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脑潜能,让记忆更高效

第四节 认识大脑潜能,让记忆更高效

记忆是一种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体现。它依赖于大脑,与大脑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密切相关。记忆不仅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也是世界前沿的脑科学研究的范畴,并逐渐深入细胞和分子研究的层面。

1.大脑结构与功能简介

美国生理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试验,发现人脑左半球在逻辑分析、抽象推理、语言功能方面占优势,右半球在图画、空间、韵律等功能方面占优势,证实了大脑不对称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图1-2),于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左脑的许多结构和功能特点,是人类特有的,是其他动物几乎不具备的,或远远不及的。没有哪种动物的语言比人类更丰富;没有哪种动物具有深刻全面的分析推理能力或数学计算能力;没有哪种动物具有良好的读书写字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人类进化与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

图1-2 左右脑功能图

2.记忆方法的两种类型

无论是在顶级的记忆力锦标赛,还是在学习或生活中快速记忆知识信息;无论是专业人士或专家学者的交流学习,还是所读的理论著作或方法书籍,所有关于记忆的方法,除那些原本属于认知策略、时间管理、复习技巧或其他类别的方法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逻辑类记忆法和图景类记忆法。

逻辑类记忆法:从知识、信息本身出发,通过分析推理、加深理解、寻找规律、建立逻辑联结或理论推导等类似哲学或科学的认知方式,实现对知识或信息的记忆。高水平的学习和研究,通常以逻辑类方法为主,左脑发挥的作用偏多。对于历史、政治、观点论述题、《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等,这些材料是适合运用逻辑类记忆法的。

图景(本书的“图景”包含图片、景象、动作、背景韵律、人物情感等一种或多种要素在内的情景,情景中的这些多种感官要素很容易被人类甚至某些高等动物感知到。在实践中,这样的情景通常含有视觉类的要素,因此以“图景”这种偏视觉化的语义进行定义。)类记忆法:通过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以感知形象、动作、韵律、情感等图景类的要素为主,从而记住信息。这类记忆方法,右脑发挥的作用偏多。幼儿园小学阶段,当逻辑抽象能力还不强的时候,图景类的记忆方式会更有效果,哪怕是数学,也尽量使用一些道具使之变得形象化,这也是蒙台梭利的重要教学思想和实践。同时,有些学习材料中,天然就含有大量的图景化的内容,比如唐诗、记叙文、《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地理、生物等,这些材料就适合用图景类的记忆方法。

那些看起来既没有逻辑又抽象的没有图景的信息,比如随机无序的数字或字母、二维码、指纹、眼睛的虹膜等,通常会采用编码转换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加工成有逻辑的或有图景的,变成符合大脑易于识别和处理的信息,就像电脑把声音、图像、文字、应用程序等,最终都变成0与1的不同组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逻辑与图景,没有绝对的分界线!逻辑类的方法中,通常或多或少地含有图景要素;图景类的记忆方法中,通常也含有逻辑要素。就像光的特性,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所以光是波粒二象性的统一,只是看它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体现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很多经典的记忆案例,通常都是逻辑性与图景性的完美统一。

对于单词这种陈述性知识(安德森(Anderson,1983)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如单词书对单词的解释,或中国直辖市有哪几个;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比如怎么游泳,怎么高效学习。),记忆也可概括为这两大类型:逻辑类记忆和图景类记忆。逻辑类的记忆方式,主要根据所要记忆的知识的特点、规律、含义等,找到或创造出有逻辑联结的记忆线索,比如单词中有前后缀,un-通常表示“否定”,unhappy,看到前两个字母un,知道是否定的含义,再与后面的部分happy联系起来,就是:不—快乐的。

图景类的记忆方式,通常记忆那些形象的信息,或者将抽象的信息创造出形象的图景,并建立记忆的联结。图景类的记忆方式,在脑力(记忆力)锦标赛中被记忆高手运用得淋漓尽致,创造出很多惊人纪录。

具体到单词的记忆,示例如下:

shabby['ʃæbi]adj.破旧的;卑鄙的;吝啬的;低劣的

如果你不认识这个单词,看到shabby这6个字母的时候,也没有明显的词根词缀,找不到记忆的逻辑线索。但是它的读音,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一个骂人的词语。这时,可以创建一个生活的图景:你在一个破旧的场所看到一个卑鄙的人,很可能就不由自主地把这个单词读了一遍['ʃæbi]。从而将单词的音“['ʃæbi]”与单词的含义,通过想象出来的图景建立联结。

另外,韵律、情感等对记忆也有帮助,但目前没有系统的、可广泛应用的记忆方式。本书重点运用逻辑类与图景类的记忆方式,记忆考研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