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个试图将科学的理性与人之感性相结合的完美时代。文艺复兴艺术家提倡科学、理性,“科研”的风潮让艺术家们的头衔上又加上了研究者的身份,而他们研究、关注的对象正是“人”本身。以“人”作为研究焦点,在艺术创作中可分为人体与思想两部分。人体研究是艺术家对于“人”外在的探索,其中包括形体、体积、明暗、结构、色彩等等。而向内挖掘情绪与思想则是对人物更为丰满的描画。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与学者那么热衷于研究“人”呢?也许是因为在文艺复兴之前长达千年宗教的禁锢下,人们已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完整人格的存在。要重新找回“生而为人”的感觉确实需要从认识“自身”开始。很难想象,长达千年的宗教禁锢已经将智慧的光芒吞噬殆尽,而留给人们的只有愚昧、疾病和酷刑。宗教裁判所是宗教黑暗时代让人谈之色变的恐怖场所,史书上记载的宗教裁判所中的残酷刑具并不仅是中世纪的时代专属。事实上,假借宗教之名秘密处刑反对天主教者的戏码在19世纪仍在上演。在电影《戈雅之灵》(或译为《戈雅之魂》)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宗教掌权的梦魇残像。虽然处在宗教权威之下,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仍旧是幸运的,在忍耐了一千年黑暗之后他们迎来了一丝光明,这光明正是人性的觉醒。因此,文艺复兴运动被认为是人文思想的崛起,人文思想、人文主义从时代的角度来看其实正是对于宗教的反叛,而文艺复兴的形成正是在于人们想要摆脱宗教束缚的集体意识的推动。

达·芬奇《蒙娜丽莎》(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