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智慧,是博爱

最伟大的智慧,是博爱

无私广博的爱,深藏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尽管它时常会被一层坚不可摧的外表遮盖,但它神圣的、纯洁无瑕的本性却永恒不变。它是人们心中的真理,它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世间万物都在发生改变并会最终走向消亡,而只有它是永恒不朽的。

为了追寻这种爱,为了理解和体验它,你必须靠着极大的毅力与勤奋,培养自己的耐心,保持坚定的信念,因为在让爱的神圣形象变得光彩夺目之前,你会有一段很漫长的旅程要走。

致力于追求并且实现这种神圣的爱的人,需要在耐心上经受严峻的考验,这是完全必要的。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怎么能轻松得到真正的智慧和神圣的爱?在前进的过程中,你也许会不时地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徒劳,全部的努力似乎都要付诸流水。自己的心会不时地染上污点;或许当想象着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可以大功告成之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心目中神圣之爱的完美形象已经被彻底破坏了,而自己必须以过去的辛酸经历为鉴,一切从头开始,但对于坚定不移地追求神圣的爱的人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真正的失败。所有的失败都只是表面现象,并不真实。每一次挫折,每一次跌倒,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经验的获得,从中可以获得智慧,帮助奋斗者完成他的崇高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

“如果将我们每一件羞愧的事踩在脚底下,

那么我们的罪恶足可以成为一架攀爬的梯子。”

它能让我们毫不迟疑地走向神圣的爱。通过失败,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因而得到成长,以失败为垫脚石,我们能走向更高远的地方。

一旦你将自己的失败、悲伤与苦难,视为能够告诉自己哪儿是弱点、哪儿做错了、因为什么摔了跤的良师益友,你就会开始不断地观察自己,不断地自我反省,每一次的跌倒,每一次的疼痛,会告诉你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改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你会明白自己需要消除心田的杂草,方可走进完美的境界。

在前进的途中,通过日复一日地克服着内心的自私自利,无私的爱便渐渐地展露在你眼前。当你的耐心和冷静得到成长,当你不再为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而怒气冲冲,或者大发脾气,即使更大的欲望与偏见也无法再支配你、奴役你,随后你将认识到,你自身内在的圣洁已经觉醒,你距离无私的爱将不再遥远,你可以达到一种十分平静的心境,你将成为不朽者。

每一次的跌倒,每一次的疼痛,会告诉你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改进。

神圣的爱之所以能与常人的爱区别开来,最主要的特点是:神圣的爱没有任何偏袒。常人的爱总是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对象上,而排斥其他。当这些特定的对象消失后,抱着常人之爱的人随之便会陷入深切和巨大的悲哀之中。神圣的爱是关乎宇宙的博爱,不会执著于任何一个特定的部分,而是包罗万象。那些追求神圣之爱的人,能够渐渐地让他的常人之爱得以净化及拓展,直至将所有自私及不纯的因素都燃烧殆尽。到了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就不会再遭受任何痛苦。由于常人的爱是狭隘的,带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且时常与追逐私利掺和在一起,因此它会给人带来内心的痛苦。纯洁无瑕、毫不利己的爱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让付出了爱的人感到痛苦。尽管如此,常人之爱却是走向神圣之爱绝对必要的步骤。没有充满最深刻、最强烈的常人之爱的心灵,就还没有为升华到神圣之爱做好准备。只有经历了常人之爱和这种爱所带来的痛苦,人们才能追寻到神圣之爱并且实现它。

所有的常人之爱都是容易消亡的、不长久的,就像其所依附的有形体那样;但有一种爱是不朽的,这种爱并不拘泥于表面。

所有的常人之爱常被平常人容易产生的憎恨恼怒抵消;但有一种爱却不认为这个世界存在任何敌对面。它是神圣的,一点也没有被追逐私利的自我玷污,它的光芒普照着整个世界。

常人之爱是神圣之爱的前奏,它使心灵更贴近现实。这种神圣之爱不存在痛苦且亘古不变。

众所周知,天下的母亲们用一腔爱心哺育着自己的孩子,假若幼小的孩子不幸夭折,这位母亲会被痛苦的、悲伤的河流淹没。她因失去爱子而流泪,她会为此痛心疾首,因为只有这样,母亲们才会意识到那短暂即逝的欢乐,也才能更加接近永恒和永不磨灭的现实。

