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1

导读
《蛊》卦是讲述子女如何继承父母家业、如何对待父母过错的卦。《蛊》的卦象,上卦是艮,艮为山,为少男,为止;下卦为巽,为风,为长女。从卦象看,都是乾坤父母的子女辈当家,父母退位,子女掌权,因此,《蛊》卦主要谈子女如何继承家业的问题。卦辞说“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蛊》卦子女继位是大通,利于干大事。甲日指刚日的首日,《蛊》卦治理的时间在甲日前三日、甲日后三日,都可以。“干父之蛊”,即治理纠正父亲的过错过失,总共有初六、九三、九四、六五等四爻,初六表明有子女继承家业,纠正父亲过失,为父亲增光,是好事。九三爻虽然过刚,有小小的悔恨,也不会有大的过错。六四爻对于父亲过失纠正不力,也会有遗憾。六五爻得中,对于纠正父亲过失,恰如其分,赞美父亲教育出来好儿子。纠正母亲过失的只有九二爻一个爻,并且说,“不可贞”,就是家里的丑事有些不可外扬。对于母亲的过失,婉转地指出来,委婉地、偷偷地纠正就是了。上卦的上九爻,是表示一卦终爻,因此,子女老了以后,也要学会及时退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功成名就后,到了退休年龄,主动光荣退休,功成身退,君王与百姓都赞赏这种高尚行为。
原文
元亨,利涉大川,2先甲三日,后甲三日。3
初六,干父之蛊4,有子,考无咎,5厉,终吉。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6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7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8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9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10
译文
有先天之生机、活力、实力,能够兴旺发达,有利于克服大的困难,救治祸乱者,当在祸乱未萌之时,预设治蛊之道;并且应当在祸乱将盛之时,洞察祸患如何才能够由盛转衰,施设治蛊的方法,彻底救治祸乱,纠正错误。
初六爻,纠治父亲的过失,有能继承父业的儿子,父亲死后,也不会有过失,不用担心。纠治过失,虽有危险,但最终结果,吉利。
九二爻,纠治母亲的过失,不能用常规办法。
九三爻,用阳刚的方法纠治父亲的过失,会有小小的后悔,但不会出现大的过错。
六四爻,纵容延续父亲的过失,行动做事,往往达不到目的。
六五爻,纠治父亲的过失,适宜于将美德归功于父亲,以显父亲美名。
上九爻,功成身退,不再事奉王侯,不贪禄位,王侯尊尚其人其事。
注释
1 蛊:蛊,惑乱也。在上者止而不动,在下者因循守旧,积成败坏,不动之木容易生蠹,不流之水容易腐臭,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也。卦自《泰》卦而来,泰之初至上,泰之上返下,即泰之初刚而上,而泰之上柔而返下,因而成《蛊》卦。《泰》卦是天地相交之卦,万物相通之卦,《泰》卦久了,必然生变,因循守旧,必然久而生事,风俗不振。《泰》卦下乾上坤,乾坤为父母,那么《蛊》卦为子女,艮,少男,巽,长女,为乾坤父母之子女也。《泰》卦久而成《蛊》,自然之势也,那么《蛊》卦有事,风俗败坏,吏治不振,家道不兴,当父母衰老殁世后,子女用事,就应当兴利除弊,拨乱反正,重振家国,革除父母的弊病,光大父母之德,师父母振兴家国之意而不师其迹,兴利除害。这样的子女,当然是孝子了,家国之业,也定能兴旺发达。《蛊》卦阐述的是为人子应承父业的大道理。
2 元亨,利涉大川:《蛊》卦时期的子女能继承父母之业,兴利除弊,重振雄风,因此会兴旺发达。元,即有实力之意。亨,即发达之意。利涉大川,即有利于克服困难,有能力解决问题,渡过难关,走上新的发展之路,出现新的转机。
3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古时以十天干记时日,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也,甲前三日辛壬癸,甲后三日乙丙丁。甲,指春季,《月令》明言,“孟春之月……其日甲乙……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乃命大史守典奉法……毋失经纪,以初为常”,“仲春之月……其日甲乙”,“季春之月……其日甲乙”,三春之月,即春天,其日皆为甲乙,简称为甲。先甲三日,指在立春前三日,此时还是冬天,天子斋戒,然后在立春时节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祭祀以迎春于东郊,祈谷于上帝,修治农事等。卦义指治蛊者当审其机于未萌,预设治蛊之道。后甲三日,指立夏及夏季来临。《月令》曰:“孟夏之月……其日丙丁……是月也,以立夏,立夏前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长夏为戊己,中央土;秋天为庚辛,盛德在金,迎秋于西郊。冬天为壬癸,盛德在水,迎冬于北郊。甲代春天,丙代夏天,庚代秋天,壬代冬天。己日代长夏。立夏之前,天子仍然要斋戒,到了立夏时节,天子率领众大臣祭祀迎夏于南郊,“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夏天来了,则治夏天之事。卦义指治蛊者当察其机于将衰,方蛊之时,施没治蛊之法。
