是一种不理想, 不太好是一种不理想,一般还是一种不理想,不是最好也是一种不理想。 总之,感觉孩子的学习还不太理想,离家长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怎么办?

可能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也比较努力,成绩也比较好,家长还会提出问题,如何使孩子更好?

以上三个问题是从三个角度提出的。

一个是爱不爱学习。

指的是孩子的兴趣问题。

二是努力不努力。

三是成绩理想不理想。

爱、努力与成绩的相关性

爱不爱学习、努力不努力、成绩理想不理想这三方面是相关的。孩子在这三方面不是恶性循环,就是良性循环。

孩子如果不爱学习,往往学习也不太努力。 而不太努力呢,成绩往往也就不太理想。

反过来,孩子如果学习不努力,成绩一般不会太优秀;而成绩不太优秀呢, 对学习可能也不太喜欢。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他对学习就不会太有兴趣。而对学习不太有兴趣呢, 可能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受影响。

所以这三方面有一种相关性。

是不是绝对呢?也不一定。

有的孩子学习比较努力,但成绩相对差一点。 有的孩子虽然不爱某一门功课,可是觉得有责任学好,还是努力去学。这里,不喜欢, 也可能努力。虽然努力了,但成绩仍有可能并不理想。

面对这些问题时,家长们要特别具体地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希望家长从此真正改变自己的形象,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能够把孩子的五种积极性火苗逐步点燃起来的家长。

孩子不是太努力,不是特别热爱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从家庭来讲, 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够正确。

积极性的火苗是非常容易受挫伤的。风大了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要窒息, 太松了又燃不开。一定要把这簇火苗在柴草上逗起来, 家长的主要责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彻底摆脱错误的家教模式

如下家教方式和家长形象希望终止:

第一,唠叨式。

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唠叨式呀?自己对号入座。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 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

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希望家长们下决心丢掉,不许对孩子唠叨式。

第二,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 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

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

将数落式彻底取消。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 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

第三,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训斥式要取消。

第四,打骂式。

打骂式的家长数量不多,但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打骂式破坏孩子前途,都要不得。

第五,达标式。

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 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这叫达标式。

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五种积极性的家教方式。 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很多孩子考试前情绪非常紧张,为什么,压力太大。如果考试前不对孩子施加压力,告诉孩子只要考出真实的成绩就行, 结果孩子可能考得更好,会好很多。面对好成绩孩子自己倒可能还不满意,觉得某几处丢分太多,愿意继续努力。家长反而要安慰孩子。这才是好状态。

你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特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当孩子不能达标时,你就来唠叨式,训斥式,效果肯定不好。

达标式要取消。

第六,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这种做法如果有,也要取消。

第七,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

这都是错误的方法。

第八,催促式。

不断催促孩子,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

很多孩子说,我本来准备做作业了,父母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请做家长的体会体会,本来你想干点事,想收拾一下屋子,想擦擦地, 你爱人提醒一下,你快收拾收拾屋子吧,快擦擦地吧。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你本来主动要做的事情,本来还想得到别人欣赏的事情,别人一催,你反而不想做了。

是啊,在别人的催促下干,你还有什么意思啊?

小孩的心理其实和大人一样, 小孩比你还稚嫩啊,你们成天欺负孩子,怎么可以呢?不可以的。

第九,愁眉苦脸式,处处为孩子操心,也叫操心式。

父亲母亲的面孔对孩子有最大的影响。

请大家想一想 你小时候父母对你的态度。父母要是对你不理解一下,呵斥你一下, 父母苦着脸,或父母高兴一下,对你有很大影响啊。可是你现在当了父母却忘了这一点。这很不应该啊!

一个很好的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是一张数落的脸, 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在家中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父母的这张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

家长的微笑和欣赏胜过一切

那么,常常家长的一个微笑和一个欣赏又胜过一切。

很多家长会有这种体会,孩子不经意对你的一句赞赏常常令你十分感动。

人家那么小的孩子,你都那么老大了,孩子的一句表扬还能有那么大的影响。你该用什么表情面对孩子?

不应该向爱迪生的母亲学习吗?

爱迪生的母亲可能终生是爱迪生的一种力量。

请想一想,作为一个成年人,你的爱人或者你的领导给你一张脸, 不说话,也不批评你,一天到晚就是一张拉长的脸,你受得了吗? 肯定受不了吧?你还有什么好情绪?没有了吧?

家长们可以相互之间试验试验, 你某一天给对方一个特别不好的脸,什么也不说,接下来你再数落他一天,你看看他还有没有做事的兴致?无论是妻子数落丈夫,还是丈夫数落妻子,想破坏一个大人的状态都是非常容易的。

从今天开始,把所有这些脸消灭掉,不许再在家庭中出现!

做到这一点真的那么难吗?

丁肇中的家长从小不管他,他最终得了诺贝尔奖。但在不管他的同时,父母面对他的肯定是一张微笑的脸。

一定要让孩子从现在就开始爱学习,有自信,积极向上, 逗着那五个积极性火苗在他心中逐步燃起,只许往里面添柴,风还不能大不能小。

那么,丢掉了这些脸,剩下的是一张什么脸呢?

一张微笑的脸,一张对孩子特别欣赏和理解的脸。

你一天用数落的脸、唠叨的脸、愁眉苦脸的脸、训斥的脸对待孩子,你一天就不是好家长。

微笑面对孩子,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

放任自流式、放纵式也是错误的。

微笑面对孩子,重在培育孩子学习的五种积极性, 以一种最美好的态度关心孩子的进步,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学习,给孩子以最大的学习动力。

孩子的心理是特别敏感的

孩子的心理是特别敏感的,大人也一样。

所以, 微笑面对孩子才是真正有爱心的家长。

所有唠叨式、数落式、愁眉苦脸式,都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心。只有这样一个绝对的判断,才能使家长警醒,改变自己的观念。

这样我们就很清楚了,家长自己要学习家教,自己的这个学习也要有积极性。 希望你学会了正确的家教方法以后,觉得当家长很有意思, 不再为孩子的学习愁眉不展。你也快乐,你也年轻。你老愁着张脸, 不也容易衰老吗?不也容易生病吗?

所以,使孩子学习好,恰恰是与父母的身心健康、生命快乐、人生发展相联系。

学得快乐才叫学得好

用微笑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同时也培养自己学习家教的积极性,找到把工作看作游戏、也把游戏看作工作的快乐感觉。

学得快乐才叫学得好。

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高高兴兴地学家教。家长们要想一想, 本来你一件事情没干好,别人在旁边埋怨式、训斥式、数落式,愁眉苦脸式,或者达标式, 比如我限你今天必须把家收拾成什么样子,你还愿意收拾吗?

你肯定受不了。

包办式也不行,疲劳战术也不行,用这些“式”对你, 你感觉如何?

如果你有事情没做好,工作的事情,家务事,没做好或来不及做, 或者做得不很理想,这时如果旁人不是训斥,不是打骂, 不是埋怨,不是数落,而是安慰你,宽你心,同时还夸奖你的长处,鼓励你的信心, 又不催促你,相信你自己慢慢会做好,用微笑面对你,你感觉如何?你是不是会越做越好呢?

要将心比心。中国有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据说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成为经典之句,是被普遍认同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