我们可以理解,爱人、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将需要忍受深深的痛苦,当他们被自己所钟爱的有形对象蹂躏时,他们便会被忧郁笼罩。他们经历了这种磨难之后,便可能学会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转向整个世界,并从中得到无限的满足。

就我们所知道的,骄傲自满者、野心勃勃者及自私自利者,会遭遇失败、羞辱和不幸,会被这所带来的痛苦的火焰灼烧。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静下心来,对人生中神秘莫测的事物进行反思;只有这样,他们的心灵才能变得柔软、得到净化,为接受真理做好准备。

当痛苦的刺贯穿人们的爱心时,当忧郁、孤独和被遗弃的阴云笼罩友谊与信任的灵魂时,人的那颗心就会转向之前被遮蔽了的永恒的爱,并在它静静的平和中找到安息之地。无论永恒的爱碰到什么境况,它都不会被痛苦、忧郁和不幸裹缚住,从来也不会被遗弃在黑暗的角落。

荣耀、神圣的爱,只有在经受过悲伤洗礼后的心中才能得以显现;梦幻的天堂景象,只有当毫无生气、无形累积的无知与自私被清除之后,才能被感知和意识到。

只有那种不寻求任何个人满足及回报,不带任何偏见,不给任何人留下心痛的爱,才能称为神圣的爱。

那些依附于自我和享乐的人,整日生活在邪恶的阴影中的人,习惯了神圣的爱是属于遥不可及的圣人的思维的人,对他们来说这种爱可望而不可即,他们觉得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事,因此永远都会停留在他自身之外。实际上,对追逐私利的自我来讲,宽广博大的爱永远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当心灵清空了自私时,无私的爱这一至高无上的爱便能够成为追求者自身内在的一种持久的现实。

只有那种不寻求任何个人满足及回报,不带任何偏见,不给任何人留下心痛的爱,才能称为神圣的爱。

这种神圣的爱的内在现实化,与人们经常挂在嘴边,却并不真正理解的耶稣之爱的现实化毫无二致。这种爱不仅能把人的心灵从罪恶的深渊拯救出来,而且也使人的心灵具有抵御各种诱惑的力量。

但有多少人能达到这一崇高的现实?真理会告诉你答案就是给予,并向你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清空自身,用爱来填满。”神圣的爱不能被感知直到自我消亡,因为自我是对这种爱的否定,出于自我而采取的行动又怎么能不是对这种爱的否定呢?将自我从灵魂中清除,就像不朽的耶稣一样,怀抱纯粹的爱的精神,哪怕被永久地钉在十字架上死去并埋葬,也能充满尊严的重生。

你可能相信《圣经》中的耶稣是先死亡而后又重生的。但是,如果你拒绝相信爱的精神被钉死在你私欲的黑色十字架上,我将会告诉你,你完全错了,不仅不能感知耶稣的爱,甚至只会越来越远离。

如果你说你在耶稣的爱中得到了救赎。你将自己从坏脾气、易怒、虚荣心、个人好恶、偏见和喜欢谴责别人的这些自我中解救出来了吗?如果没有,你如何能拯救自我,如何能意识到怎样向耶稣的爱转变?

