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手工纺纱

一、原始手工纺纱

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开始利用纺轮或纺专原始工具进行纱线加工,开启了原始手工纺纱时期,距今已七千余年。

纺轮主要用来纺纱,纺专则用于把细纱并合、施捻合股成线。两者功用有别,前者如同现代的纱锭,有牵伸作用;后者如同线锭,无牵伸作用。

纺轮又称纺坠、纺锤,有石质、骨质、陶质、玉质和木质等,以陶质居多,形状有圆形、球形、锥形、台形、蘑菇形和齿轮形等。图1-1为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纺轮。纺轮由砖盘和砖杆组成,纺轮中的圆孔是插砖杆用的,当人手用力使纺盘转动时,砖自身的重力使纤维牵伸拉细,砖盘旋转时产生的力使拉细的纤维加捻;在纺砖不断旋转中,纤维牵伸和加捻的力也就不断沿着与砖盘垂直的方向(即砖杆的方向)向上传递,纤维不断被牵伸加捻,当砖盘停止转动时,将已完成加捻的纱缠绕在砖杆上即完成“纺纱”过程。该纺纱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劳动,既吃力又缓慢,且捻度不均匀,产量和质量也很低。

图1-1 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纺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