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20世纪发明的电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也是人类最伟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发明之一。电视已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很难想象,现今如果没有电视,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电视带领我们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在人类文明跨世纪的发展中,电视表现出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力。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电视促进了“地球村”的形成。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电视本身的传播方式处在不断的变化演进中。电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遵循着自身的传播途径和艺术规律向前发展,换句话说,电视的存在和演进始终处在科学和艺术的交汇点上。摄像,伴随电视而生,是电视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摄编存播显”的第一环节,它决定了影像“有没有” 及“好不好”,是整体制作链条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电视摄像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工作,只懂理论不能动手操作的从业人员是不合格的,而只会操作摄像机,没有自己的思想不会艺术性地创造发挥也是不行的。编写一本将技术与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电视摄像教材,以达到培养技艺兼备人才的目的,是我们的愿望。本着这样的愿望,《电视摄像教程》在编写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自己的优势性和针对性。

首先,突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本教材针对行业的特点和对电视从业人员的要求,竭力突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不孤立地空谈技术或艺术。在讲解技术时,尽量指出该技术操作在艺术表达上的各种可能性;在电视摄像的艺术创作部分,又相应地告知如何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实现这一艺术效果,如将“如何摄像”的命题转换为“如何获得优秀的电视画面”。思路上的改变,对实现“编写的教材要更加切合实际需要”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针对电视摄像工作实践性强、电视摄录设备种类繁多、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本教材不论是关于技术还是艺术的讲述,都尽量选取常用设备和熟悉的案例,比如对摄像机的介绍,就以实际工作中有机会用到的设备而不是那些所谓的高端产品为例进行介绍。在画面创作部分,也尽量选择大家熟悉的影视作品,不一味地求新求奇。这就极大地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有机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轻松应用。

再次,注重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本教材明确将数字摄录设备作为重点,不论是原理部分,还是对各种具体操作技巧的介绍,都是以数字摄像机为蓝本,讨论了摇臂、斯坦尼康的安装和使用,体现出较高的前瞻性和实践操作价值。

最后,注重通俗易懂的介绍。针对当今摄像技术被越来越多非专业用户使用的特点,以及影视类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在保证理论体系完整的同时,特别突出通俗易懂的特点,对叙述中涉及的专业概念,尽量进行对应的简要明了的解释,从而使本教材既不失高等教育的水准,又便于普通读者进行自学。

本教材由江铁成编著。江铁成,教授、硕士、工程师摄影技师。其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高校专业拔尖人才、省首批高级“双师型”教师。目前为安徽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气象影视协会理事、中国图象学会会员。

本教材为安徽省专业拔尖人才(gxbjzd84)建设成果,安徽省级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教学团队(2019cxtd068)建设成果,安徽省重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工作流程”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2020jyxm0279)建设成果。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广泛参阅、借鉴、引用了先贤和当今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除了所附参考书目,还有一些未能详尽列出,特此说明,并深表谢意。另一方面,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本书中有不少错谬,敬请专家和读者提出批评。同时,本书所选取的图像和照片只限于教学示范使用,其版权和著作权归属于其所有者,特此声明。

编 者