能够意识到神圣的爱的人,就能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就将不再是为昔日追逐私利的自我所左右的人。而是作为一位富有耐心、品性纯洁、能够自我约束、慈善为怀、和蔼可亲的人,而被人们所熟知。

神圣的或无私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操或感情,还是一种智慧状态。进入这种状态的人可以摧毁邪恶的统治和信念,使自己的灵魂变得高尚。在神圣的智者眼中,智慧与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整个世界因为神圣的爱而得以发展和前进。也正是因为爱,宇宙才得以存在。对幸福的每一次把握,对理想蓝图的每一次勾画,都是为实现这种爱所做的一次努力。但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没有认识与理解这种爱,因为他们忙于抓住物质而对这种爱视而不见。

因此,痛苦和悲伤持续不断,直到这个世界充满无私的爱和宁静、平和的智慧,人们才能够摆脱苦难与悲伤,才能够收获平静幸福的人生。

所有乐意放弃追逐私利的自我的人,所有准备与涉及自我的一切决裂转而谦卑的人,都能够获得和实现这种爱、这种智慧、这种平静、这种宁静的心境。宇宙间根本没有独断专横的力量,而命运的锁链,都是人们自己锻造的。人们之所以被苦难的锁链捆绑,是因为他们自己愿意如此,是因为他们爱这个枷锁,是因为他们认为自我的小小的空间是美丽的,他们害怕如果他们抛弃了那个自我,他们就会丧失真实而值得拥有的一切。

“你们遭受你们所遭受的,没有人能逼迫,

就像没有人能左右你的生死一样。”

自我锻造了锁链,它是制造黑暗、狭窄监狱的内在力量,一旦内心有意愿打破锁链、拆毁监狱时,它就能做到这一点。当灵魂发现它所住的监狱毫无价值的时候,当长期的苦难终于促使它准备接受无限的光明与关爱的时候,心灵确实愿意那么做。

如同影与形相随,如同火之后就是烟,因果不离,痛苦和幸福,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永不脱离。对我们所遭遇的一切,都有其隐藏的或显示的原因,而且那种原因与绝对正义相一致。有些人收获苦难,是因为他们在不久的或遥远的过去,已播种下罪恶的种子;有些人收获幸福是由于自己播种了善良的种子。人们应该对此予以沉思,并且努力去理解因果定律,这么一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就会开始只播种善良的种子,而且会将以前心灵花园里丛生的杂草全部烧掉。

世界上的芸芸众生之所以不明白无私的爱,是因为他们只专注于追求个人享乐,局限于转瞬即逝的利益,并且错误地认为那些享乐与利益是真实和持久的东西。他们深陷欲望的泥潭,为一己之利受到损害而怒火中烧,因而看不到纯洁与美丽的真理。卑鄙的外壳和自欺的错误将他们关闭在了一切爱的大厦之外。

人们之所以被苦难的锁链捆绑,是因为他们自己愿意如此,是因为他们爱这个枷锁,是因为他们认为自我的小小的空间是美丽的,他们害怕如果他们抛弃了那个自我,他们就会丧失真实而值得拥有的一切。

因为没有这种爱,没有理解这种爱,所以人们开展了无数的变革,但却没有包括内心的改变。每个人都认为他的变革能让世界走向正规,然而一旦革命专注于外在,他变成了罪恶的宣扬者。只有那些旨在净化人的心灵的变革,才称得上真正的变革,因为人的心灵才是所有邪恶的策源地,这个世界只有走出自私与异见的误区,学好神圣的爱这一课,才能够实现人类世界的和平与幸福。

让富者不再鄙视贫者,贫者不再谴责富者;让贪婪的人学会给予,欲望无边者学会净化自我;让党派停止争斗,不依不饶者学会宽容;让心存嫉妒者为他人的成功而真心欢呼,让造谣中伤者为他自己的行为羞愧。让这个世界上的男男女女都加入进来,噢!黄金时代必将来临。因此,那些能够净化自我心灵的人,才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人。

尽管这个世界进入黄金时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只要人们愿意摆脱追逐私利的自我,愿意消除偏见、仇恨,不再动辄谴责他人,而是温柔待人、宽以待人,那么人们现在就够在当下进入黄金时代。

