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名的“黑洞”

恰如其名的“黑洞”

钱德拉塞卡的星溃说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剧烈反对。人们认为星体崩溃变为点状物的说法太过异常和不自然了。天体物理学的权威从公式的角度对钱德拉塞卡表示了反对,而人们也认为既然伟大的学者都出面反对,钱德拉塞卡的说法自然是错误的了。

遭到前辈、宗师和元老们反对的钱德拉塞卡暂时放弃了对白矮星的研究(幸运的是,他并未放弃对宇宙物理的研究)。

然而,这之后,钱德拉塞卡的理论并没有被证明有误。不过,认为星体在崩溃之前一定会有某种自然的机制使其免于崩溃命运的反对者们无法找出这种机制。

无论怎么计算,由于自身引力而崩溃的星体都会缩小成点状,这一质点就是史瓦西解和克尔解中所述的不可思议的存在。最后的结论是,宇宙中四处漂浮着这些天体形成的漆黑洞穴。研究者中也开始有人转变想法,认同这种不可思议洞穴存在的人日益增多。

其中一人就是广义相对论的权威——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1911—2008)。他在1967年的演讲中使用了“黑洞”这一名词。虽然有人指出惠勒并不是第一个使用该称呼的人,但这次演讲无疑让“黑洞”很快成为了令全世界人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