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愤怒的大反驳

玻尔愤怒的大反驳

无论是曾有过多次犀利发言的爱因斯坦,还是因猫的实验而一举成名的薛定谔,都是对严谨的科学论题展现其幽默才能的人。(据说两人都很受女性欢迎。)他们很容易让辩论的对手血压升高。

193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物理现实的量子力学描述能否认为是完备的?》[1]的联合论文,对哥本哈根解释提出了异议。玻尔在两个月后投稿了完全同名但几乎没有方程式、没有章节的论文[2],对爱因斯坦的异议表示反对。

其内容是阐述:物理现实的量子力学描述没有任何问题,这方面的疑问可以用玻尔提出的相辅性原理来说明,并表示爱因斯坦等人应该多学习相辅性原理。看到这篇论文,就不难想象当时玻尔气得脑充血的样子了。

就这样,通过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巨头之间带着火花的争论,量子力学的问题点——也就是观测问题被凸显了出来。

针对观测问题有各种切入口,如果用最直白的话,则如下:

· 波函数在观测瞬间的坍缩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现在的量子力学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观测问题显示了量子力学还有不完备的地方。在约100年的时间里,许多人为了克服这种不完备、让量子力学成为完善的理论而进行了各种尝试,但一直都没得到能让大多数人信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