世界上的芸芸众生之所以不明白无私的爱,是因为他们只专注于追求个人享乐,局限于转瞬即逝的利益,并且错误地认为那些享乐与利益是真实和持久的东西。

哪儿有憎恨、厌恶和谴责,哪儿就无法容忍无私的爱。无私的爱只能存在于停止一切谴责的内心。

你可能会说:“我怎么能爱酒鬼、伪君子、狡诈者、凶手?我不得不厌恶和谴责这些人。”事实上,从情感上你不能爱这样的人,但是,当你说自己不喜欢他们并且必须谴责他们时,就表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伟大的博爱;因为通过内在的启示,这种状态是可能实现的,通过感知训练,让你对他们巨大的痛苦感同身受,从而确定他们的内在已经得到彻底净化。有了这种了解,你就不会再因为自己的不喜欢而谴责他们,你将永远心怀完美的冷静和深切的同情看待他们。

原本你爱着他人、用赞扬的口气谈论他人,却在他们做了一些你不同意的事情之后,你便开始厌恶他们,甚至对他们恶意中伤,那就是你还不具备真正的爱心。如果你心里一直都指责他人,这就意味着你并没有培养出无私的爱。

一个人若能够认识到爱是万事万物的核心,能够发掘爱的巨大力量,在他心中便不会再有谴责。

不能认识到这种爱的人,把自己视为他人的评判者及行刑者,忘记了宇宙间已存在永恒的评判者和行刑者——规律。有的人,只要别人偏离了他们的看法,他们就给别人贴上狂热者、不平衡者、缺乏知识者等诸多标签。有的人,处处把自己作为衡量他人的标准,把自己看成是值得他人崇拜的人。这样的人以自我为中心。而心思集中在至高无上的爱的人,不会给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或者把人们一一归类,既不强求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也不想方设法让他人认为自己做事的方法是最高明的。他能够认识到爱的定律,在生活中能够处处遵循这一定律,能够用平静的心情及温和的态度包容一切。总而言之,无论品质恶劣者或道德高尚者,智者或愚者,博学者或孤陋寡闻者,无私者或自私者,都能从他平静的思想中收获启迪。

你只有依靠长期的自律、不懈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自己,才能获取这种至高无上的知识,这种神圣的爱。当你的心被充分净化,你就能够重获新生,不会消亡、不会改变、不会带来痛苦与悲伤的爱才能够在你心中苏醒,你才能够生活在宁静安祥之中。

致力于培养神圣之爱的人,一直都在努力克服谴责他人的思想。因为哪儿有了纯洁的精神认知,谴责也就不存在了,只有在没有谴责的内心世界,爱才能得到完善和充分实现。基督教徒谴责无神论者,无神论者讽刺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不停地从事冗长的舌战,原本应该由平静与关爱占据的心灵空间,却充斥着无休止的冲突和仇恨。

“仇视自己兄弟的人如同一名凶手”,就是神圣的爱的精神的践踏者。当你出于公正的精神,以不带任何偏见、没有任何个人好恶的那种完美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者及无宗教信仰者,你才能够在内心培养能够赋予人自由和救赎的爱。

当你的心被充分净化,你就能够重获新生,不会消亡、不会改变、不会带来痛苦与悲伤的爱才能够在你心中苏醒,你才能够生活在宁静安祥之中。

训练你的大脑,在让它保存强大、公正及温和的思想;训练你的心,让它充满纯洁无私和仁爱;训练你的舌头,让它保持沉默和真实,不胡乱指责他人,这样你将能够走上神圣而平静的道路,并最终实现不朽的爱。因此,不要强迫别人转变信仰,你才有信服力;不与人争执,你才能为人师;不雄心勃勃,自有伯乐发现你的存在;不要去打探别人的想法,你自会征服他们的心。因为爱是无坚不摧、无所不能的;而且爱的思想、行为及语言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要知道,爱是普遍存在、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它能让人脱离罪恶的束缚,摆脱内心的不安,让人心满意足、远离悲伤、宁静祥和。这就是平和,这就是喜悦,这就是不朽,这就是神圣,这就是无私的爱得到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