4 干父之蛊:纠正父辈的毛病。干,纠正。蛊,在这里指弊端、弊病。
5 有子,考无咎:有能干的能继承父业且能发扬光大父业的儿子,那么父辈的过错也会得到纠正,父辈的事业也会延续下去。有子,即指有能承继父辈事业的儿子。考,指父亲。一般而言,父生曰父,父死曰考。有时,尚健在的父亲也称考,《尚书·康诰》云:“大伤厥考心。”此处“考”,既可指年老的、尚健在的父亲,亦可指已经逝世的亡父。
6 干母之蛊,不可贞:纠正母亲的过错,不宜对外宣扬,不适宜用常理来处置。《易》之《家人》卦明言,母亲“主中馈”之事,是男主乎外,女主乎内之事,母之蛊,即指家丑之事也。家丑之事,不可外扬也。救母之过,当委曲权变,如《诗经·邶风·凯风》之诗,母有过而子自责不能尽孝道,婉转讽喻,言情而隐理。
7 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九三爻具阳刚之才,能够纠正父亲的过错,虽有过刚过猛之嫌疑,有微小的后悔之心,但不会有大的过失。
8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六四爻过于柔弱,没有治蛊之才,将父亲的过错延续下来,行动做事,往往不能达到目的。
9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六五爻以柔居刚,能得中道,善于纠正父亲的过错,并把自己的美德归功于父亲。
10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上九爻为功成身退之爻,臣终事而退,致仕而去,年老告终,功成身退,不贪禄位,王侯尊尚其人其事。
传
原文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1蛊,元亨而天下治也。2“利涉大川”,往有事也。3“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4,天行也5。
译文
彖辞说:《蛊》卦,由《泰》卦而来,《泰》卦初九上升为《蛊》卦上九,《泰》卦上六下降为《蛊》卦初六,刚爻上升,柔爻下降,下卦为巽,上卦为艮,巽而止,成为《蛊》卦。《蛊》卦,具有元精、元气、元神等先天活力,能够兴旺发达,因而能够很好地治理天下。利于克服大的困难,往前行动,有事情要做。救治祸乱前,心里预先有救治祸乱的设想;救治祸乱后,心里能够洞察祸乱如何产生、如何兴起、如何消弭的发展趋势。始终循环,有始则有终,有终则有始,这是自然的规律。
注释
1 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刚上,指泰之初九上升至上六之位;柔下,指泰之上六下降至初九之位,刚柔相易。巽而止蛊,《泰》卦刚柔相易后,下卦成巽,巽,顺也;上卦成艮,艮,止也。即巽顺而救治蛊乱,不让蛊乱继续发展。救治蛊乱,要巽顺民心,遵循治乱之道。
2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处于《蛊》卦之时,有子女承继父母之业,因此子女们会发扬光大父母之业,救治父母的弊端,因而元亨,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3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利于渡过难关,往前行动,救治父母辈的弊端。
4 终则有始:一年四季运行不息,循环往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往返不息。
5 天行也:按大自然的规律运行不息。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1。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2
“干母之蛊”,得中道也。3
“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大象辞说:山下有风,是《蛊》卦。君子揣摩《蛊》卦,从中获得启示,应该振作民众,培育品德。
小象辞说:纠正父亲的过失,是为了继承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它,显扬父亲的美名。
纠治母亲的过失,应该坚守中道,采用符合情理的方法。
纠治父亲的过失,最终结果,不会有过错。
纵容延续父亲的过错,做事行动,不会有好结果。
纠正父亲的过错,赞美父亲的品德,是为了继承父亲的美好品德。
功成身退,不事王侯,这种高尚品德,值得他人学习。
注释
1 君子以振民育德:处蛊之时,君子拨乱反正,移风易俗,激发民气,走上正轨,革故鼎新,重育民德,去恶务善,使民风淳朴。
2 “干父之蛊”,意承考也:纠正父辈的过错,是真正的继承好父辈事业,事其意而不事其迹,即善继父志,是真正的大孝。
3 “干母之蛊”,得中道也:纠正母亲的过错,应该持慎重的态度,不宜张扬,不宜直说道理,而适宜婉转讽喻,以自责,以尽人子之情。母子之间,以情为重,理应隐于情中,更不能以理拂情而扬恶,以陷己于不义不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